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英特尔微软何以冷落联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10:31 eNet硅谷动力

  作者:小捷

  【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日,方正进行发布会启动本年度的寒促活动。众多媒体分析认为,在国内PC市场稳坐第二的方正有意通过寒促“紧逼”联想。然而媒体们在评估方正的野心时,或许却忽略了英特尔和微软两大巨头对联想一丝若有丝无的冷落……

  两大巨头冷落联想一

  英特尔篇:在联想活动现场失踪?

  英特尔中国区总方正经理赖一龙也在方正的这次寒促的发布会上亮相。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今年春天上任以来,赖一龙从来没有出现在联想集团的活动现场,却频繁在方正科技、清华同方以及众多其他pc厂商的活动上亮相。赖一龙对此的解释是“日程排不开”。事实上,自从去年8月3日,联想和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合作推出“圆梦”系列电脑以来,赖一龙的前任英特尔中国总经理杨旭,就再也没有在联想的任何活动现场露面。英特尔高层在联想活动上的“失踪”难道只是“日程排不开”吗?

  二、微软篇:价格上让联想吃”暗亏“

  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虽然先后出席了联想、方正两家的发布会。但是,也不难发现微软对联想、方正两家可能采取的差异化策略的影子。虽然陈永正老练地“我们采用全球统一的价格体系”的理由回答了媒体对于Windows XP OEM版采购单价的提问,但是方正的回答还是让人们看出了一点端倪。祁东风在宣布方正电脑从12月8日开始将全线预装正版Microsoft Windows XP系统的同时,也透露方正购买每套微软

操作系统的成本没有超过200元。而联想方面表示,每台联想机器从微软那里拿到的价格在200元左右。

  在此前联想的发布会上,陈永正表示,由于采购数量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折扣,联想的数量大,折扣一定大。方正全年的电脑销量在300万台左右,而新联想则已经超过了1000万台。按照这个逻辑推断,联想似乎在微软这也吃了一个“暗亏”……

  两大猜想:缘何冷落联想?

  联想是两大巨头产品的重要采购源之一,那么为什么却不幸遭遇两大巨头的冷落呢?回顾IT产业的发展历史,或许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可能的答案……惩罚联想对AMD的越轨?

  2004年3月26日,AMD与方正电脑结成战略同盟;6月9日,联想集团推出基于AMD处理器的“锋行”V系列家用电脑,8月3日推出基于AMD低端处理器的“圆梦”系列低价电脑。在2004年,AMD成功打破了英特尔把持中国市场品牌机的坚冰,其与联想共同推出的“圆梦”系列低价电脑更被业界称为其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AMD策反的中国PC厂商虽然数量不少,但是真正具有市场号召力,又有坚定的合作信念唯联想尔。上文所述的方正虽然在一线厂商中最先与AMD结成战略同盟,但是在主打产品上依旧唯英特尔马首是瞻。而联想则不然。从联想现有产品线分析,AMD跃动的心已然成为了联想主打娱乐的产品的标准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对联想的冷落也情有可原了。至于微软,虽然在64位上力挺AMD,在Xbox 360上弃英特尔用IBM,但是在PC领域还是与英特尔有相当大的共同利益的……

  平衡战略?

  另外,英特尔的企业“习性”也有可能是导致它对联想冷落的原因。英特尔是一个有太强控制欲望的公司,在它强势的市场策略下,几乎所有的PC厂商都在为英特尔打工,被它的主频定律带着走。在这种情况下,它就势必不能容忍强势下游企业(如PC企业)的存在。所以在P4刚推出时,英特尔把首发权给了TCL而不是联想;在服务器领域,它不仅幕后支持联想和浪潮互相对峙,甚至还扶植了深圳宝德这样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事实上,即使是联想本身也应该算是英特尔扶植下的产物,1995年前,中国的PC市场是IBM、HP等的天下,根本没有国产PC厂商立脚之地,而IBM、惠普同时也是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电脑老大,这种局面自然和英特尔的平衡策略相悖,业界现在普遍认为英特尔就把当时新生的联想选为了制衡的一颗棋子。而当这颗棋子逐渐强大,成为一个新的不平衡因素之后,英特尔势必要进行再一次的制衡……

  事实上,业界关于联想、英特尔不和的传言由来已久。那么此次方正寒促发布会上的蛛丝马迹是不是二者裂缝扩大的一个征兆呢?一切还等待时间的验证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