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堃:知识产权切忌盲目保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16:34 ChinaByte | |||||||||
天极网特稿(作者 方堃)软件巨头美国微软公司近日起,打算开始秘密游说美国政府和企业界对自己与欧盟的垄断争端进行干预。就在微软将对去年欧盟的反垄断裁决提出上诉前不久,该公司的高层曾要求白宫和司法部官员在这个问题上给予微软支持。 据悉,欧盟委员会于去年判定微软公司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有滥用自己在操作系统领域优势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欧盟关于公平竞争的规定。因此,裁决微软立刻改变
记者今日获悉,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与欧盟委员会海关关税联盟委员科瓦奇于昨日到京。波特曼在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面时,表达了美国希望中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意见。科瓦奇也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表示:“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就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伪造和盗版。” 科瓦奇对中国打击盗版的承诺表示赞成,并希望加强中欧海关之间的信息交换。 随着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市场日期的临近,知识产权也逐渐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从事互联网、IT、网络游戏领域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将是这些公司不得不跨过的一道槛。突然想起莎翁的那句名言来形容知识产权对国内企业的重要性:“to be or not to be.”。 知识产权 国际巨头们的利刃 据中国商务部于11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32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6.8%,其中进口1575.2亿美元,增长20.3%;出口1712.8亿美元,增长33.5%,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比重27.9%。 前十个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去年全年(3269亿美元)19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将超过4000亿美元,增长25%左右。其中,出口额超过去年全年(1655亿美元)57.8亿美元,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增长30%以上。 10月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1998年全年,达到212.4亿美元,增长37.9%,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单月出口额历史新高,10月份单月出口额超过1998年全年出口总额(202.5亿美元)10亿美元。 前十个月重要产品出口保持量增价涨。我国集成电路、手机及其零件、计算机及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950.6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5.5%,增长34.2%;其中计算机及其部件累计出口601.3亿美元,增长29.3%,计算机及其部件出口平均单价增长10.4%;手机及其零件累计出口237.7亿美元,增长50.6%;集成电路出口111.6亿美元,增长30.4%,出口平均单价与去年基本持平。 虽然中国在与美国、欧洲的贸易中,都是顺差,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强。但是中国企业在于国际巨头的交锋中依然处于不利地位,而知识产权,正是国际巨头的一大杀手锏。 近年来,中国DVD产业发展迅速,出口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已占世界市场20%至25%的份额,然而却出现了DVD机生产企业举步为艰的情况。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DVD企业的大部分利润都用来去支付“专利费”。先是以飞利浦为首的3C联盟率先向国内DVD机生产企业发起知识产权攻势。随后,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六大DVD技术开发商(又称6C联盟)也要求中国企业每台90美元左右的DVD机缴纳20美元的专利费。资料显示,国内企业每台DVD的专利费占生产成本的20%至30%。试问,面对如此高昂的“专利费用”,国内的DVD机企业又如何能发展起来?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与国际巨头因知识产权问题产生纠纷后,对方有时甚至会利用无效专利来赚取国内厂商的专利费。据《东方早报》报道,在中国两DVD企业状告3C联盟案件中,飞利浦公司的专利池中就包含一项无效专利,而且一直依据包含该专利的专利池对中国DVD企业收取费用。 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4年第36期引用的资料,仅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以DVD行业为例,我国的DVD 厂商为“专利费”已支付了30多亿元人民币,未来还将会继续支付数百亿元人民币。 国际巨头除了滥用知识产权来限制竞争对手发展外,在终端消费领域还表现为对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对待。以微软公司的软件产品为例,Windows XP Professional在美国地区的售价为299美元,而在中国的售价则是1998元人民币。举例来说,对于一个月薪2990美元的美国人来说,一张XP操作系统之是占其收入的10% ,但是对于一个月薪2990元人民币的中国人来说,一张XP操作系统就要占其收入的67%。 国内厂商的知识产权反击战 如果说我国制造业企业被知识产权所累的话,那么在互联网这一新兴领域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与DVD领域不同,互联网企业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表现则是可圈可点。 2005年11月10日,盛大公司召开了关于第三季度年报的电话会议,记者从会议中得知道,从2003年起就在中韩两国游戏业界掀起无数波澜的《传奇》官司,终于在近期有了一个了结。 盛大方面宣称,设于新加坡的国际商会仲裁已经指定仲裁员于2005年10月28日作出裁决,驳回了Wemade提出的因为侵犯其知识产权而要求索赔的诉讼,并由于Wemade负责自2003年起至今为止的所有诉讼费用。原因是在此之前,Actoz已被正式授权代表Wemade。 这次纠纷的起因是,盛大发现自己运营的韩国网络游戏《传奇》存在技术漏洞,随后该游戏的韩国方面代表Actoz宣布盛大拖延支付分成费,最后由盛大自主研发的《传奇世界》正式在国内运营。为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盛大已分两步收购了Actoz3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就在盛大与Actoz和解之时,原游戏开发公司Wemade又以侵犯知识产权为噱头对盛大提起诉讼。 据记者了解,当年盛大面对韩国开发商提出增加分成的要求,只有两个选择,妥协还是拒绝。如果妥协,盛大当时会获得令人羡慕的收入,但是相应地,将时刻受到对方“知识产权”的威胁。与妥协相比,当时的盛大选择了拒绝,同时,开始走起了自主研发之路。 在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盛开发表了多元话发展的战略构想。同时,对外公布了第三季度的具体财务情况。据盛大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季度净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1.4%,较上季度下降7.4%,为5.00亿元人民币(6170万美元);本季度网络游戏收入(包括MMORPG收入和休闲游戏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5.5%, 较上季度下降6.1%, 为4.38亿元人民币(5410万美元);本季度盛大所有商业化运营游戏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从上季度的252万人增至255万人;本季度净利润为2.61亿元人民币(3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1%,较上季度增长17.1%,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净收益为3.56元人民币(44美分),较去年同期增长61.8%,较上季度增长16.3%。 事实证明了今日盛大的辉煌源于当日的拒绝。 华旗咨询总裁冯军在2005年中国IT财富论坛上,谈到与国际巨头的竞争时表示,把中国的根据地扎实之后,再往全球发展,否则这种竞争太不平等了。要想跟大自己上百倍的日本品牌和韩国品牌竞争,除了靠创新、研发,必须拉开全球的战场,否则要灭我们一个小萝卜头是比较容易的。当我们打到国际市场,格局就不一样了。华旗每年的利润拿出20%给员工分红,剩下80%绝大部分都是投资研发。 冯军认为,在传统领域想要追上国际巨头非常困难,他们有太多的专利技术。而新兴领域则是国内厂商的一个突破口,如数码领域、移动存储领域等方面,国内的厂商与国际巨头间的差距并不非常明显。谈到爱国者的取胜之道时,冯军表示,在MP3这块市场,爱国者就是靠研发赢了三星。冯军自豪的说:“我们的研发老是比他们领先六个月,他们做驱动程序的MP3,我们做了移动存储MP3,他们追上来的时候我们又做彩屏MP3,他们追上彩屏,我们又做出视频MP3,他们现在还没做出视频MP3,过几个月早晚会做出来,我们现在已经和CPU的“一笑网”已经上市了。我们的正版MP3网站已经上市了。” 知识产权问题是摆在国内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盛大和华旗的成功,或许会对国内的公司走向提供些许经验。 知识产权不能阻碍公平竞争 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外的中小企业,无一不将“知识产权”作为赢利或抑制竞争对手发展的法宝。这时“知识产权”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项专利或技术,而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元凶。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5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合同法》第329条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第334条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可以约定让与人和受让人实施专利或者使用技术秘密的范围,但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 《对外贸易法》第30、32、33条分别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违反有关反垄断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施垄断行为”;“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实施以不正当的低价销售商品、串通投标、发布虚假广告、进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知识产权必须得到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在针对因“知识产权”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及由滥用“知识产权”等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由于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尚待完善,因此导致了国外厂商以“知识产权”的幌子进行不公平竞争或维持其垄断地位。这种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求完善立法,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盛大、爱国者的例子尤其值得借鉴。 后记 关于知识产权孰是孰非的问题,笔者不想在这里浪费笔墨。《东方早报》曾经举过一个案例,笔者以为这个案例应该很能说明问题:目前,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狼烟四起,对H5N1型禽流感病毒有一定疗效的药物“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产能不足而出现供应短缺迹象,联合国秘书长、世界卫生组织、数十个国家的卫生部长多方呼吁该药品专利持有人瑞士罗氏公司放弃该药物专利权,公开达菲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但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风范的罗氏公司仅仅表示将增加产能,因而不可避免遭到了猛烈的抨击,有人对此评价道:“罗氏公司正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人类健康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