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陈绍鹏:联想渠道政策将继承、稳定并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6:23 电脑商情报

  作者:申耀

  自9月30日联想全球组织整合公布之后,联想中国区未来的具体策略和市场走向,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10月13日,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区新任总经理陈绍鹏在深圳首次向外界详细阐述了联想中国区的未来发展战略。

  据悉,联想中国区作为新联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以“深化既定战略 发挥协同效应”为指导方针,推出整合后的四大战略:打造国际品牌、建立柔性企业、突破四大重点市场和充分发挥Think品牌业务与lenovo 品牌业务的协同效应。

  联想中国区将无缝整合

  根据此前联想公布的全球组织架构调整结果,原联想中国的销售、营销(部分)、服务与联想国际中国区合二为一,形成新的联想中国区,整合后的联想中国区将成为联想全球5个区域总部中的一个,在中国将形成包括两大品牌业务的统一、完整的营销、销售、服务和支持组织。联想中国区将保持Think业务全价值链组织的相对独立和完整,在保持Think业务策略继承和稳定的前提下, 进一步借助原联想中国的

竞争力平台, 加速Think业务增长。

  陈绍鹏表示,联想中国区是联想全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三个重要使命:首先、联想中国区将成为新联想发展的支柱与业务增长的

发动机;其次、联想中国区还将成为新联想全球业务模式的样板,新联想将把中国市场行之有效的业务模式复制到全球新兴市场;最后,联想中国区还将成为新联想种子业务的孵化器,培育服务器、外设、数码等种子业务,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做准备。

  陈绍鹏还表示,在突破四大重点市场的战略方面,联想年初大力拓展笔记本市场、地县级新兴市场、大客户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核心业务营业额、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均获大幅增长,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间的差距。今后联想将继续强化对于这三大市场的攻势。

  在大客户市场方面,陈绍鹏特别强调联想中国区将依托Think团队成立新的全球客户部,加大力度重点开发跨国企业市场,能够为像华为、中国银行、雅芳、

通用汽车、花旗银行这样的全球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联想中国区将把中小企业市场作为第四个主攻市场。

  渠道政策承诺“继承、稳定、优化”

  实际上,如果说打造国际品牌、建立柔性企业、突破四大市场更多的是对今年3月发布的原联想中国战略的继承和深化的话,充分发挥Lenovo和Think品牌业务的协同效应则成为中国区未来战略的一大亮点。

  陈绍鹏认为,首先,Lenovo产品与Think产品将使联想在中国市场拥有最强大的产品组合,将有能力为从消费到商用,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的各类客户群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其次,Lenovo和Think业务整合后将形成中国市场上最强大的渠道体系,由于原IBM PCD和原联想在中国都拥有强大的渠道,整合后渠道总规模将达到10000家,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覆盖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第三,原联想与Think团队的组合也将使联想中国区大幅度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为客户带来更便捷,更美好的购买和服务体验。

  尤其是渠道体系方面,陈绍鹏认为,“这两个渠道整合之后,我想可以绝对自信和自豪地说,是中国市场上最强大的一个渠道体系,Think有七家全国总代理,250家核心代理商和1000家的经销商,400家店面,Lenovo的情况我想没有一家敢和我们去拼,我们各自的战略都会保持稳定,然后我们会进行很大的强化,也会积极稳妥地寻求协同效应。”

  他说,从渠道这边来讲的话应该是为我们的伙伴赢得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联想首先会保持渠道的稳定,同时会积极稳妥的寻求协同效应。“原来联想中国整个的渠道体系非常庞大,覆盖非常深,可以说都已经到了乡镇一级的市场了,在直接面对终端客户渠道方面,现在,我们正积极稳妥的想怎么样去跟Think渠道协同利用起来,扩大Think的总代、区域代理商终端的经销商的数量,因为Think有相当多只是覆盖了部分的四级城市和大部分的三级城市,而广大的五、六级城市的市场都是空白点,在这些不交叉的领域,联想认为应该扩大Think大代理的终端渠道覆盖,相信这样操作以后,肯定可以有增量做出来。”

  此外,对于原来Lenovo的渠道体系来讲,对于直接经营终端客户的这些渠道,他们也一定会有机会来经营新的产品线,产生新的业务增长和赢利机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