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分析:要想突破销售瓶颈 iPod就不能只是iPod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7:45 eNet硅谷动力

  作者:林牧

  【eNet硅谷动力消息】从2003年10月苹果Apple Computer发表适用于Windows平台的iTunes软件后,让其音乐播放器硬盘产品iPod打破操作系统限制,从少数使用者的小天地,跳上全球PC市场的大舞台,也开启此产品的飞跃成长。

  而2004年1月,iPod mini推出之后,更开始推高iPod热潮,iPod在同年2月首先在北美地区开卖,超乎预期的需求,不但在终端市场出现供货不及的情况,其所采用的便携式硬盘也因未料到市场需求如此猛烈,而导致扩产不及,让iPod mini缺货期长达近5个月之久,直到7月iPod mini才得以在北美以外地区正式销售。

  在后续iPod U2、iPod Photo、iPod Shuffle等产品陆续推出之下,iPod销售成长很快跃至每季度500万台以上的巨量,并连续4季出现较前1年同期数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幅度。

  然而自iPod单季度销售达到500万台之后,其后两季虽仍有增长,但幅度已非过去那种令人嫉妒的跳跃,这也是最近一季度

苹果财报iPod销售成绩令人失望的原因。

  但也不禁令人质疑,单季销售700万台,是否已成iPod销售的顶峰,若非如此,以iPod一个可取代性高的音乐播放器产品,还能期待它再度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曲线吗?

  2000年PDA产品形成热潮的时候,全球市场年销售量不过1,000多万台,同为便携式装置,iPod却能以单一品牌产品,近1年的销售量突破2,000万台的规模,如果以特定族群需求市场来看,它似乎早该攀上销售规模的顶峰了。

  iPod目前仍可持续成长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于苹果频繁的更新产品线,以及无可媲美的外观,同时iPod的功能也开始由最初标榜‘Simple’的音乐播放,逐步朝多元化发展,并广积各种产品策略。

  当然iPod产品设计本身也朝超薄、彩色屏幕发展,这些转换都是扩大消费群体、以及吸引消费者换机的主要因素。

  不过,以现在的iPod来看,薄已经到了极限,轻巧也无法再推进,彩色屏幕也有了,照片、视频功能都进来了,接下来呢?苹果还能端出什么东西来吸引消费群?或者该说,消费群还有哪里的需求未被满足?

  单单以音乐播放机的定位而言,iPod或许可以说是已走到‘终极’版,未来不管是在功能、外型上,可再增强的空间都是有限,以此而言,苹果iPod还能再玩下去吗?

  苹果在近1个月中密集地大动作举行新产品发表会,一改过去在Macwrold等产品技术年度大会中发表新产品的惯例,一方面,苹果理所当然应该在圣诞节前推出新产品;另一面,以iPod受瞩目的程度,更当然应跳脱出群体的限制,大举向全球PC使用者介绍新产品,而且显然效果也达到了。

  但是在这浪次密集的新产品发表会,却也让人感到失望。

  轻薄的iPod nano及加入视频功能的iPod的确让人眼睛一亮,但却还是只有‘iPod’,苹果依然持续在外型和附加功能上做文章。其他包括iTunes手机及试图跨进

客厅的新版iMac,似乎都不尽理想。

  然而iPod不过就是1台音乐播放器,1年内多达4、5次的更新产品线之后,它专用于音乐播放的产品定位依然不变,难道还能够期待相同的音乐播放器产品,再创下1年销售4,000万台的成绩吗?全球MP3播或许对苹果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家电脑厂商,甚至在最近的几次产品发表会中,苹果还不忘在发表新iPod产品之前,带出自家产品,无非是想贯彻用iPod吸引视窗用户转换

操作系统投入苹果怀抱的策略。

  尽管如此,在iPod的魔力下,市场早已将苹果视为消费性电子领域的一方之霸,以对消费性电子厂商的期待而言,iPod绝对不能只是iPod,苹果能不能延续iPod的创意及魅力,再创另一个‘iPod’旋风,才是符合市场期待的前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