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上海博科沈国康十年圆梦自主ERP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13:39 ChinaByte

  作者: 高少华

  天极网特稿 放弃还是坚守?创业伊始的沈国康遭遇了两难抉择。

  沈国康,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95年在国内抢先推出WINDOWS版财务软件。始料未及的是,软件推出后,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制。由于同行作崇,致使
软件无法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按规定,博科只允许在上海地区销售,而不能向全国推广。这无异于被人栓住了双腿。

  当时,WINDOWS操作系统正在逐步取代DOS操作系统,WINDOWS版财务软件也可谓正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大批知名软件企业都是在那段时间内奠定了行业地位。眼睁睁看着市场被对手占领而自己的产品却无法进入,对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放在谁身上都不会轻松。

  究竟该何去何从?关门退市或者改弦更辙也许是条出路,特别是在充满"过客"的软件市场上,这种事早已屡见不鲜。但这也意味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或者也可以选择坚守,在挤压下求得生存。而这对当事人来说,显然充满了挑战。

  沈国康最终选择了坚守。这次抉择也使他在后来的ERP软件市场上,走了一条和同行们截然不同的道路……

  企业的个性化如同人的肌肋般凸显

  始于80年代初的第一次ERP浪潮,让以SAP为首的国外ERP软件兵团携着

世界500强企业的标准化流程和占领中国ERP市场的万丈雄心,将ERP引入到了中国,他们的进入在国内企业掀起了ERP市场的一股西洋风。

  当时一个代表性的实施案例是上海机床厂花费400万美元引进SAP的产品。该系统后来并没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这触发了沈国康的反思:若按照西方厂商的说法,系统之所以不好用,责任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完善,企业运作不规范。那么中国企业是否可以在一夜之间拥有类似欧美企业那样的环境?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沈国康觉得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在他看来,对于企业管理软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跟国际接轨,老外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出满足中国特殊需求的软件。基于这种判断,他明确了自己的指导思想,"我就抓住一点,老外不了解中国企业,他们仅能造出ERP这样一些概念,但是我把它看得更透"。他认为,国内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环境都不一样,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至少在二三十年内,中国企业还是以个性化的企业为主,企业的个性化就像人的肌肋般凸显。

  沈国康在十年前萌生了上述想法。在接下来开始推广自己的ERP软件时,选择的客户大多数是在华的日资企业。因为他觉得,日资企业的管理和软件能力很强,而自己的技术能力强,所以更乐意去和日资企业相结合。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家客户是小糸车灯。

  小糸车灯在94年购买了博科的财务软件。所以沈国康动起了它的ERP项目的脑筋。他发现,小糸车灯虽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中国有着营销、财务核算、本土的管理需求等问题,企业的个性化非常突出。沈国康于是和同事们打赌,说小糸车灯在中国的工厂里绝对不会使用日本的ERP软件,日本的ERP软件满足不了本地化的需求。随后,他耐心的关注着小糸车灯的一举一动,并用自己的技术专长背景来打动客户,和其保持着交流沟通,直至两年多后,小糸车灯将ERP项目交给了博科。

  小糸车灯就像是沈国康的ERP大学堂。通过该项目,一方面印证了他对ERP个性化的理解,另外也使他体会到,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客户在实施,小糸车灯的制造经理是ERP专家,ERP的规划全是由小糸车灯方面规划好以后,博科来按单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博科也学到了相应的ERP的能力,以及企业的个性化的东西",沈国康说。

  在挤压的环境下,凭毅力来做事情

  虽然早在十年前就萌生了关于ERP个性化的设想,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第二次ERP浪潮中,当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ERP市场高歌猛进时,沈国康却并没能将自己的ERP梦想付诸实践。由于当时在财务软件上受到的压制,致使企业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忆及此事,公司的老员工至今仍一脸痛惜,"当时那个时机真是太好了,如果那时不被压制,现在的市场老大有可能就是我们"。

  甚至,当1998年6月26日,用友、安易、浪潮国强、金蝶、金算盘、新中大、恒远、达易8家软件企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宣布"全面向企业管理软件领域进军"时,沈国康也没有参与到其中去。而在中国的软件产业历史上,此次宣言被看作是一次里程碑似的活动,掀起了新一轮ERP开发与应用的高潮。

  "这个时候一方面我在做ERP项目,我们需要去总结提炼,我感觉可以慢慢来,不要着急;另一方面我在寻求新的市场方向",沈国康说。

  他首先将双腿迈进了物流软件行业。在他看来,进入物流行业,这和中国制造的发展恰好吻合。另外数据也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到30%,而美国是10%以下,市场空间巨大。而这个市场以前并不被国内软件厂商所关注。于是,沈国康率先进入该市场,推出了

自主研发的物流软件,并很快占领了市场。截止目前,博科已占据国内2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物流领域的第一品牌。

  在漫长的被挤压时期,沈国康的另一个关键举措是研发构件化平台。公司先后投资了两千多万人民币,于99年推出了ERP平台。该平台当年即从全球3000多种应用方案中脱颖而出,被美国权威评测机构--"IBM应用方案评测中心"评为全球最佳应用方案。沈国康被专程邀至美国,从IBM副总裁手中接过了奖杯,这也是全球华人企业第一次获此奖项。

  物流软件和构件化平台使博科摆脱了困境。在员工们的眼里,沈国康被看作是一个"乐观"和"善于创新"的企业家。正是这种性格特征,影响了博科的商业模式创新。不过对沈国康来说,他真正想做的还是ERP软件。

  而且他发现,构件化平台是为开发人员服务的,相对节省了力气,但是在满足客户的变化方面,特别是对全国所有的企业来说,全部去满足依然是件不可能的事。十年前就曾萌生了的个性化设想再次"灵光闪现","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个ERP产品,就像微软的Windows那样,可以让企业更便利的使用?"

  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承受住苦难

  于是,沈国康在ERP的产品创新上再次下起了功夫。国内"遍地是项目,到处烂尾楼"的ERP情形,以及许多ERP项目客户无法实施下去的半停顿僵局,使他意识到,ERP产品首先要"稳定压倒一切",其次是"傻瓜傻瓜再傻瓜"。

  时间到了2005年9月6日,北京昆仑饭店,博科正式推出了被称为是全球首个ERP自主平台--MyERP,并喊出了"我的ERP我做主"口号。沈国康宣称,"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打破欧美厂商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国外企业赚钱而国内企业却赚不到钱,所以首先要把规则破掉!"

  平台化正在成为ERP的最新趋势。在此前不久,SAP刚推出了NetWeaver平台,金蝶也发布了BOS平台,加上博科推出的MyERP产品,从而引发了ERP的第三次浪潮。而接下来几年也被看作是国内ERP市场的洗牌期。对沈国康来说,十年磨一剑也好,厚积薄发也好,经历多年锤炼,终于选择了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重新发力。

  不过形势依然严峻。和用友、金蝶等ERP厂商相比,博科目前在销售额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沈国康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以冰箱为例,戏称同行们的产品为"单门冰箱",教育了市场,使客户知道冰箱有用;而自己的产品是"双门冰箱",更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单门冰箱花十年时间占了70%的市场份额,双门冰箱可能两到三年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在沈国康看来,企业是马拉松赛跑,中国的企业家需要一些耐心,需要自己逐步的去思考,少一些投机。同时,他认为,企业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企业能不能活一百年,这和创业者本人息息相关。就像索尼、松下、柯达等国际著名企业,公司老板首先就是个产品专家。"我很佩服这些老板,他们每个人都是产品创意的专家,看到一种产品,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创造出另外一个产品出来,从而更好的引导市场;看到一种需求,他们会做出一种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

  回首十年,他说,"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承受住苦难,这才是追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