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2005中国农业信息化生态圈透析(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 15:50 中国计算机报

  好日子刚开头

  这些龙头企业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让农民兄弟在不用冒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还在这里掌握了信息化的基本技能。对于农民来说,好日子才刚开头呢。

  而信息化的发展,与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其他农产品加工出口有一定基础的地区较为适宜采用的一种农业标准推广的实施模式。由于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加工、储运、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出来的优质原料可通过深加工变成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从而赢得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能促进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成效如何,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利益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双方要恪守合约,讲信用,“订单”要具有法律效力。而信息化,恰恰是农民兄弟的好帮手。

  河南舞阳兴农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帮助农民发展养殖业。今年以来与农民签订合同1300多份,收回成鸡150万只,使农民增收2100多万元。

  行业协会:大蒜市场的国际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成一体,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帮助两亿多农户把相关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大农场、大公司竞争,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在这个问题上,农产品行业协会有着农户、企业甚至政府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各种农产品协会、联合会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农村科技普及的生力军。

  巧打国际牌

  早在1996年,山东省金乡县的大蒜面积就发展到了2万公顷,形成了规模生产,成为金乡县农村的支柱产业。金乡县围绕这一产业建立了10多处大蒜市场,其中最大的批发市场长达10公里,营业面积50万平方米。而山东大蒜市场让人觉得新鲜的还不仅这些——冷藏保鲜、辐射保鲜、脱水加工及大蒜制品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成了恒温库108座,加工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加工生产能力13万吨。大蒜加工销售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以大蒜为中心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全县农产品销售车队100多个,销售人员7万多人,运销专业户5000多户,旅社、饭店、商店发展到1200多家。

  而对于金乡县的农民来说,大蒜不仅是他们致富的源泉,还给他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在大蒜市场交易的农民可以直接在服务站查到各类大蒜的需求信息,其中包括价格、时间、品质要求,而来自德国、日本等的定单更是让山东大蒜漂洋过海成为可能。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人口8015人,其中农业人口7000余人;全镇近7000亩农田的6000多亩种上了水蜜桃。阳山镇年产水蜜桃6000余吨,产值3600万元,农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水蜜桃——这里是名符其实的水蜜桃特色镇。

  1998年初,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正式成立,全镇种桃农户基本上家家都有一个会员。协会积极开展科学种桃和咨询服务,培养经纪人队伍,还牵头成立了无锡阳山水蜜桃有限公司,有效促进了阳山水蜜桃的销售工作。在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及其公司的网络主页上,关于水蜜桃的基地介绍、产品信息,以及网上展厅、在线订单、在线洽谈等各类信息都能查到。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点:一是在协调出口价格、维护市场秩序;二是推动标准化生产和保障产品质量;三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四是协助政府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争端。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在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上各种信息的交流。

  例如,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一头连着370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出口企业,一头连着45个国家250多个同行业组织,并参加了8个国际行业协会,获得了参与国际同业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和机会。作为发展专业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专门机构,这些协会正在架设起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渐呈燎原势

  温州是浙江省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泰顺县、永嘉县分别获得“中国茶叶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的称号。温州茶叶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茶叶中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随着名优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周边地区早茶生产的异军突起,温州名优茶“早”的优势不断缩减。同时,由于温州市茶叶生产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营销手段落后以及竞争无序等问题,温州茶叶的市场

竞争力大为削弱。尤其是2002年出现春茶“卖难”的问题,引起了温州市政府和茶产业同行的高度关注。若想继续保持温州茶叶这一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推动茶叶的产业化经营,提高茶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2002年6月5日,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正式宣布成立,会员基本涵盖了全市茶叶及与茶叶相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学等领域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在外出交流、展开行业调研的同时,也通过网络服务于会员。在温州市农业局网页的首页上设置“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会标”,点击即可进人“茶协动态”信息。目前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茶协成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茶协信息以及茶叶供销情况等。此外,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还深人茶区,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无论是团体会员还是个人会员,只要其茶园发生病虫害等问题,协会相关人员就会亲赴现场指导,帮助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案,赢得了会员的好评。

  像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这样新型的民间组织在全国已经渐呈燎原之势,他们集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信息传播、产品销售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把从事同一类生产的农户按市场规律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比如奶农协会、大蒜协会、佛手瓜协会、水蜜桃协会、蔬菜协会等,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有关专家分析,这些协会展开的工作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农产品、农业技术的对外交流,也有利于引导农民合法经营、勤劳致富。

  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业务获得快速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临沂市劳动模范唐美丽,在成功发展了养兔协会之后,又根据市场需求成立了养猫协会。协会给种猫建立了严格档案,在互联网上设置了自己的专业网站,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的咨询或订猫邮件。到2001年11月,金猫养殖场已存栏近2000只,并已在北京、福建、桂林设立了金猫养殖分场。通过网络信息的有效互动,唐美丽让协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步入快速有序的轨道。

  山东寿光的国际蔬菜博览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获取外地信息的重要平台。

  图片来源:寿光信息港网站

  基础供应商:要致富,先上信息路

  本报记者 陈翔

  农民要致富,先上信息路。

  你知道现在农民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信息渠道却日益堵塞。农村曾经是广播的主打市场, 农民过去主要通过广播了解政策、获取信息、学习科技,而昔日四通八达的有线广播网由于设备老化、人为破坏等原因已遭到严重的损毁,而且单一的内容也无法提供农民个性化的需求。电视虽然普及,频道相对丰富,但存在着农村只能收看中央、省台,播放的节目本地针对性差,法规、政策信息多,农民关注的涉农技术信息、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购买信息少,当地台又收不到等很多问题,用农民朋友的话说是好看不中用。虽然报纸在农村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是地市报发行量的促动,但邮路不畅,普通农民难以及时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是当今信息传播最快捷的工具,也是农业信息化的代表。

  “信息要对等,网络不可省。”但这却不是农民们目前容易做到的。

  不能否认,目前农民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不是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传呼等媒体和通讯工具还具有很高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使之与网络之间有机组合和搭配,强化信息发布工作。

  托网络的福

  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电信起到基础支撑和拉动作用,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也离不开电信的信息传递作用。贫困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需要了解外界和沟通信息,一部电话甚至能使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为此,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 动、

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第一步——“村村通电话工程”(简称村通工程)。村通工程从2004年1月启动,按照“分片包干”原则由6家运营商具体负责实施,总体任务是2005年底前实现“邮电十五规划”中“全国95%以上行政村通上电话”的目标。2004年共有9357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全国通电话行政村总数达到62.8万个。

  一直以来,农村被人们称为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要突破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环境是基础。这里的环境包括了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也就是培养农民了解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上网找信息的学习环境;硬环境就是设备配置、整体村镇网络设施环境。帮助广大农民实现第一步的硬环境,铺设好有效信息高速公路,让农民们也能“托网络的福”,是基础设施供应商在农业信息化生态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悉,我国当前农业信息化市场上的主力基础供应商包括中国移 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运营商和惠普、Oracle、华为3Com、IBM、农信通科技、北京中农博思等IT软硬件提供商,他们肩负的是农业信息化特色的市场与特色的需求,面对广大农村市场,特色不仅包括这些企业拿手的设备个性化设计,也包括了一些创新性的体系架构。

  新三网合一

  “有买家了!有买家了!”四川省乐山市金峰乡的农业信息员在网上看到一条求购柠檬的信息,而且价格远远高于当地市场价,这让他兴奋不已。一车车柠檬运往山外,换回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金峰乡乡长不禁感慨万分:“想不到这网络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销售难题。”过去,金峰乡电话普及率低,该乡盛产的柠檬因信息不畅通,虽然年年丰收,但农民的口袋却没有因此而鼓起来。如今网络修到了乡门口,信息也就传输到了每一个农民。

  应该说,尽管目前网络普及到村、户不太现实,但不等于说网络信息不能进村入户。很多地方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时主要围绕信息通路打转,认为信息化的标志就是网络进户,但应用网络新型整合方式就可以解决以往“建网络、铺摊子”传统做法面临的问题。网通旗下的恒信通电信公司CEO张彬表示,联合运营商、整合新网络就是利用电信运营商的资源和大力支持,将宽带光纤通到遍布乡村的每个信息化站点上,各个信息化站点再通过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构造天网(无线通信网)+地网(宽带数据网)+人网(农村信息员)的新三网合一架构,无缝地整合农业信息化网络,做到宽带连到村、无线连到人,农民可以从信息员处获取信息,也可以使用信息站点的宽带接入,而有条件(手机/电话)的农民还可以通过自己上网的方式自取信息,或通过短信平台直接获得电信增值服务商主动发来的信息。

  活生生的信息机

  “我们不把它看成是冷冰冰的电脑,而是看成一台活生生的信息机。好用啊!” 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河西村书记张玉山质朴的语言,给“长风农业版PC”的面世赢得头彩。

  有了运营商铺设的高速信息通路,电脑在农民看来就是和电视、广播这些传统信息通路终端类似的最好的“信息机”:便宜、简单、好用。“长风农业版PC”就是北京市科委与英特尔、清华同方等16家IT机构日前共同发布的针对农民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机,这种PC不仅价格只有3000元左右,而且还附带了共创开源、中科红旗等软件厂商提供的46套正版系统和工具软件,让不少农民面对电脑从心动转而行动。其实,这些IT企业的长风农业PC计划不是推产品、抢市场,而是去调查农村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样一些潜在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在北京周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地区,100户农民中只有3到4台电脑。此外,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对北京附近10个区县、52个乡镇的500户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3%的农民表示需要电脑。调查还显示,农民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首先是电脑,第二是摄像机,第三是VCD。农民要电脑主要干么呢?首先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望子成龙;第二是了解农产品信息技术和市场的情况,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那么,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电脑呢?通俗地讲,必须要让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首先要便宜,因为农民还不富裕;第二要实用,不能太复杂,因为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第三就是耐用,农民有一个习惯,就是一个东西要用一辈子,这是他们的一个心理习惯,如果电脑很快就坏了,对农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应该说面对农民,电脑低价格是主要因素,但并不是低价电脑就好销售。

  同方长风农村PC项目负责人李响认为,降价未必会使农村市场打开。例如彩电在农村的普及,并不是价格减低的贡献,主要得益于国内广电网络发展覆盖到农村地区,使得农民可以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今天的农村PC市场同样需要一次内容覆盖来提高设备的市场普及。“长风农村版PC”的设计理念中,强调农村PC概念的核心是要有满足农民需求的应用系统,而不是终端机的简单化和低能化。所以,长风农村PC中分量最重的是46套软件,特别是8套为京郊农民量身定制的应用系统,包括北京农科院农业技术宝典、中讯雄风农业专家系统、四中网校中小学普教辅助学习系统、圣约达农民技能培训系统、书生农民家庭数字图书馆和百种流行游戏等。当农民发现用通过电脑可以获知养猪方法,可以让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高级中学教师的教育指导的时候,农村电脑就真正有了市场基础。

  此外,目前大多数没有深入农村市场的基础供应商认为是渠道问题,但进入以后看到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李响认为,目前在农村有很多现成的资源可以发展为潜在PC渠道,例如所有乡镇都有种子、化肥销售机构和农机产品销售维修公司。IT企业完全可以把这些公司、机构培养成为渠道,但打开市场的关键是有没有适应需求的应用和产品出来。

  中国移 动新开通的电话吸引了四乡八村的各族乡亲们。

  图片来源:信息产业部网站

  政府:我搭台来你唱戏

  本报记者 袁钦玲

  生活在800多年前的宋朝理学家朱熹不会想到,今天,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尤溪县会因农家155服务中心而成为政府牵头推动全国农业信息化的优秀典型。

  尤溪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1999年7月30日,由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农业局主办,42个单位联办成立了尤溪县农家155服务中心,并开通“155”热线电话,为农民的生产、生活遇到的难题提供及时的咨询服务和上门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农家155服务现已在福建全省推广开来。

  2004年7月1日,尤溪县农业155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打开电脑,与洋中镇农业155服务队接通了语音视频系统。2004年“七一”前夕,尤溪县所在福建三明市的市、县两级农业155服务中心、部分科站及部分乡镇155服务队纷纷安上语音视频系统——摄像头和带麦克风耳机。现在,经常发生的一幕是:农民的果树生病了,就把生病果树的叶子摘下来带到摄像头前,展示给网络那头的专家诊断开方,就像远程医疗一样。

  “爱农”网站

  在农业信息化生态圈中,怎样形容政府作用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农民利用信息技术的初步阶段,只有政府才能担当起组织、主导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建立农村市场信息体系;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与组织农民上网。不同部委采取了不同方式。

  在京郊怀柔区北房镇一个刚刚建立的“爱农信息驿站”里,王大爷端坐在电脑桌前,轻点鼠标,一个精彩的网络世界展现在他眼前。他高兴地说:“这里离北京市区60多公里,但我只要6秒钟就可以知道西单发生的事情了。” 两年之内,北京市十几个郊区将建成300个信息工作站,覆盖3000多个行政村,覆盖率达七成以上,完成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网站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国涉农网站约有6389家,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网站已达4372家。

  据了解,农业部已经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社会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日均点击数240万次,在国内政府网站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农业网站中居首位,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科技、教育、气象、水利等涉农部门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积极推进各级各部门网站的建立和应用工作,许多部门都建立了面向农业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及培训的网站。许多中介组织、大的涉农企业集团、甚至民营企业结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和业务,也开设了具有特色的面向农业、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站。

  根据有关调查材料,目前我国农业网站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地域分布不均匀,政府网站发展强劲,网站分布与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网站栏目设置大同小异。较普遍的问题是:网站总体规模小,分布不均衡;网站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设计不够精细,信息内容缺乏多样性;信息的时效性差,信息内容单调等。真正能为农民提供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还不是很多。

  多管齐下

  农业信息化不仅是某个或某几个部门的事情,也不仅是某几项措施就能达到效果的。农业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气象局等部委都采取了众多措施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直属农业部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CCTV-7农业频道,已经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安徽省委、省政府则在1998和1999年连续两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依托气象网络资源和人才优势,组建“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的构想。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注下,安徽农网的建设工作在全省顺利展开。

  农业信息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博览会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到2005年4月,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经办到第六届。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博览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获取外界信息,争取合作机会的平台。

2005中国农业信息化生态圈透析(2)

  电信企业村村通工程进展情况示意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