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国际名刊选摘专题 > 正文

商业周刊专访马雪征:联想的新长征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7:58 ChinaByte

  天极网8月15日特稿(戴寻严 编译) 作为“蜕变”为国际化巨人的一步,中国PC产商联想5月1日购并了IBM公司的PC业务,IBM则成为新联想的小股东。近日,新联想首席财务官马雪征接受了美国《商业周刊》的采访,谈到了融合两种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挑战,以及母公司联想控股在购并过程中的态度。以下是访谈节选:  《商业周刊》:这起购并交易的初衷是什么?

  马雪征: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到一定的水平时,它的企业将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增长20多年,因此这起并购并不出乎人们意料。至于哪个行业或是什么样的公司将会引领这个潮流,这取决于具体的行业和公司。

  IT行业是最国际化的。一个IT公司如果不蜕变为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那么只能成为固守一方的小公司。

  《商业周刊》:在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马雪征:我不太清楚其他的公司。对于联想来说,购并纯粹是一个商业上的决策。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PC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我们坐拥中国30%的市场, 不仅实现了盈利,同时成为市场主导者。我们需要考虑下一步如何才能将股东回报最大化。购并这是一个行业驱动的决策。

  《商业周刊》:但是你们有一个政府的大股东。

  马雪征:20多年前,从联想创立开始,我们的大股东就从来不管理我们或者干扰商业决策。我们的前董事长说过,作为媳妇住在公公婆婆家里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过我们有着非常开明并具有商业头脑的婆婆。

  比如,在香港上市的事情。当时我们盈利状况很好,而他们为什么要把股权从57%稀释到40%呢? 答案是新的投资者——国外的股东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公司治理。这是一个非常开明和国际化的想法。

  过去,联想控股(持有联想60%股份)是中国科学院的全资子公司,三年前,他们将35%的股份送给管理层和创始人员。这是一个让管理层成为公司主人的战略性举措。

  从第一天起,这个公司在中国一直以一种公平和商业的方式进行竞争,没有什么保护的问题。有人说联想的成功来自于政府的保护,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

  《商业周刊》:通过中科院这层关系,你们获得了什么好处?

  马雪征:中科院有很多研究所,其中有些和IT行业有关。我们可以把一些研究项目给他们。在中科院改革的时候,上面让我们管理计算机所。这样,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人才和资源。但是我们仍需要为他们的研究项目支付经费和报酬。

  《商业周刊》:购并IBM PC业务,你们是否也考虑买进IBM的管理经验?

  马雪征:这是中国公司在实施一次成功的并购时重要的标准。对于我们,成功的要素不仅仅是管理和协同。联想有很强的供应链控制——这是具有高效率生产能力的中国公司的优点。但我们缺乏销售和市场推广、以及(象IBM那样)管理160多个国家的团队的经验。

  《商业周刊》:为什么要考虑将总部迁到纽约?

  马雪征:真正的日常业务还在北京和北卡州的罗利,销售和市场推广的总部已经在纽约好几个年头了。采购、销售和市场部门、以及CEO都在那里,以便能够理顺董事长杨元庆、我和其他两名在纽约的高管之间的沟通。

  《商业周刊》:IBM和联想在文化方式上有何区别?

  马雪征:我很高兴你你没有说“文化差异”。“方式方法”是一个更好的词语。任何公司都有文化,而且不是东西方文化之类的概念。但我们记得杨元庆董事长说过的话:“坦诚、互尊和妥协”。

  不过,市场上一般认为联想中国是一个中国公司,因此是一个国有企业。它非常坚硬、缓慢,勾心头角和难于改变。事实上,联想并不是那样的一个公司。它很开放、国际化、愿意变化,这是文化融合的一个好基石。

  《商业周刊》:两家公司在管理风格上有何差别?

  马雪征:联想中国通常喜欢自上而下处理问题,但是IBM的PC部门有着非常强的执行文化,这是一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有着非常好的沟通,那么肯定会有良好的协作。这也是我们花很多时间去做的事情。

  《商业周刊》:五年之后,联想将不能再使用IBM的名字,您希望届时的联想是什么样子?

  马雪征:我们仍将是一个向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优秀厂商。我们很感谢IBM让联想继续使用5年商标,但是新公司将会在5年之内培育自己的品牌。

  我们肯定还会专注于IBM的ThinkPad的PC 品牌,它在客户中有着很高的认同。同时,在一些目标市场也会使用联想(Lenovo)的品牌。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