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暑促笔记本价格跌破5千 告别奢侈品走向普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0:11 经济观察报

  笔记本“价格低点”搏杀预示什么

  本报记者 张轶骞 深圳报道

  暑促期间向来被各大笔记本厂商看作是市场搏杀的关键时期,而今年的暑促大战显然让很多厂商觉得更多些寒意。笔记本价格一路迅速下探,大多数的国内厂商已经把5000左右
的价位看作是保持市场地位的关键“冰点”,纷纷推出自己的竞争产品。

  在业界看来,联想、TCL、方正等笔记本厂商陆续大力杀入这一行业公认的冰点价位意味着:笔记本产业目前正在进入从奢侈品向普及化的产业转型期。

  笔记本的普及化底线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05年第2季度中国笔记本市场出货量达到69.8万台,同比增长22.2%;据其保守估计,2005年国内笔记本市场出货增长率将维持在20%以上。

  对此,负责TCL笔记本的TCL数码电子副总经理周春平认为这是笔记本产业的一个重大拐点,“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厂商,都必须把握这次机会,这样的市场暴增恐怕只有一次。”

  目前经过上游制造商的进一步集中,全球现存只有12家笔记本制造企业。

  在这种微妙的局面下,各大厂商纷纷屯重兵在暑期促销期间展开了5000元争夺战,联想旭日150C降至5999元,并以与可口可乐联合促销的障眼法尝试4999元价位出货;HP推出5999元的Ze2202,Dell也随之推出5999元价位的I2200系列产品。最近,长城电脑高调推出的4999元价位的E520,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造势,七喜紧跟其后将K100C直降1000元,售价为4999元。而TCL更是在8月暑促高峰来临之际在集团的强力支持下携巨资投放令市场震撼的4998元的K10。

  “笔记本行业正在从最初拼品牌的奢侈品阶段进入了追求标准化,拼价格的产品普及期。”TCL数码电子事业本部PC业务群组销售中心马谦总经理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电视机、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包括台式电脑都是在5000元左右这一价位实现普及,我们所做的就是希望能够推进笔记本普及化的速度,保持转型中良好的竞争态势。”

  新的竞争格局形成的契机

  日前,长城电脑市场部经理刘仁刚透露,公司推出的4999元的产品目前基本上没有利润。他指责很多厂商以4999元为噱头,光吆喝不供货,是“跟风炒作”行为。

  而七喜市场部总监陈琨麟也认为,以七喜的做工和配置卖这个价位确实没有多少可赚,但这一非常关键的竞争价位对整个行业都是冰点,谁能坚持下来,谁就是胜利者。今年笔记本行业肯定会淘汰一批品质差的品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面临重新洗牌。

  而业内专家则指出,在市场快速增长阶段最容易导致新的竞争格局形成。笔记本从其诞生伊始就是技术主导型产品,因此在其第一个暴增阶段,掌握更多技术的IBM、HP等国外IT巨头形成了固有的强势品牌。而在笔记本市场暴增的第二阶段,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降价,这一波新增长则无疑是一波消费化、普及化浪潮,笔记本正在从高科技象征走入个人消费时代。

  “即便在5000元价位这一新的普及型市场,也不能仅仅靠价格取胜,以后笔记本的发展将在普及性价格基础上更加细分化、个性化。”马谦总经理认为确保这一价位还能有利润的关键是资源上的优化整合,“TCL数码不但拥有集团的大平台,而且针对芯片,TCL与上游厂商达成战略联盟,以一定量级的采购规模保证成本的最佳;针对占笔记本总成本24%的液晶屏,TTE的规模化采购、全球化生产能力独一无二,因此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将成本控制到最低。”

  据马谦介绍,国内品牌在渠道上有很大的优势,以TCL为例这次新机型的投放,前期市场宣传投放就有2000多万,同时还将依托TCL的原有全国渠道,大力推行“千店计划”,通过TCL专卖店、笔记本专卖店、大卖场的形式在全国1到4级城市迅速铺开。而国外品牌最多做到1、2级城市。

  “从总体来看,现在的笔记本有点像当年的电视和手机,国产厂商在整合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借助自己的良好渠道,在全国市场做得更好。”马谦同时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这种冰点价位上的竞争对国内品牌来讲显得更有优势。这也是国产笔记本超越洋品牌的市场地位的一个契机。”

  相关报道:

  笔记本价格再破底线 神舟电脑降到3880元

  高端笔记本价格一夜雪崩 联想戴尔贴身肉搏


  爱问(iAsk.com)笔记本价格 相关网页约4,158,520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