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专题 > 正文

中国信息化:著名IT企业中国研究机构启示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7:24 《中国信息化》杂志

  导读: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机构中正凭借着技术优势,当仁不让地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地控股权,以确保在价值链分配上地绝对优势,中方难以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中国企业面对如此来势迅猛地外资中国研究机构,做好迎接的准备了吗?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投资首选,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至2005年累积达5500亿美元,若以人均计算也是甚高。外资有不同种类,除了投资于生产活动的直接投
资之外,还包括长短期的金融资本。不过在东亚及其他地区陆续发生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学家认为金融资本短期快速的跨国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波动甚至进而引发危机,因此对其影响的评价多倾向于负面。相较之下,外商直接投资意味着外商带着资本与技术来当地进行生产活动,对于缺乏资本与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影响似乎应该是正面的。

  外商投资的目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成本型),生产主要是为外销;一种是为了接近市场(市场型),销售目标是当地内销市场。成本型外资立竿见影的好处是提供就业、带动出口并且带来外汇收入,坏处则是附加值低且发展前景不明朗。成本型外资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资源,尤其是廉价的劳动力。不过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成本型外资虽雇佣大量劳动力,也不会导致当地企业在取得劳动力上的困难,不至于在劳动市场上产生排挤效果。市场型外资不同,市场型外资被期待能够“带来”资本、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但是也可能会排挤本地企业,甚至造成垄断。

  如今,中国内地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意味着容许市场型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全球各大IT企业也正是嗅到了这样的味道,纷纷将公司、研发中心设立到中国来,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客户的需求,占领中国市场的一席之地,同时,也培养一批本土的国际化人才,这样一来,中国待需被扶植的当地企业就必须在国内市场与外资直接竞争。如何在引进市场型外资之余,仍能成功扶植有竞争力的企业,应是产业政策的最大挑战。国家科技部秘书长张景安指出,中国引进外资需要开放,自主创新则同样需要开放。在研发成果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要主动加强与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外资在华研发机构的迅猛发展,既给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中国正在成为科技创新源头,参与全球性研发事业的程度越来越深,此时外资在华大量设立研发机构,客观上有助于促进中国快速成为全球企业研发基地,成为强大的技术孵化器,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研发”的战略性转变;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的转化和运用,有助于提升中国产品的形象和档次,改变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的不利局面;外资研发机构聘用中国人员进行研发工作,有助于锻炼和提高中国研发人才;外资研发机构的进入也有助于中国研发机构在与之零距离的接触和竞争中学习、提高,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竞争能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工艺以及服务等。从这些方面看,外资研发机构的设立是有利的。

  当然,目前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在当前外来投资中,外资控股和独资企业已占绝对多数,这就令中国更难通过开放市场获取先进技术。尽管外资在华企业不少从事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但这与中国自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完全是两回事。外资企业不会主动外溢技术,培植自己的竞争者。就是在合资企业中,中方也难得到新产品新技术,因为在合资企业引进的外方产品技术,绝大部分是外方产品的生产许可权,而不需要产品开发活动,合资企业没有产品设计确认权,因此合资企业难以对引进的产品技术进行任何修改和创新;其次,由于引进新产品的主导权被外方掌握,所以合资企业不可能进行违背合资外方母公司利益的创新活动;第三,在外方主导产品权的情况下,合资外方很难容许在合资企业中存在一个活跃的研发组织,出现了中国企业与外方合资过程中原有研发力量大量流失的现象。

  因此,中国必须正视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和影响,大力加强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新兴行业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市场换技术”是如何“换取技术”的?谁来承接这些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而在当地发展中发生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中国人自己厘清。

  当我们看到全球各大IT企业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中国这块硕大的市场,纷纷都在做中国的跨国公司,带着自己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相继把自己的研究院设立到中国来时,细数下列有所作为的IT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机构,中国自己的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SAP

  SAP中国研究院于2003年11月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最初人员不到100人。SAP研发总监王天扬认为:“现在对于SAP中国研究院来说,就像一列刚刚出发的火车,铆足了马力在向前跑,2004年已经达到200多人,2005年预计要增加到500人,2008年要达到1500人,这个增长速度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应该是惊人的。”目前,SAP中国研究院的研发重点是中小型企业的解决方案、中型制造业的解决方案,还有可适应性的研究计算以及针对各种行业所进行的最佳业务实践。比如:汽车行业、化学工业、高科技,还有

零售业的各种解决方案等等,涉及二三十个行业。

  王天扬还表示,SAP在中国设立研究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多的关注中国市场,针对客户反馈,SAP中国有自己的收集系统,但是那主要是以销售为目的的,当然它也会传递给公司,但更主要的是,SAP研究院也有自己的反馈渠道,会直接与合作伙伴、客户甚至一些并非是客户的企业去直接接触,去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同时,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中国本地的人才,帮助中国的人才尽快的国际化;也希望能够充分的支援SAP在中国的销售公司能够给中国本地的客户以及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还希望能够通过SAP中国研究院来推动中国整个软件业的发展。SAP在高端的市场的成功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是一家相对务实的研究机构”。

  甲骨文

  2002年6月、2003年10月,甲骨文公司分别在深圳、北京成立了两家研发中心,以开发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专门满足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建立中国研发中心,为本地市场进行研发是甲骨文“金色中国计划”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金色中国计划”于2002年推出,其核心是在中国实施本地化、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采访中,甲骨文的工作人员表示,研发中心为甲骨文带来经济、社会两方面的效益。首先,提升了甲骨文公司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由于两个研发中心一南一北,满足了中国南北客户情况不同和需求不同的特点。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为中国市场的客户量身定制产品、服务等,提高了公司在本地市场的竞争能力,满足了客户对产品、技术、服务本地化的需求。随着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崛起,甲骨文意识到中国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所在,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是甲骨文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此外,研发中心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标志着“金色中国计划”结出了硕果。甲骨文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吸收了许多中国优秀人才,研发中心也就正依托这样一支精英的队伍在电信移动应用、真正应用集群技术及远程教育和内容管理方面进行着核心的研究,在Linux开发和技术支持实验室、电子商务套件中国特别版实验室、数字城市实验室以及无线解决方案实验室的研究在业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微软

  1998年11月5日,微软公司投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并于2001年11月1日将其正式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海外开设的第二家基础科研机构。这一战略投资显示了微软公司对中国及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巨大信心和对本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郑重承诺。同时,微软公司希望通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将其在吸引、培养人才及科研探索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好的经验更广泛地推广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区计算机基础科研的水平,同时满足微软在新世纪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自1998年11月5日成立以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已经拥有在数字多媒体、多通道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及数字娱乐等领域的近200位优秀的科研技术人员。他们中的许多领军人物是从海外归来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年轻学者。研究院成立七年来共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申请国际专利百余项,并已有多项技术成功转移到微软公司微软的核心产品当中,如Office, Windows, X-box, Tablet PC以及我们微软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主要从事新一代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技术、数字娱乐技术和互联网搜索与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

  惠普

  2004年7月22日,随着惠普全球首席技术执行官Edward Yang、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暨PSG 集团总裁Duane Zitzner、惠普亚太区高级副总裁Adrian Koch与中国惠普高级副总裁暨PSG集团总裁陈汉钱、中国惠普PSG集团副总裁张麟一起为中国研发中心的揭幕,继而正式宣布惠普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中心隶属于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PSG),是惠普公司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基于本地市场独立进行产品开发的研发机构。惠普中国研发中心主要面向大型商业用户、公共事业机构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商用类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设备。惠普方面表示,中国研发中心会立足于中国市场,将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应用环境的基础上,提供基于惠普全球质量标准并且充分考虑中国客户特殊应用需求的业界领先产品,为惠普信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惠普中国研发中心会充分了解中国技术、市场趋势,提供业界领先的产品规划,进而利用惠普全球研发优势的宗旨,在中国选择最合适的人才,利用最合适的时间,创造出最适合的产品。

  两年间,惠普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推出第一款面向中国用户的产品d212商用台式电脑,第一款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d260 ,第一款面向主流商业应用的台式电脑d280,采用Intel最新技术的d6128商用台式电脑,第一款面向中国用户的笔记本电脑产品nx6130。

  Sun

  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于2001年7月草创至今的4年时间内,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人,用Sun自己人的话说,“当时决定在中国建立研究院是因为Sun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有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出于研发成本的考虑,在中国建立起工程研究院”。Sun在世界上还有德国、印度、爱尔兰、匈牙利四个研究院。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的目标是“要成为Sun公司全球软件研发队伍的中坚力量,充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全力推动与中国伙伴的合作。”

  也正是在这四年间,Sun中国研究院建制初具规模,建起了桌面系统部、北京软件全球化中心、客户网络平台、中国软件技术中心、Solaris X86系统软件部等部门。其中,桌面系统部是ERI最大的研发部门,它主导着Sun公司的一系列桌面软件产品的研发工作。Sun在Linux方面的远景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套包含客户端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位于北京的研究院桌面系统部门正在承担着Sun Linux桌面间解决方案的研发重任。而Sun公司的一些重量级软件,如Netscape、J2SE、StarSuit、Evolution等,也是出自中国工程研究院。

  思科

  2004年9月,思科系统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先生来华访问,并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3200万美元于上海建立中国研发中心。在最初的18个月内,思科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将雇佣约100名优秀人才。思科系统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是希望通过招募国内优秀的网络人才,借助本地人才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国研发中心的技术实力,实现产品定制,以本地人才服务本地客户,使中国研发中心成为中国甚至亚太地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平台。

  思科上海研发中心预计将于思科公司2005财年第三季度启动,它将增强思科公司定制化产品的能力,从而满足中国以至亚洲乃至于全球电信运营商不断变化的需求。上海研发中心的成立,不仅将支持思科公司的全球技术开发战略,同时也是思科公司持续加强对中国投入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经过了近半年的运作,研发中心的办公地点以及相关设施已先后到位,各项工作逐步展开。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研究与创新中心成立3年来,共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每年用于研发的资金为年销售额的13%~15%。阿尔卡特十分看重中国市场,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有助于及时了解中国客户的市场需求,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对全球尖端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奠定了全球三大研发基础的地位。中国研发中心能直接进入阿尔卡特全球技术库,第一时间共享全球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中国研发中心同时也作为研发输出地,把本地的研发成果与全球共享。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研发是全球性的研发,所有的研发项目全球同步进行,至今共有200多项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涉及移动、固定等各个领域。其中,有多项产品已经成功推向全球,如7302宽带接入产品、初波分复用光传输产品等,申请了100多项专利。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研发实力,是阿尔卡特全球研发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地自主研发的产品丰富了阿尔卡特的全球产品线,已经在全球客户的网络中得到了使用。阿尔卡特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是主要的保障之一。

  BEA

  2003年9月,BEA中国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由此启动了从“BEA中国”转向“中国BEA”的关键性一步。BEA中国研发中心成立至今,BEA公司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用于研发中心的建设工作,系统地引进了BEA全球领先的软件技术开发和管理经验,吸引了众多国内软件精英人才加盟。在不到两年中,BEA中国研发中心高速成长,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BEA中国研发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仅发展一批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还要发动一批中国本土软件厂商成为BEA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据BEA公司全球副总裁、Tuxedo 产品全球总经理、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熊光先生介绍,BEA中国研发中心成立后,已经成为BEA全球研发战略体系中的重要成员。目前,BEA中国研发中心已经实现了与BEA全球研发中心同步研发的目标,在BEA全球软件开发中担任了重要角色,BEA最重要的产品之一——Tuxedo的全部研发工作都是在BEA中国研发中心完成的,同时在BEA中国研发中心开发的产品还有Aqualogic Enterprise Security 及Weblogic EJB。这充分说明,BEA“打造中国的世界级软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英特尔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于1998年11月创建,目前拥有75名研究人员,其中大多数都获得了中国顶尖高校的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作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个研究实验室,它主要致力高级技术研究,并已经发展成为英特尔全球研究与开发中心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任务是深入洞察计算与通信技术的未来。ICRC已经在人机接口、计算机架构、未来工作负载以及编译器与运行时等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ICRC开发的许多技术对英特尔的技术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英特尔目前以及未来的产品做出了重要贡献。ICRC正在将其研究与开发范围拓展到新的技术领域,包括通信、微处理器和系统等,以推动英特尔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

  IICRC的研究创新实例包括:由ICRC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发的英特尔安腾架构开放式研究编译器。针对Java可管理的运行时的研究对下一代英特尔XScale微架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实现最卓越的Java性能。采用计算机视觉支持语音识别功能的声音可视化语音识别功能(AVSR)系统,显著改进了实际环境中的语音识别准确度。麦克风阵列和音频信号处理技术定义了一种新的音频标准,支持广泛的全新使用模式,并已集成在Florence移动平台中。对未来基于统计学的应用和工作负载分析的研究,对下一代多内核中央处理器架构产生重要影响。

  摩托罗拉

  1993年,摩托罗拉在华设立第一家研发中心——摩托罗拉全球软件集团中国中心,这也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第一家研发中心。1999年11月3日,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在北京宣布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的成立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倡的“科教兴国”方针,致力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电信领域的竞争力。经过近12年的发展,从仅有10名研发人员的1个研发中心到如今拥有1500多名研发人员和15个研发中心,中国研究院已经成为在华跨国公司中最大的研发机构。

  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的主要科研领域有:先进材料研究、软件开发、个人通讯产品研发、最新移动通信解决方案、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及人机交互技术在未来软件和硬件产品中的应用、电池及其他电子产品的附件等。作为研发领域的领先者与创新者,摩托罗拉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从1985年到2003年之间摩托罗拉中国申请的专利项目达到2305项,列中国专利申请队伍的前茅。

  IBM

  IBM中国研究中心(CRL)成立于1995年9月, 位于北京西北角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是IBM在全球设立的八个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第一个研究中心。CRL自成立以来一直稳步发展,目前共有一百多名研究人员,绝大多数拥有中国重点大学的博士或硕士学位。

  CRL作为IBM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研究中心,旨在把世界各地IBM研究中心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中国,并促进中国的信息科技现代化,推动中国的创新历程。如今看到,IBM中国研究中心已经成长为IBM全球研究体系的重要基地,成长为IBM在中国和全球业务发展的创新引擎,进而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源泉。同时CRL也努力成为培养中国本土人才和技术的典范,逐渐成为中国科技尖端人才的蓝色摇篮。CRL在多个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中文校对系统、ViaVoice、热点视频、基于OCR的网络出版工具、HotMedia(中文版)、中文WorkPad及行业应用、机器翻译、粤语版ViaVoice、连续手写识别、跨语言搜索、电子采购、语音网关、普及运算中间件、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知识门户、Linux机顶盒/服务网关等。IBM在中国建立中国研究中心的意义,充分显示在CRL在中国10年的丰硕成果中。目前,还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化研究成果,以期更好的推动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信息化》杂志社记者:刘艳旭 汤铭 报道)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