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周刊总编随笔:联想人对未来充满激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14:29 IT时代周刊 | |||||||||
从ThinkPad实验室到IIPC生产基地 联想人对未来充满激情 文/曹健 2005年7月14日,我有幸随中国记者代表团飞到日本大和,访问了向往已久的联想国际ThinkPad实验室(原IBMThinkPad实验室)。
大和位于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从东京出发,在高速公路行驶三个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虽说大和看上去象我们中国的一个发达县城,但因为有了IBM一个研究中心在此而名闻遐迩。那些令多少成功人士爱不释手的黑色精灵――ThinkPad笔记本的设计就在这里完成的。 ThinkPad实验室坐落在一片葱绿的树林中,很安静,像我读书时的武汉大学林间一座座教学楼。我们在实验室除了听了来自他们不同部门介绍外,还参观了笔记本的各种测试车间――抗震、防噪音、防辐射。。。。。一个笔记本有几百项的实验,每个试验有上万次的来回,难怪ThinkPad笔记本质量这么好,经久不衰,成为身份的象征。 但,我这次访问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不是来探访他们的设计理念,而是来感受一下,联想收购IBMPC后员工的精神面貌。 我们刚到达,联想大和实验室的所有领导层均面带笑容,非常热情地到场欢迎中国记者。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来了,管理团队的小林正树、小笠原明生、高桥知之、熊木淳、木下秀德、横田聪一、城下哲郎也来了。在和他们交换名片的一霎间,我突然感到了一种自豪感,我发现所有的主人(日本人)用的名片都已经换上了中国联想的标志。我和所有在场的记者一样,联想在心理的分量又加重了许多。 当晚的宴会上,我正好坐在内藤在正的旁边,作为这个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我有很多的问题想问问他:成为联想的一员后有什么感想?他说,和在IBM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好。联想能把IBM的一个部门买下,足以说明它的强大,我从心理佩服,虽然我在IBM工作已经30多年了。我问,听说联想收购的消息后,有没有想到要离开?他很坦诚,没有。他接着反问我,我为什么要离开,加入你们中国如此优秀的公司不是很好吗?我又问,你们团队到目前为止有离开的吗?他回答我,没有,我们这支250人的队伍非常稳定。 随后,我们从东京飞到深圳,参观了IIPC。位于深圳高新技术区的这家企业是由IBM和长城公司在1994年合资的,是原来IBMPC全球的主要生产基地。它的产品销往120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第四大出口企业。现在也一并卖给了联想。早在两年前,我来这里参观过。当时我曾为他们的管理信息化赞叹不已:他们每天要接5000-10000个全球的订单,大的定单是几百台,小的定单只有一台,要装几十种语言的软件,尽然不会发生任何差错。 IIPC的总裁是个美国人,取了一个很好听的中国名字叫高礼彦。他在IBM已经工作了20多年,在IIPC也工作了6年多。两年前我见他的时候,他是那么的意气风发,今天更甚。他对我说,我对新联想充满信心,我在IBM工作了很多年了,我现在加入了联想,我感到更好,因为,联想一心一意做PC,一定能把这个产业做成全球第一。 紧张的5天访问快结束了,我发现陪同我们一起访问的联想国际公关经理吴暇女士;联想中国的公关总监朱光先生一副大将风范,仿佛在问:你们对新联想还有什么疑问吗?(作者曹健 系《IT时代周刊》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