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电子百强企业陷入规模怪圈 做大不等于做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10:05 中国经营报

  文/李健

  一味地强调规模,如今却不得不尝下盈利能力下降的苦果。

  在最近发布的19届电子百强的同时,一组数字引起了各界的关注:电子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和出口的增长率分别为23%、18%和25%,明显低于全行业41.2%、49.3%和46%的增长速度,百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07%,不仅低于全行业4.2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工业部门6%的利润率。若与跨国公司相比,则差距更大。

  虽然风光无限,而电子百强却已身陷规模困境之中。

  规模与利润背离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电子百强企业营业利润率情况,发现营业利润率呈明显的“排名上升、营业利润率下降”的背离趋势,即企业规模越大,营业利润率并没有随生产成本下降而上升,反而出现下降趋势。在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前22家企业中,只有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广州万宝、华立控股5家企业营业利润率高于全行业4.22%的平均水平,上海广电、惠州市德赛、接近平均水平外,其余2/3的企业都远远低于行业平均营业利润率,11家企业在2%左右。而在排名电子百强的后20位的企业中,只有5家企业营业利润率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周子学司长认为,这是由于其核心竞争力不够的原因,企业竞争力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增长而上升造成的。

  做大并不等于做强

  而市场人士认为,作为本土产业龙头的电子百强企业,在规模扩大之时,一些自身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诸如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仅靠规模取胜等传统短腿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使得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并没有根本的提高,因此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难免受到冲击。

  以研发投入为例,2004年百强企业总投入为37.6亿美元,而IBM、诺基亚、三星等企业都超过50亿美元,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而更可怕的是国内电子科技类企业大多是依靠重组的方式进行规模扩张。在规模的基数直线增长,而竞争力没有成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反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东方高圣投资公司研究并购行业的冀书鹏认为,海尔竞购美泰的代价太大,海尔需要付出12.8亿美元的收购价,再加上担负的负债,总需付出超23亿美元。如果收购成功,虽然海尔的销售收入会大增,但利润率反而会受拖累。

  而业内盛传的中国四大IT巨头CEC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普天、长城集团、CECT中电集团正在酝酿合并一事,也是如此。一旦合并成功,将可能产生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巨无霸,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但是这并无益于企业业绩的改善。业内知名分析人士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经理王煜全认为,目前这几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好,纵然国资委决定合并,重新调配资源,对合并后的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增益并不大。

  大与好无关

  大企业并不一定是好企业。其实衡量股票好坏的最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企业的利润率,在完全市场环境下,利润率高的企业股票肯定要比同等条件的利润率低的企业股票值钱,而且随着利润率的增高,股票还会上涨。

  这同企业的规模有关系吗?在每股代表同样资产的条件下答案是否定的,没有直接的关系。

  突然想起《天下无贼》里刘德华的那句经典之话“开好车的一定是好人吗?”我顿生疑惑:“规模大的企业也一定是好企业吗?”

  虽然百强企业在税收贡献上占了全行业的七成多,但近几年来百强企业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有逐年弱化趋势。现在在榜上徘徊的一些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其位子已经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被甩出局的危险。据统计,上一届的百强企业就有11家因企业重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或利润未达标等原因在这一届电子百强榜上出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电子百强新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