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海尔竞购美家电巨头美泰专题 > 正文

评论:海尔面对美国家电巨头美泰为何犹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09:01 人民网-华东新闻

  文/高渊

  ●面对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克公司,海尔显得犹豫不决,买还是不买成了一个异常艰难的抉择

  ●或许,海尔对“国际化陷阱”有所忌惮,但它必须作出决断。不管事情日后怎么演变,这将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进程中值得借鉴的案例

  诱惑是明摆着的,海尔的怦然心动也是明摆着的。面对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克公司,海尔却显得犹豫不决,买还是不买成了一个异常艰难的抉择。6月17日中午,这是海外媒体预测的美泰克最后收购期限,但海尔集团选择了静默。海尔明白,一旦并购美泰克,它将跻身美国家电制造商四强,与惠而浦、通用、伊莱克斯等并驾齐驱。因而,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海尔多次发布公开声明,表示其“非常关注美泰克的收购事宜”。但是,海尔迟迟没有出手。

  这显然不是海尔的一贯风格。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基地奠基。此举受到国内媒体追捧,但也遭到了海外媒体和学术界的质疑,认为其没有理由放弃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当年的海尔根本未予理会,这一次怎么就踟蹰不前了呢?

  或许,海尔对“国际化陷阱”有所忌惮。至少现在看来,TCL就是一个不好的先例。在收购了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之后,2004年,TCL集团利润比上年下滑了57%;而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上,更是出现了亏损。大多数业界的人士并不惊讶。以中国企业目前的实力,以及国际产业链接轨中内含的风险,像TCL这样的并购,亏损几年很正常。

  更有人说,如果一年后联想也宣布亏损,应该也不出人意料。

  面对这几个奋勇国际化的前驱,海尔眼下的犹豫是有道理的。但有趣的是,海尔并未把话说死,宣称:“6月17日是《金融时报》给出的最后期限。”言下之意是,海尔还在考虑中。

  “犹豫”一词在商界未必完全是贬义词,但当断不断就肯定不是好事了。眼下对海尔来说,它必须作出买或不买的决断,而其前提是,它在这起并购中到底想要什么?

  一种可能是,海尔看中的是美泰克的品牌和生产能力,由此可以迅速进入美国市场。但若只是看中这一点,对海尔将是非常危险的。美泰克一度是美国家电行业的旗帜,但由于生产成本过高,近年来这家公司业绩每况愈下。这就意味着,一旦海尔完成收购,将要承担起美泰克高昂的制造和人力成本。而能否成功消化由此而来的高成本,对海尔,乃至对以低成本、低价格称雄的中国厂商而言,都是一个需要谨慎面对的课题。

  另一种可能是,海尔看中的是美泰克的销售网络,由此拓宽欧洲和美国市场,解决其长期没有解决的海外销售渠道问题。这倒是个不错的着眼点,但问题是,为了渠道而买下整个美泰克大包袱,这值得吗?

  最近,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以过来人的身份感叹,国际化并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最坏的预测。这也就是说,借助有国际收购运作经验的咨询机构来制定详尽科学的收购方案是必要的。或许海尔这段时间的犹豫是在做收购前的功课。若如此,海尔倒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这或许是一种进步。因为怎样更好地“走出去”,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的共同难题。对此,TCL和联想都思考过,也面对过,现在则轮到海尔了。而即便海尔最终放弃收购计划,也将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进程中的值得借鉴的案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