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专题 > 正文

中国电子报:热软件 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13:58 中国电子报

  选择了一种方向,就选择了一种道路和命运。在对中国软件业热点问题的梳理中,我们发现中国软件产业正在对于未来的无限希望中负重前行。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从2000年到2005年五年间,中国软件业完成了一次飞跃。

  1999年时,我国软件业销售总额只有440亿元,2000年销售总额为593亿元,2002年达到1100亿元,2003年为1600亿元,2004年则为2200亿元,软件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并初步形成了一批年销售额超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目前,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

  我国已有的强大制造业基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都为中国的软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在掘金国内市场的过程中,一系列有关软件发展的热点问题既蕴涵着机会,也暗含着挑战,与我们的产业命运息息相关。

  移动多媒体:应用挑战标准

  从彩信到彩铃,从手机游戏到视频点播,从可视电话到手机电视,随着3G在世界范围内的商用预演,人们认识到:以音视频为特色的多媒体业务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核心应用。

  移动多媒体业务可分为流媒体、多媒体消息、视频通信等三类。其中,移动流媒体业务是最具潜力的新业务,也是未来3G网络中的典型业务。移动多媒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音视频应用实现无线沟通。手机已从单纯的通信工具,转变为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全新媒体。手机将融合电视、网络广播、游戏、安全、教育等创新功能于一身。手机作为移动多媒体终端之一,将成为3C融合的重要载体。

  业务能否互联互通,是移动多媒体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业务的互联互通,包括相同业务间的互通、不同业务间的互通、运营商内部的业务互通以及运营商间的业务互通。

  单就流媒体业务而言,要实现具有商业价值的业务运营,就必须在全网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视频标准。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都必须共同遵循这一标准,才能保证用户享受全程全网服务。如何解决互联互通问题,不仅关系到技术,更关系到标准的开放和统一,关系移动多媒体产业链的生存环境建设。

  为解决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化和业务应用规范化问题,各国政府、重要的国际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等组织了各种联盟。2004年10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普天、华为、中兴通讯和中星微等联合发起成立了“移动多媒体技术联盟”,则代表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与声音。

  在全球,55%的移动多媒体专利是日本申请的,韩国占29%,而中国只占1%。在多媒体业务应用专利中,专利大多都集中在业务模式、信息传输、数据存储等方面,而协议/信令交互、DRM、保密通信等共性技术和支撑软件则被忽视,申请量相对较少,移动多媒体领域的专利框架体系尚需完善,这有可能是中国企业包括中国软件企业进行专利和商业战的契机和重要切入点。

  RFID:叫好更需叫座

  RFID与物联网的结合给世界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影响。电子信息产业既是RFID的供给方,又是RFID的使用方,自身就能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本身就具有推动RFID技术走向成熟应用的天然优势,是RFID普及应用的最佳切入点。

  但未来三年内中国RFID应用还不会出现高速发展,国内RFID市场还将处于启蒙期。

  主要困难在于:一是成本偏高,这是影响RFID推广的首要因素;二是标准制约,目前不论是频率标准、编码标准、还是应用标准都不统一;三是市场需求尚不迫切。另外,供应链上下游间如何在公共平台上共享数据,使供应链成本全面降低也很关键。在技术上,物流使用RFID需要同时读取多个标签,RFID必须同时满足几个制约条件才能实现应用最大化。

  从市场需求看,内需对RFID的拉动在短期内难成规模。中国的RFID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还具有某些不确定性。另外,即使标准制定的过程明确,中国标准是靠近欧美的EPC标准还是日本的UIC标准尚无定数。频率方面,各国情况不一样,不好统一。在三年内,RFID从其他行业应用进行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从产品供应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全程IT系统管理与维护难以一蹴而就。

  从外需来看,尽管沃尔玛70%的供货来自中国,但事实上,中国本土企业很难跻身沃尔玛全球前100名供应商行列。沃尔玛坚持采用RFID,但强制供应商进行投资,而没有相应的回报,这是当前RFID外需拉动中的重要困难。在中国布局的外资或合资企业,虽然母公司可能是大供应商,但是中国分支机构的RFID相关产品采购是遵从母公司的全球采购策略,分公司无法自行决策,也就无从拉动中国的RFID市场。

  RFID的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产业化问题,标准和互操作化程度低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没有规模就难以降低成本,对行业应用形成普及和规模覆盖。条形码在中国的行业应用还未达到普及,RFID在中国的大规模商用则需要等待时机,而标准的选择和制定毫无疑问将起到关键作用。

  软件外包:合作重于博弈

  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始自承接日本订单。至今,日本市场仍是中国软件外包服务的主要发包方。日本由于近年经济的不景气,企业纷纷寻找低成本的外包出口,这使目前日本的软件外包市场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日本几乎所有的IT企业都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他们不把开发生产转移到中国就无法继续生存。

  在日本市场上,我们的软件厂商可以锻炼队伍、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快速扩大团队规模、集聚能量,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展到欧美以及全球外包市场。拓展日本市场,还可规避在欧美市场与印度公司竞争的风险,在市场上短兵相接的硬碰硬竞争并不利于中国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

  伴随着发展,业界已有做日本外包业务的利润低于欧美市场的反映,而且日本市场订单的技术含量低。更有甚者,在承接对日外包业务时,各厂商间还发生恶性竞争,导致单价降低。在此背景下,把中国软件外包的目光放在欧美市场成为一种新选择。

  同时,发展软件外包不能丢掉“家门口”的市场。以前,中国软件企业多强调发展软件出口,却忽视了中国本土市场。中国拥有2700万中小企业,虽然目前的信息化还不够普及和成熟,但这个庞大的市场确实存在,并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但承接国内软件外包业务时,企业会遭遇恶性竞争与诚信危机。在承接国内外包项目时,国内企业间竞相杀价,款项回收难,企业风险大。恶性竞争不可能制造完美的生态系统。中国软件业要把自己制造成一个国家品牌,才能为中国IT业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提供机会。

  不管我们将软件外包的重点锁定在国内还是国外,关键是要抓住市场,精耕细作。在市场容量上,无疑国内市场是最大的。

  国产中间件:技术比拼观念

  自诞生以来,中间件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三年来,从全球到中国,中间件产业化增速迅疾,中间件已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产品。然而中国中间件市场形成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市场发展空间之大令众多厂商对这一领域充满期待,各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是刀光剑影。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看到,中国的中间件既存在着机遇,同样也存在着困难与风险。国内中间件市场在发展初期,最大的困难和障碍并不是来自技术上的,而是来自于市场,来自于用户的认知所造成的市场阻力。从观念上来说,国内厂商在市场采购软件时习惯于接受国外公司的产品,对国内软件公司的中间件产品存在一定的偏见。同时,国内用户对IT厂商成长的某些特性理解不够,又加之国内厂商普遍偏小,资金实力不够雄厚,导致国内中间件产品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及其他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从技术角度看,国内中间件厂商与国外厂商产品的技术性能相差无几,主要的差距就在于资金、规模和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国产中间件厂商就要走专业化和品牌化之路。只有专业化才能走出一条集中多元化发展之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专业化精神的沉淀是国产中间件乃至国内软件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作为本土厂商,国产中间件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国产中间件平台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多应用增值。国内公司不仅在价格上更实惠,在服务上也更灵活周到。这是国产中间件走专业化的优势。

  国产中间件的专业化还应包括渠道建设。在渠道方面,不容易形成核心渠道商是令中间件厂商头疼的问题。与合作伙伴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厂商、合作伙伴及用户的多赢,是建立中间件渠道体系的目标。

  开源软件:掘金勿忘理性

  开源为中国软件产业带来更多选择,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中国的Linux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但与此同时,看起来热闹的开源运动在中国也面临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Linux标准的定制和兼容性的问题亟待解决。Linux在中国的发展享受天时地利之势:政府部门的支持,行业联盟的推动,应用的深入和跨产业的沟通等,促生了Linux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但标准不统一成为发展瓶颈。目前各种版本Linux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应用软件间的差异,以及基于Windows的各类硬件设备接口的差异,是阻碍Linux及开源软件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加快Linux标准的定制,规范Linux及Linux数据库软件、中间件以及各类应用软件开发,彻底解决各类应用软件的接口兼容性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中国的开源运动应更多掌握开源游戏规则。在开源社区,遵循的是许可证制度,但国内有少部分厂商并不遵循许可证制度,而是把开源社区的软件打上自己的标签,作为自有产品进行销售,这违背开源社区精神,虽然开源协议是规则而不是法律,但是事实上却具有法律效果和道德约束力。研究和掌握开源规则,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对中国的开源运动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的开源运动应更多与国外开源社区加强沟通合作。中国目前的开源社区,与国际上具有开发性质的开源社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区别。目前国际上有7万多个开放源代码,而中国人自己开发并得到国际社区认可的代码大概只有几百个,积极参与国际型社区,接轨发展中国家的开源社区,是中国开源运动的重要环节。倡导国内国际开源厂商间加强相互协作,不仅是在销售层面,更要在技术和开发的层面合作,才能促进开源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开源产业发展中,人才匮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开源软件人才匮乏也会造成后期维护成本的增加,这些都使得市场对开源软件的可用度出现一定的质疑。

  软件园:筑巢旨在引凤

  全国各地各类软件园知多少?目前还没有全面统计。2001年信息产业部认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1家软件园,此前由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则有东大、齐鲁、西部等22家软件园,两者相加已有33家。省市级、区县级、企业级的软件园数目少则数倍,多则十数倍于此,算下来全国软件园应有数百家之多。

  软件园的作用一是集聚效应,二是引导产业发展,三是政策支持与服务。软件园的经营有初、中、高级之分。初级的只做房东,把企业安置到它的地盘上收房租;中级的能配套提供某些个性化服务,如外引内联;高级的能够做投资和大规模的项目,对园区企业进行指导和资源整合。数字表明,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作用日益明显,完成的产值份额占了软件业半壁江山。

  不超越“房东”的概念,软件园没出路。作为软件产业基地的“软件园”,是不是一定要组织一套班子,开发一处房产,建起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园子”?未必!软件园可以只是一种地理概念,一种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一种适宜软件企业扎堆的氛围。

  但软件园应当改变“重硬轻软”,超越“房东”观念。事实上,软件园自己也心知肚明。软件园应该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上花费更大心血,而不仅是招商和进行园区建设。软件园从本质上讲,它必须面向软件产业,最终从软件产业本身的发展寻找投资收益,而不仅是租房或卖房。

  软件园要从软件产业找收益,就应该实施差异化战略,谋求软件园错位发展,必须与产业链进行“主动对接”,打造自身产业特色。软件园的产业定位、发展特色、盈利模式和协调职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影响软件园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软件园竞争力的构建,需要从园区的比较优势出发,进行合理的产业定位;从软件园长远利益出发,制定创新盈利模式;从服务产业出发,合理设置软件园职能和组织结构。伴随这一系列问题的圆满解决,软件园的竞争力将实现飞跃。

  软件融资:收益压力并存

  目前软件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创业资本融资、上市融资、并购融资和银行贷款。企业根据自己发展阶段、具体资金需求,分析不同的融资渠道,选择适合的融资方案、融资时机、融资地点,获得资金支持。

  我国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资本金数额较低,资信能力差,财务运作不透明,同时,软件企业无形资产比例较高。这些对要求稳健经营,保证资金安全的银行贷款资金而言,中小软件企业很难符合。由于国内没有为风险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渠道,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于是,上市融资成为许多软件企业的目标。

  上市不仅为软件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契机,公开发行上市要求软件公司采用现代管理制度,提高治理水平。治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产品经营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基础,使公司进入良性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融资虽为企业带来益处,同时也带来压力。企业需对股民负责;股民对利润和业绩增长有一定要求,将给管理者带来压力;企业需遵守上市公司的有关法规接受监督;法定信息披露制度使企业需要公开某些信息,并增加各种成本;上市公司董事会将引入其他代表,将会减弱大股东控制力;增加企业被收购的可能性;管理者可能因管理不当而引起刑事或民事责任。在国外,有舆论认为,股权融资是一种昂贵的融资方式。

  软件企业的核心资源在于人力资本。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方式,公司股权设计应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入手,注重知本与资本的结合。我国软件企业可以采用灵活的机制,建立股权激励计划,使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权,为核心技术人员带上“金手铐”,实现融资与融智的有机结合。

  此外,借助资本之手,有实力的软件公司可以进行并购,实现资源整合、优势重组。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出现分化,也在酝酿着兼并重组浪潮,兼并、重组将催生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中国软件企业巨头。(樊哲高 张自然 李佳师 曾铭 周娴 孙永杰 许琳)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