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英特尔新任CEO访华专题 > 正文

苹果嫁接英特尔 变味苹果谁会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 15:41 财经时报

  如果你关注好莱坞大片,你会发现片中神勇无敌、风流倜傥的男主人公使用的一定是苹果(Appale)电脑:《反恐24小时》里特工鲍尔、《真实的谎言》里面的施瓦辛格、《职业特工队》中的汤姆.克鲁斯……相反只有反面人物才会使用IBM、HP等传统PC。在美国人眼中,苹果电脑已经变成了精英、格调和张扬个性的象征。

  但这一承载了“美国精神”的产品在6月6日被英特尔颠覆了

  按照美国激进作家和独立制片人迈克尔.穆尔的说法:“2004年总统大选,民主党至少多了数百万苹果选民”。因为在2003年3月20日,就因为差几十张选票落马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加盟了苹果,这位美国第45位副总统被乔布斯拉进了苹果公司的董事会,乔布斯给媒体透露说:“戈尔可是苹果的老用户,他经常用Final Cut Pro来编辑自己的录影”。

  □ 本报特约作者 尚进

  当6月6日,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当着3800名听众的面,信誓旦旦地宣告苹果电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技术搬家的时候,那些自认为是苹果门下走狗的忠实用户,以及众多喜欢品头论足的博客大嘴们,都用最强烈的情绪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但是没有人能够肯定的判断这到底是件明智之举,还是件糊涂冒险,因为苹果掌门人乔布斯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惊奇。

  被迫转型

  早在6月1日,CNET就用很确定的口吻公布了这则苹果与英特尔看似并不现实的合作。要知道苹果电脑已经沿用由IBM和摩托罗拉共同开发的PowerPC处理器(电脑最核心的计算部分)14年了,整个苹果电脑的基础架构都是构建在PowerPC之上。

  计算机与消费电子顾问公司Envisioneering的总裁理查德.多何蒂对此反应冒出的第一话是:“这是PC和消费电子世界的一场地震,乔布斯在赌博,苹果电脑无疑将面临一场巨变。”

  因为苹果引入英特尔的的CPU(中央处理器)架构,无疑在宣布自己同普通电脑在硬件上的等同,而恰恰是原本苹果电脑特立独行的非主流硬件架构,让苹果获得过以精英自诩的少数派拥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逼迫一贯非主流的乔布斯,冒着惹怒个性十足的拥戴者,选择英特尔这样的“俗”公司?

  “苹果这一举动主要动机,不仅仅是乔布斯忍受不了PowerPC的处理器,速度上要比普通电脑落伍的现状,更是因为CPU技术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限,热量与速度的比率,逼迫苹果要改嫁了”,苹果公司产品部的前总裁卢卡斯.加斯说道。

  要知道目前苹果笔记本依旧停留在2年前的Power PC G4处理器,Power PC G5芯片根本无法被装进苹果笔记本,因为近百度的发热量,即便是再好的设计师也无法控制。而各类笔记本未来超越台式机,占据各类电脑半壁江山,早已经是不需要预测的趋势。

  向垄断投降

  为什么选择英特尔,却不是AMD的呢,这成为了苹果嫁接英特尔中最流行的疑问。要知道AMD处理器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英特尔,不论性能价格比还是绝对速度上,AMD都在领先英特尔。

  个人电脑的专栏作家德沃尔克评论认为:“AMD远没有英特尔厚实的财力,更重要的是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Intel中央处理器)联盟,曾经是90年代全球经济中最成功的搭档。”而处理器背后的战略需求,让苹果不得不向英特尔靠拢。

  这并不是苹果的第一次变革,1992年叛逃摩托罗拉的680x0系列处理器,转投IBM的PowerPC就是前车之鉴。如同当年苹果对摩托罗拉芯片技术的失望一样,苹果放弃IBM,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IBM芯片在速度上有点落伍了。

  对于卖掉PC部门给联想的IBM来说,为微软提供游戏机芯片,或者为高通作CDMA手机芯片,更赚钱的多。

  要知道IBM为苹果提供芯片的生意,仅占到IBM芯片工厂2%的生产能力,而整个芯片开发部门的全年营收也只占有IBM整体营收的3%。所以当乔布斯抱怨IBM处理器速度问题时,IBM并不会满足乔布斯关于芯片价格折扣的要求。

  大洗牌开始

  实际上整个IT业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排列组合,苹果换芯,就是最新的组合结果。

  一年前微软抛弃英特尔l,选择IBM的处理器来构建Xbox 360(微软最新的游戏机机型),彻底推倒了这场变革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要知道微软Xbox 360绝不是一台游戏机那么简单!

  Xbox 360的目标是家庭娱乐与媒体互动的中心。而这恰恰也是英特尔盘算中的未来增长核心,微软与intel这对昔日的战略同盟者,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竞争态势。

  所以对于英特尔来说,与苹果的结合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至少让英特尔能够开辟个人电脑以外的第二战场,与索尼和微软在客厅以外决战。

  “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这是乔布斯当年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高利(John Sculley)时说的,后来甚至一些猎头公司也模仿这句话作广告词。

  20年后的乔布斯已经不会再向从前那样,站在舞台上大声疾呼:“IBM想占有一切,苹果是他的最后一道障碍,我们能让IBM霸占整个信息时代吗?”尽管当年台下15万人齐声吼不能,但是20年后的今天IBM确实没有霸占整个信息产业,苹果却曾经被逼迫到了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步。

  目前更多的疑问在于苹果这种迁徙嫁接方式,到底会对未来的苹果产生多大影响。毕竟在那些设计精英主义的用户看来,苹果电脑意味着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一年一度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并不为抱怨不断的用户所担心,他更急切的要安抚台下那3800人的开发者队伍。似乎对于苹果门下的走狗来说,苹果用谁的CPU并不要紧,只要乔布斯不让苹果彻底变味,只要iPod掀起的拜苹果教香火依旧兴盛,在这场后数字时代的重新排列中,苹果就能继续特立独行的乔布斯化。

  【链接】苹果宗教及其门徒

  1976年创立的苹果公司凭借史蒂夫.伍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天才般的设计能力,以及搭档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商业天性,从最初的家用计算机俱乐部一步步走向了当时科技新锐企业的巅峰。

  1980年12月12日,苹果股票成为了华尔街的抢手货。但是此后《商业周刊》1983年褒IBM PC,贬苹果电脑的报道说明了一切,这令苹果股票从6月的63美元跌到了10月份的23美元。

  而1984年1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则用麦金托什(Macintosh,被誉为苹果电脑最成功的机型,刚上市时卖到2400美元)彻底还击。之后的20年,便是著名的个人电脑时代的开始。

  全球著名的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馆长麦克尔.R.威廉斯对此评价到:“没有亲身经历这20年的人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一天如此重要,也不能理解所谓苹果给人们带来的特立独行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更多的没有经历1984的年轻人而言,苹果的麦金托什更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图腾符号。

  当得到设计界和电影人的忠实拥戴之后,苹果越来越变为小众与格调的精神代名词。专门为美国国内电影设计海报的AJ在苹果圈内很是脸熟,他至今自己已经买了4台苹果,2个iPod和诸多苹果的产品,按照他的话:“用苹果的人似乎更多的饱含一种另类心情,在我看来当少数人是一种不错的状态,苹果产品的高品质与中产文化的结合,似乎注定会吸引我们这一代人”。

  当《玩具总动员》、《怪兽公司》和《海底总动员》这一系列动画电影大获成功的时候,苹果也在不声不响的沾光。

  《怪物公司》的幕后大师安德鲁.威肯(Andrew Witkin)甚至因此而得到SIGGRAPH的终身成就奖,他告诉记者:“正是90年代将苹果的视频编辑能力引入到好莱坞,才会有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脑合成制作电影,所以乔布斯被很多好莱坞幕后工作者看作自己人。”

  不仅仅是好莱坞,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数码摄像机拍下生活片断,这无疑是苹果的天然高地。

  (尚进)

  【小贴士】苹果在中国

  当90年代中国开始在个人电脑问题上大兴土木的时候,苹果已经走了十几年。更多人娓娓乐道的仍旧是学生时代用老掉牙的苹果2接受启蒙。当设计师们高高在上的霸占苹果iMAC的时候,更多的国人还拥挤在中关村的大棚之中。

  所以苹果在国内更多的时候是有名无实的奢侈象征,或者是PC群众误读的集合体,似乎只有和图形打交道的人才会使用苹果电脑。和电脑相比,苹果公司用来抗衡索尼随身听和形形色色MP3产品的iPOD,在中国拥有更多的拥趸。

  纽约朱比特研究公司客户访问及技术小组的主任迈克尔.高德博格(Michael Gartenberg)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论文来探讨苹果与大众的关系,在他看来全球用户之所以只有勇气钟爱苹果,却并不使用苹果,是全球性普遍存在的对苹果两个主要误解。

  高德博格说道:“苹果的价格并不比IBM或者索尼贵,这是民众相对DELL的廉价,而产生的对苹果最大的误解。此外很多人认为苹果缺乏软件,其实大多数PC上的软件苹果都有,最多就是一些格式不同罢了。”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苹果迷们那么高傲,似乎只有他们才看透了真理。

  (董长虹)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