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6月6日消息,日系数码相机厂商由于面临生产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日前已决定将关闭零件厂及裁员,我国台湾数码相机代工厂商因设计及生产制造上具有成本竞争利基,包括普立尔、华晶科、亚光及佳能已接获国际大厂委外释单,成为产业微利趋势中的受益者。
据港台媒体报道,数码相机产业经过2001年至2003年的快速增长期后,去年第二季
起产业经济急速反转,除了产品像素快速提升、光学变焦成为主流机种外,手机内建高像素数码相机侵蚀中低档数码相机市场占有率,使中低像素的数码相机产品加速淘汰、价格快速下滑,因此去年下半年我国台湾数码相机代工业者面临市场消化库存的沉重压力;加上日系大厂迟迟不愿发出中高档主力机种订单,使得我国台湾数码相机代工产业去年下半年陷入营运谷底,二线厂商更出现严重亏损。
我国台湾数码相机代工厂商在历经过去一年库存处理的阵痛期后,今年随着二线竞争者逐步退出市场,有利市场秩序整合,以及日系、美系大厂因成本压力大增而决定大幅发出订单下,今年出现苦尽甘来、营运走出谷底的现象。包括普立尔、华晶科、亚光及佳能等相关厂商,今年的业绩均可望呈现逐季走高趋势。
数码相机虽然近年来普及率急速扩大,但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获利走低,使得日本京瓷公司继去年秋季逐步停产“京瓷” (Kyocera)牌数码相机后,今年3月宣布计划在今年夏季进一步停产Contax品牌,正式撤出数码相机市场,将转向从事手机使用的相机模组事业。京瓷成为第一家撤离该市场的日本主要厂商,也直接影响到各厂商的战略布局。
其中,全球数码相机市场在去年出现一项重要的变化,使得日系厂商产生警惕作用。以提供廉价优质相机策略的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 (Eastman Kodak),2004年在全球数码相机市占率超越奥林巴斯公司 (Olympus)跻身全球前三名,并直追日本索尼公司 (Sony)和佳能公司 (Canon)。柯达在2004年夺得全美数码相机发货量首位,去年全球出货量大幅增长50.5%,成为首家打破日本厂商雄踞数码相机全球前三名的美国公司。
日本索尼2004年数码相机出货1230万台,较2003年跃升40%,但全球市场占有率却从2003年的18.4%下降至17.2%;日本佳能公司全球市占率仍排名第二,但由2003年的16.2%降至15.7%。奥林巴斯2004年出货820万台数码相机,市场占有率自2003年的13%下降至11.5%,被柯达挤出前三名。
奥林巴斯去年因受到产品单价下跌及投入新商品较晚,2004年度的集团结算,影像部门营业亏损238亿日元。奥林巴斯日前亦宣布计划于今年9月关闭日本大町事业所与阪城事业所等生产数码相机零件厂,更打算裁减中国厂4000名员工,成为第一家整合工厂彻底重新评估制造事业的日本数码相机厂商。
面对日本相机大厂自去年底开始陆续调整生产及发展策略,包括奥林巴斯、富士和卡西欧等二线厂商均受到影响,因此近期我国台湾的普立尔、亚光已陆续接获奥林巴斯所发出的代工订单,其中普立尔2004年出货量450万台,今年预计可达600万台以上,并挑战700万台目标。
与日系光学大厂关系深厚的亚洲光学则有两款500万像素机种,已分别对奥林巴斯、富士开始出货。另外,佳能亦获得卡西欧及韩国三星的订单,第二季数码相机出货可攀升至90万至100万台间,全年有挑战400万台机会,年增率逼近4成;整体来看,各厂商营收将呈现逐季增长趋势。
至于以美系柯达为主要客户的华晶科,则在柯达持续抢攻市占率及巩固美国市场下,第二季追加代工订单大幅增加,华晶科预计5月营收可望较4月增长近3成,第二季出货可望较第一季倍数增长。
从数码相机产业的竞合关系来看,日系及美系数码相机大厂今年出货量目标,各家约增长2至3成,不过在日系厂商面临降低成本及亏损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发出代工订单将是唯一解决方案。台系代工厂商因具备设计开发及量产制造能力,将成为产业微利趋势中的实质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