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联想在美遭戴尔幕后黑手专题 > 正文

评论:唯利是图的戴尔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 14:08 博客中国

  “联想公司是一家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最近刚刚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所以)客户们每购买一美元IBM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类似的、幼稚到极点的“新黄祸论”出自于任何一家跨国企业之口都会让我们感到惊奇,除了戴尔——因为这家与联想同龄的“世界PC产业巨擘”迄今甚至尚未学会尊重中国的消费者,它又怎会去尊重由中国迈向全球的竞争对手?

  尽管在此之前,新联想的另一个强劲对手(同样是被联想视作“必须超越”的目标)——惠普也曾爆出“恶意广告”的丑闻,但与此次“戴尔黑手风波”相比,惠普的错误充其量只是在不适当的时间、以不庄重的言辞对竞争对手进行不必要的揶揄和挑衅——而且事后联想也收到了惠普的致歉信。信中,惠普亚太区总裁坦承,冒犯竞争对手的那则广告既不符合一般性的商业规范,也不符合惠普的惯例。

  但戴尔此次所犯的“错误”显然要严重得多。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的戴尔,在刚刚结束的2005财年第一季财宝发布会上因28%的净利润而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戴尔,将中国称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的戴尔竟然能发表这样不负责任的、充满了意识形态偏见与民族主义(姑且不说它是“种族主义”)煽惑的“见解”,这只能让全体中国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如流星般崛起的跨国巨头的丑陋本性。

  可以预料的,为维护企业在中国的利益,为平息政府、竞争对手乃至公众的怒火,事后,戴尔一定会将责任推到那位为争抢客户而不择手段的员工身上——事实上,即便在中国,也有一些人格高尚的所谓“专家”(例如新华信的赵民先生)在主动为戴尔的丑恶行径辩白,抛出“中美信息不对称”的奇谈妙论——但只消稍加思索,我们便可判断出,这起事件决不是个别的、偶发的、“非典型”的。某种程度上,“戴尔黑手风波”的根源恰恰在于唯利是图、以销售额为本的企业文化。

  戴尔的唯利是图体现在对国内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姑且不论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于“戴尔糟糕服务”的此起彼伏的声讨,只看最近一则有关“戴尔网站电脑报价出错,消费者纷纷订货遭拒”的报道,我们便可约略了解到中国市场在戴尔全球战略中的真实地位——也许迈克尔·戴尔仅仅把中国大陆作为倾销其低价产品、遏制对手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阵地,否则,该如何解释在碰到同样的事件时,戴尔能够对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消费者“负责”,却偏偏对中国大陆的消费者采取歧视政策?

  由此看来,戴尔向美国客户渲染“新黄祸论”便不足为奇了——在一种为销售额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企业文化机制下,谎言和恫吓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营销利器。

  不过,倘若我们换个角度看,无论先前惠普的“恶意广告丑闻”,又或是现今戴尔的“黑手风波”都证明了:在并购IBM全球PC部门之后,新联想越来越让竞争对手感觉到恐惧与困惑。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向世界公布并购消息)之前,尽管戴尔始终把联想作为强悍的假想敌,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全球PC市场霸主的戴尔会发自内心地重视(不是“尊重”)它的中国对手。

  虽没有核心技术,戴尔仍旧在其“擅长的领域”成功击败了IBM、康柏等根基深厚、实力强悍的巨头,并且在全球多个区域市场取得了无往不利的战果。或许在迈克尔·戴尔看来,“中国及亚太PC市场领袖品牌”的成就并不足以让联想幸免于难。然而他错了。自1998年登陆中国至今,戴尔始终未能真正撼动联想的领先优势——后者还在日益残酷的竞争中一步步壮大,直至以“收购IBM全球PC部门”抢滩美国。时至今日,戴尔虽然仍不尊重新联想,但由其员工无意间释放的“新黄祸论”却让我们看到:新联想的崛起,已经让戴尔为之战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