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综述:从印度崛起看全球IT产业战略迁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15:47 IT时代周刊

  埃森哲(咨询)顾问/蒯佳祺(供《IT时代周刊》专稿)

  全球IT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持久而剧烈的变革,它推动着全球IT产业发生一场重大蜕变。

  和传统的制造业一样,全球IT产业也正在经历一场持久而剧烈的变革。这场变革有
两个方向,一个是产业的空间转移,主要是转向低成本地区。在此轮转移中,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抓住机遇,成为全球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的重心,大有赶超欧美诸强之势;另一个是产业层次的跃升,主要是从以硬件为导向向以软件和服务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后一种趋势以IBM公司表现最为明显。

  这两种转变,尤其是后者,正推动整个IT产业发生一场重大蜕变。

  “印度现象”

  印度软件的崛起是21世纪IT领域的一大奇迹。

  在制造业企业向中国等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同时,随着通讯成本的迅速下降和可靠性的大幅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型企业,尤其是IT企业开始把商业服务也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印度无疑是这一波战略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凭借语言优势和严谨精神,经济并不发达的印度吸引了众多IT巨头的青睐。在全球提供IT服务的领先企业中,诸如IBM、惠普、EDS和埃森哲(Accenture)等,都在印度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分公司,雇佣了数以千计的当地员工。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跨国巨头也纷纷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转移到印度,开设离岸外包中心或呼叫中心。根据印度相关部门的预计,到2008年,海外IT类跨国公司在印度的本地雇员人数将超过400万,并将产生800亿美金的营业收入。

  跨国企业在进行产业转移和流程外包的同时,必然会权衡这种做法带来的正负效应。

  在低成本国家投资设厂,或是进行流程外包,固然会带来成本降低。但与此同时,管理上的难度也往往会大幅提高,供应链的复杂度将显著增大,文化融合又是一大挑战。为了抵消迁移带来的负面效应,跨国公司必须尽可能地从成本降低中获得最大的价值。

  印度一直把追赶并取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地位作为目标,但其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严重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和流通业跨国公司在选址时极其看重当地的物流水平,因此它们很难在印度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所以,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外资企业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选择中国投资的多是偏重于物流型企业,而选择印度的则更倾向于智力投资。

  借助精益供应链和低成本制造在计算机生产领域独占鳌头的戴尔,它很早就把相当重要的计算机制造流水线放在亚洲(中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以大幅降低成本,现在又逐渐把手持终端和其他外设的生产线也迁来亚洲,从数以百万计的“亚洲制造”产品中,戴尔的低价战略席卷全球。

  和中国一样,印度低价质优的人力资源也是吸引跨国公司的最大亮点。印度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优秀技术人才,这些优势足以使跨国IT巨头趋之若鹜,因为对IT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开支往往在于人力成本,供应链等其他成本则相对次要。

  随着印度软件企业的崛起,打破了世界软件产业旧的格局,印度的IT新秀有没可能有朝一日挑战西方IT巨头们的领袖地位呢?在这个成本为王的时代,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拿传统的零售和制造业巨头来作比较的话,印度IT企业的确前途无量。

  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是尽管这些业界巨头都把生产和采购基地放在低成本国家,但其产品质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而是保持了全球一致的品牌标准。印度软件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在于:他们可以用远低于外国同行的成本,创造符合甚至超过国家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印度著名的IT企业Infosys的首席执行官Nandan Nilekani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IT企业做的)事我们都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快、更便宜,也更好。”

  产业层级日益分明

  总的来说,IT产业可以分成三层。最底端是IT硬件的生产,这一领域有全球通用的标准,取胜的法宝常常是薄利多销。戴尔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从全球范围来看,硬件生产已有相当份额迁移到了亚洲。

  IT产业的顶层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的咨询行业。这一领域的代表主要有埃森哲、惠普、IBM和EDS等。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通常是为特定客户定制的,IT咨询公司和客户之间往往保持相当长的合作关系,而他们的办公室也往往比较靠近大客户,相对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日本。

  在顶层和底层之间都是IT产业中广阔而较为模糊的中间层。随着软件行业标准的建立和优化,这部分IT服务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标准的产品。这一领域的代表企业有微软、SAP和甲骨文等。由于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个人和企业正在使用这些流行的套装软件,这些软件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事实上,正是这一块庞大的IT中间层产业带来了很多印度IT企业的迅速成长。

  有分析家认为,由于在整个IT行业中,从事中间层的人数最多,而从事高端咨询行业的人数则相当有限,印度IT企业可以很轻松地超越他们的西方同行。印度IT企业只要在美国和欧洲适当地招聘一些咨询顾问就可以了,而他们的西方同行需要把职位大规模地迁移到低成本国家,显然印度已经占得了先机。Infosys主席Murthy说:“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大约创造了20%的价值,而在印度创造了80%的价值。如果IBM想复制我们的话,它的雇员必须有80%来自发展中低成本国家。”

  此消彼长的软/硬关系

  除了印度的崛起给整个IT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正促使IT产业发生一场历史性蜕变:软件还是硬件,谁才是IT产业的主导?

  针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敏锐的西方IT巨头们早已开始了相应的战略转型,以期继续保持领袖地位。近年来IT硬件巨头们逐渐削减甚至剥离硬件业务就是一种应变表现。从IBM公司近期的转型中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众所周知,在1990年代,IBM还主要是一个硬件制造商,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PC。但在全球蔓延的硬件同质化现象让IBM和惠普都感到了PC业务的难以为继。因此,IBM做出的选择是在近期出售PC业务。而据业界估计,惠普也极有可能剥离利润率较低的PC业务。到2000年左右,IBM已经成功转型为侧重于IT服务和咨询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了,并且其硬件业务也成为IT服务和咨询的支持平台。

  在惠普方面,除了长期赢利的成像打印业务,这家公司也乐于对外倾销其“动成长战略(Adaptive Enterprise)”,这也是紧贴客户的IT咨询与服务。

  两家都曾经以硬件为主的IT巨头公司转型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最新的趋势,而这样的战略转型带来了全球范围内IT产业的再分工,迅速成长中的低成本国家IT企业可以从中觅得巨大商机。

  从1993年到2001年,全球企业购买软件和服务的开支每年上升12.5%,这一数字大约是硬件开支增长速度的2倍。软件和服务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由58%上升到69%。这一变化离不开硬件成本的大幅降低。由于硬件生产商把工厂大规模迁移到亚洲和其他低成本国家,给硬件价格的大幅下降形成了空间,企业有了更多的IT预算可以投入到购买软件和服务上。

  与此非常类似的是,当前IT基础服务大规模迁移到印度后,又相应地造成了全球IT服务价格的下降,这使企业们有了更多的预算购买高端的咨询服务,给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全球IT产业在空间上的战略迁徙又反过来催化了产业层次的跃升。

  对于印度的IT新锐们,如果想抓住这一次产业结构变革的机遇,进一步赶超西方传统的IT领袖,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IT服务行业,积累深厚的客户资源和建立扎实的服务网络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这更多的是一个经验的沉淀和规模的累积。但无论如何,全球IT业已经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