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乐凯胶片两周暴跌三成 柯达一石三鸟含杀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 09:13 财经时报

  乐凯胶片此次暴跌一方面是由于业绩不尽人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是乐凯胶片与柯达的合资。一年半前乐凯与柯达牵手,看上去乐凯似乎占尽了上风,孰不知正是在那次沸沸扬扬的合资中,柯达暗含杀机。

  本报记者 焦强

  中国最大的胶片生产厂商乐凯集团与全球最大的胶片生产厂商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合资行为,虽然在两年前就有识者预言其前景不妙,但绝没有想到乐凯的股价会在一年半内从14元滑落至6元以下,截至本周,这种跌势尚无结束迹象。

  乐凯轰然暴跌

  3月21日,可谓乐凯胶片(600135)的黑色星期一,公司股票以7.03元跳低开盘,1小时后即以6.36元封死在跌停板上。不仅创出了1998年上市以来的新低,而且还跌破了6.42元的发行价。成交量放大到350多万股,是平时的3倍以上。次日,该股盘中一度再次跌停,成交量猛增至650多万股,换手超过5%。两日内累计跌幅达17%,至本周,股价一度逼近5元关口,仅仅几个交易日,流通市值蒸发接近两亿元。

  作为国内仅存也是唯一一家生产胶片的上市企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财经时报》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乐凯胶片董事会秘书李建新,他回答说:“公司经营一切正常,此次下跌是二级市场正常波动,与近期大盘走势有一定关系。”他还透露,从他手头一份从上交所反馈回来的交易明细看,有几家基金公司近日来运作频繁。成交量急剧放大是机构调仓所为。

  《财经时报》及时接通了几位基金经理的电话,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陈丰,景博基金经理牛春晖一致认为,乐凯胶片的股票一直比较集中,流动性比较差,但近期筹码明显有松动迹象。

  乐凯胶片董事会秘书李建新透露,不久公司将邀请一些机构投资者座谈,探讨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发展问题。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陈丰也在被邀之列。

  而记者从董秘室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处获知:股价暴跌真正原因是乐凯胶片200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的大幅度下滑,这种下滑的势头从2004年4季度就已经显现。由于公司业绩前景的不明朗,一些机构提前大幅度减仓。

  华夏证券研究所行业分析师赵献兵对《财经时报》说:“乐凯胶片与柯达合资以后,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效果,乐凯胶片的成长性受到市场置疑,下跌在情理之中。”

  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乐凯胶片此次暴跌一方面是由于业绩不尽人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是乐凯胶片与柯达的合资。一年半前乐凯与柯达牵手,看上去乐凯似乎占尽了上风,孰不知正是在那次沸沸扬扬的合资中,柯达暗含杀机。

  柯达一石三鸟

  在乐凯“让中国人买到全世界最便宜的胶卷”愿望实现的同时,乐凯胶片的股价也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低。这种局面是乐凯所始料未及的。

  2003年10月柯达与乐凯签署的一份为期20年的协议中,柯达以总价值一亿美元的现金、技术、设备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乐凯公司则坚持了品牌、控股权和经营决策权三大合资底线。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张教授评论:柯达此举有打击对手、蚕食乐凯、脱身转型一石三鸟之功效。

  众所周知,中国的胶卷市场一直是柯达、富士、乐凯三分天下。柯达占领市场的四成,富士、乐凯分别占有两成。合资以后,柯达携“98协议”的余威,联手乐凯,市场格局由三国演义转变成为双雄争霸。柯达强化了自己在中国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以60%的市场份额傲视群雄,富士则处于更加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香港亚洲时报认为:从以往看柯达在对外合资中一直占有大额股份,但这次它仅仅购买了20%的股权。这可能是柯达想要独霸胶卷市场野心的第一步,这极有可能让中国失去唯一的国有胶卷品牌。

  业内专家指出,柯达之所以选择那个时机宣布合作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理由。这个有着122年历史的企业,不久前宣布将业务重心从传统的胶卷业务向增长迅速的数码领域转型。根据这个新策略,柯达斥资30亿美元用于数码技术领域的收购。而将胶片生产转包给乐凯这样的企业,相信是柯达最好的选择。

  不难看出,柯达是从部署全球战略考虑合资乐凯的,而乐凯是从获取资金和技术等眼前利益出发的,双方出发点不同,合资几乎没有双赢的可能性。

  竞争从未间断

  华夏证券研究所行业分析师赵献兵告诉《财经时报》,柯达、乐凯现在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柯达要的是中国市场,乐凯需要的是核心技术,二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两家公司都想借力打力。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恐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事实上,就在几乎与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同时进入人们视野的是柯达公司“九万九当老板”的广告,目前大约10000家的柯达加盟店的涌入,使得原本就已萎缩的乐凯市场雪上加霜(乐凯目前连锁店号称有4000家左右,实际数量并不乐观,原来记者所知道的几家乐凯店不是改换门庭就是已经停业关张)。

  据统计,中国目前是胶卷消费第二大市场。欧美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量是2.5卷,世界平均0.5卷,而中国仅仅0.15卷。如此巨大的市场,谁先发制人抢先出手,谁就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柯达再次夺得先机。

  不仅如此,柯达公司还祭出了降价这一杀手锏,一年内降价幅度达20%多,进一步拉近了与乐凯的距离。乐凯的工作人员透露,乐凯在价格上已经没有了优势,柯达的规模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仅美国一家工厂开工4周就相当于我们全年的产量。这样的工厂柯达公司在全球有六家。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柯达中国市场占有率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而同期乐凯反而有所下降。

  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柯达彩色胶片的核心技术是感光材料的配方和产品制造工艺。这是合资的主要内容之一。乐凯能否如愿以偿拿到手,目前尚未可知。即便获取,如何消化吸收加以利用,也是问题。乐凯唯一的院士周竞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配方研究,但现在仍未达到柯达水准。“如果柯达将几十种原料配方完全告诉乐凯,乐凯将会用自己的品牌在中国市场打败柯达”。乐凯一位工程师说。

  业内人士认为,柯达没有在乐凯达到控股地位,合作后仍然使用乐凯的品牌,决定了柯达不会将对待其他合资企业的(柯达控股70%以上)政策完全延伸到乐凯。也就是说在配方转让上,柯达是将乐凯与其他合资企业区别对待的。目前看来,与柯达合作,乐凯达到了目的,又没有完全到达目的。

  看来,一“合”百了的想法在利益的追逐面前简直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与乐凯结成亲家后,柯达将全力放到了数码业务上,表示今后3年内将注资13亿到17亿美元用以调整公司战略,投入数码领域的研发经费两年内将提高12%。这一切都预示着柯达决心孤注一掷要在数码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帝国。2004年1月,柯达宣布,将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停止销售胶卷式照相机,全力转向数字照相领域。

  而此时的乐凯仍然只能继续生产胶卷和中低档数码相机以及各类耗材。像数码成像系统、图像艺术和打印系统以及办公室成像信息系统等高端产品,乐凯根本没有能力生产。柯达也不会将此类技术转让。面对全球性日益升级的数码领域争夺战,对乐凯来说,似乎只有看热闹的份儿。

  柯达在销售渠道、价格、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几个方面痛下杀手,合资后的竞争从未间断。

  合资使乐凯丧失“中国名牌”

  更令乐凯烦恼的是,合资半年后,在以扶持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中国名牌”选举中,乐凯出局。民族企业再次尝到了苦果。

  国家质监局质量司有关人士表示:“因数码相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热销,胶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整个行业的发展潜力正在减弱,另外,柯达的合资也是胶卷业落选新一轮‘中国名牌’的另一个原因。”

  同期的柯达仍然当选“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之一。乐凯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据赵献兵介绍,由于公司传统业务增长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在新技术领域上根本无法与柯达,富士竞争,核心竞争力无从体现。乐凯的品牌知名度并没有因为合资而得到提升,相反有下降的趋势。从乐凯胶片身上已经隐约看到了其他一些合资企业的悲惨结局的影子。

  中国有不少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品牌,由于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原因而难以发展,从而有合资意向。这些知名品牌又是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于是,通过并购来消灭这些品牌便成为外企扫除障碍的利器。

  如今,在饮料市场上,国内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在碳酸型饮料市场上,外国品牌占有率达90%以上,国内品牌仅剩健力宝;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了3个;食品、医药行业,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30-40%;轮胎橡胶行业,外资已收购许多国内大型厂家并形成垄断;啤酒产业中,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感光行业,绝大部分都被柯达收购。

  在外企并购的大潮中,当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品牌如活力28、熊猫洗衣粉;扬子、香雪海冰箱;天府可乐、上海汽车、白猫洗涤用品、北冰洋碳酸型饮料等都被外企打入了“冷宫”。

  残酷的事实说明,很多民族品牌不仅没有在外资并购中壮大自己,反而被削弱,走上了一条被外企并购的不归路。

  尽管乐凯手里握有20年期限和三条底线的承诺,但决不意味可以高枕无忧。四周强敌环绕,虎视眈眈,几大行业巨头都想吞掉中国感光器材行业的最后一块蛋糕。甚至连乐凯董秘李建新都说:“二十年内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丢掉“中国名牌”,使乐凯的合资之路变得更加坎坷不平。

  合资并未止住业绩下滑

  在价值投资理念盛行的今天,可供基金经理们选择的股票越来越少,市场曾经希望乐凯的合资能给人们带来某种惊喜。

  然而《财经时报》了解到:乐凯胶片 2004全年基本与2003年持平,2005年整体并不乐观。据董秘室介绍,合资项目要延迟到2006上半年才能体现出业绩。这一点从景博基金经理牛春晖那里也得到证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乐凯的业绩近年来一直呈下降态势。1999年每股净利润0.843元,2000年度0.756元,2001年度0.409元,2002年0.363元,2003年0.234元。这就难怪基金经理们在看不到合资柯达——这唯一能带来转机的希望后,选择离场了。

  乐凯为了扭转竞争中的被动局面,才选择了与柯达合资。但业内人士认为,乐凯胶卷目前的处境十分微妙 。一方面,在柯达及富士胶卷价格大幅走低以及水货泛滥的情况下,乐凯胶卷的市场空间已受到重压,不但业务增长为负值,其毛利率也由去年的40%降到现在的35%;另一方面,在柯达成功取得乐凯胶片20%股权后双方如何协调彩卷业务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甚至有观点认为,在柯达和全球转型数码的大前提下,其胶卷生产业务很可能将转移给乐凯胶片。而乐凯胶片将成为柯达胶卷的代工厂,曾经作为民族产业骄傲的乐凯胶卷,将很可能“从市场上消失”。

  有专家表示,在胶片市场逐渐萎缩的今天,胶片业未来前景令人担忧。

  据中国感光学会的郭佳介绍,2004年柯达数码业务已经占到公司的全部业务的30%左右,2005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50%。目前民用市场几乎所有领域均可采用数码成像技术。传统胶片只是在新闻、军事、航拍等领域具有优势,而这种优势也有逐渐被替代的风险。某投行分析报告指出,2004年美国市场数码相机的出货量增加了结46%,同期彩色胶卷的销量下降了10-12%,2005年还将保持两位数的降幅。

  由此可见,数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胶片技术日渐式微,乐凯胶片要想依靠传统业务在业绩上打翻身仗,路漫漫其修远矣。

  全流通背影下的股权迷局

  最近以来有关乐凯的传言不少,业内人士也在纷纷猜测。但二级市场的走势往往提前反映,所谓无风不起浪。

  赵献兵告诉我们:柯达与乐凯的合资协议在当时看来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时过境迁,在股权分置可能破题的2005年,乐凯的股权归属充满了变数。

  柯达允诺在20年内不增持乐凯的股份,并且不吸纳流通股。这都是在没有考虑全流通的情况下签署的。一旦股权分置问题有所变化,柯达的控股比例必然发生改变。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合资计划能否执行和柯达全球战略成败的问题。到那时候乐凯集团、竞争对手也决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场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势在难免。

  竞争对手富士胶片北京分公司公关部陈先生告诉《财经时报》:“有关乐凯胶片的情况公司一直都非常关注。但不便公开发表意见。”

  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陈丰告诉《财经时报》:近日乐凯胶片的股票流动性确实有些变化。他认为还需仔细观察后再做判断。但如果全流通破局对个股肯定是利好。

  中信证券分析师许峰认为:乐凯股份筹码集中,机构持仓超过流通盘的20%,股票流动性一直较差。近日成交量激增,可能公司是基本面发生变化导致筹码有所松动。

  赵献兵还指出,QFII入市后,柯达以及其他公司通过关联方间接增持乐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柯达新闻 全部乐凯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