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显示器“彩虹管”调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11:0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曾强 上海报道 彩虹不一定全都美丽,当它时不时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时,尤其令人烦恼。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日记者接到投诉,一位陈先生称,去年年底,他在上海徐家汇太平洋电脑广场购买了一台三星17寸795MB型号的CRT显示器。“买回来用了不到1
记者随即展开调查,发现陈先生的遭遇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这个问题,凡是卖显示器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行内还给它起了个专门的绰号,叫‘彩虹管’。”优派显示器一位内部人士称。 神秘的“彩虹管” 显示器业内一资深技术人员介绍,“所谓‘彩虹管’,并不是指显示器内部的某个零部件,而是专指某些CRT显示器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棕褐色拖尾线。这种故障在用户实际使用中经常不定时出现。” 陈先生称,“—开始我也没太在意,以为是电压不稳,或者是受附近磁场影响。可后来该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又以为是显卡出了问题,于是更换显卡,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 实际上,根据315联盟(315UNION)网站消息,从2004年8月份开始,全国各地就陆续出现三星CRT显示器大面积故障问题,最早被消费者发现存在严重的“波纹拖延”和“色温不正常”现象的产品型号为710MB,接着是795MB,除了上述故障外,还出现了“莫名抖动”的奇怪病症。 据315联盟2005年1月10日公布的调查,自1月3日至1月9日一周内,315联盟共收到投诉74起。其中,经核实为真实投诉的有43起,在列为电脑零配件类的25起中,三星显示器投诉共24起。 记者从三星显示器中国沪浙地区总代理上海华清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处了解到,的确有一批三星CRT显示器存在以上问题。但该公司称问题显示器的总量并不大,且无法给出具体型号及批次。 但一位知情者透露,可能出现棕褐色拖尾纹现象的三星显示器大约是2004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生产的793MB、795MB、793DF、788DF等5种型号的产品。对此种说法,三星方面预以否认。 三星显示器委托的公关公司开源新世纪客户总监郑晓波表示,三星显示器在2004年的市场份额为32.5%,其它具体数字尚未公布。但按照他提供的来自CCID的数据,销售量总计约270万台。记者从华清公司处了解到,2004年三星CRT显示器在其总销量中仍占绝对多数,应该在150万台左右。根据这一数据以及以上提及的5个月内三星CRT显示器的产量,究竟有多少“彩虹管”机,数量暂难计算。 郑晓波表示,根据三星维修总部半年来的统计,报修显示器占销售显示器的比例不超过1%,总数也就在2000台以下。 郑晓波称;“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三星针对这一问题在全国渠道中预备了1200台随时可供替换的备用显示器,但到目前为止,仅更换400台。故障机高达数万台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一份内部技术通告 郑晓波转交给了记者一份三星的官方声明,该声明详细解答了事情发生的缘由,摘要如下:为了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三星的研发工作一直不断地努力进行,在去年八、九两个月生产的部分CRT产品中,添加了一个电感,期望能够更好地提高显示效果。但事实证明,此次改良技术要求整个显示器相关设计方面近乎完美的苛刻配合,否则就会出现条纹显示的问题。 而实际上,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11月份,三星就已经就“彩虹管”问题通报了维修体系,但是直到今天仍未给消费者一个说法。 记者拿到了一份三星内部下达的显示器维修技术通告。这份通告的题目为《LEl7K显示器棕褐色拖尾问题解决方法》,发布日期为2004年11月9日,通告号为CCS2004-131(MON),各ASC经理在送达者之列。 据了解,LE17K实际上就是上述三星四款故障机型的工厂生产代号前缀,ASC则是指三星维修中心。 通告中,三星显示器维修技术部门就三星显示器所存在的彩虹条波纹故障问题做了如下技术分析和解释: 故障现象:在使用一周到一个月左右,显示器不定时出现棕褐色的拖尾线; 故障原因:可能是IC106与其固定的散热片(Hit sink)之间的螺钉未拧紧,显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形成极间电容,产生图像拖尾; 解决方法:1、重新拧紧ICl06的固定螺钉。2、如果JPl02使用的是磁环Bead(3301-001450),更换为跳线Jump Wire(BH39-40305U)。3、修理完成后烤机3天,确认故障消除后再送机。 此外,该通告还附带了几条注意事项:对于此类故障机器,工厂将单独管理。同时,ASC在修理此故障的机器时,必须索要最终用户资料(姓名,电话,地址)。否则,有权拒绝结算修理费。另外,更换下来的磁环Bead(3301-001450),全部退回工厂品质部。 “显然,三星的这份通告等于承认了‘彩虹管’的存在,且从通告提供的解决方法上看,导致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完全在于三星的设计存在缺陷。但从通告中的注意事项上来看,三星似乎在有意控制故障的知情范围,不仅要求工厂单独管理该类故障机器,而且要求ASC必须对消费者资料进行备案。”前述知情人士分析。 该知情人士还指出,“从更换下来的磁环Bead必须退回工厂品质部这一要求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一部件的设计,从价格成本上来看,磁环和跳线并没有什么成本差别。” 记者又来到华清公司位于上海市泰兴路的直属维修中心暗访。记者以用户的身份向维修中心人士做以下咨询,“我前些时候买了一台三星显示器,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屏幕上老是出现……” 还没等记者说完,维修中心人士头也不抬地接下去说,“棕褐色条纹是吧?我知道了,你的显示器型号是793MB还是795MB?拿过来,我保证半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 当记者表示,显示器型号是795MB后,该人士颇为得意,“我就知道嘛,其实就是里面多了个零件,拿下来就没问题了。我们也可以上门维修,你不用担心。” 三星在上述官方声明中坦承,“在电路上增加元器件是为了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增加了成本却没有增加售价,应该是出于让消费者受益的考虑。” 然而,陈先生却认为,从三星发现这一故障到现在已经过去快半年时间了,但三星除了在其内部发出上述通告外,没有对消费者给出任何明示,显然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没有大面积召回的必要”? 如果产品故障是由设计方面的问题导致,三星是否应该召回? 在记者拿到的这份官方声明中,三星表示,只要有用户需要,尽管许多厂家看淡CRT市场,三星仍在不断地改善CRT产品的性能。但说实话,研发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都要经历很多次的失败和挫折,还要在各种实际应用环境中千锤百炼。 而对于记者有关召回方面的问题,郑晓波表示,“根据三星显示器的销售周期,产品从下线到销售出去,最多只需2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去年的那一批显示器,早已销售完毕。同时,根据三星的了解,那批产品一般使用一周到一个月左右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出问题,那以后基本上就不会再出问题了。就算有,三星的维修人员也能尽快修好,让用户满意。因而,应该已经没有大面积召回的必要。” 但陈先生显然不太满意,“公司的研发当然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但不能拿消费者来做试验品。更何况此前作为消费者根本就是被蒙在鼓里,到现在也没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 实际上,生产厂商因为设计存在缺陷而主动召回产品的案例不胜枚举。最近的一次是,2005年2月17日,微软官方宣布,将免费更换1410万台在世界范围内销售的Xbox游戏机用电源线。由于微软迄今在全球共售出2000万台Xbox,因此,此番召回涉及微软已出售的Xbox产品达70%。 虽然微软官方声称这样的事故概率仅为万分之一,迄今为止类似事故仅有30起,但微软还是宣布要为2003年10月23日前出厂的Xbox、2004年1月13日前出厂的欧版Xbox免费更换电源线。 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处了解到,2005年2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该办法规定,被判定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被监测产品,有关部门可勒令将商品强制召回。 中消协有关人士表示,经监测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对已经销售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费者退换商品;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应当及时追回。目的在于,实施商品领域的“召回”制度,不仅能保障百姓高品质的生活,还能树立商家的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