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作客新浪实录(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17:52 新浪科技 | |||||||||
![]() 3月16日下午,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作客新浪总裁在线。图为周伟焜在IBM论坛现场(骆磊/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3月16日下午4时,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作客新浪总裁在线,与广大网友就如何打造卓越的企业、IBM的国际化经验以及用人观等问题进行交流。当天上午,“IBM论坛2005”也在北京顺利召开。以下为其聊天实录全文第二部分: 主持人:您也谈到了人才这一块,IBM在人才一直是非常重视的,IBM在寻找优秀的人
周伟焜:不能讲是什么心得,讲讲我个人的经验。我把人留下来有软和硬的方面,硬是一些体系,跟他所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讲很多怎么样去大学请最好的人,怎么样有多少训练课程给他们,怎么样确保你的薪水跟外面业界的薪水是很有竞争能力,怎么样有目标说好的人把他升,不好的人请他离开,这一些就是一个体系,我认为一个企业都是这样。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核心准则是一个人的方面,那就是说你能不能留下来是公司的经营队伍有没有办法跟他的员工建立一个很深厚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光是一个雇主跟员工的关系,而是有些时间是朋友,有些时间是良师,有些时间是教练,有些时间是关心他们,而我自己的经验所谓带人是用心带的,当您的员工跟公司建立比较深厚的感情,你们一起工作起来会比较顺畅,你把人很稳固留在一起会做的比较好。特别是在现在虚拟化的社会里面,大家都在网上,大家一个月才看到一次,怎么样建立关系将会是一个挑战,但是我自己的经验可以建立很多的体系,公司有很多人去监督你的经理有没有这个信息,核心是人的方面你做的很好。 主持人:你刚才也谈到用心来对待员工,你怎么样来保证和执行这个理念在IBM里面执行用心来对待员工呢? 周伟焜:我希望自己是花时间自己去做一个榜样,所谓用心来待人,就是说你员工感觉得到你是关心他们,你是关心的,不是光是说他有没有帮你做到你的目标,还是说你是关心的他,及他的家庭,及他的工作生涯,第一个是需要两个人有很好的沟通,但是心的出发点是要你自己本身来去做的,而是说在你日常的行为里面表达出来,遇到员工家里有困难的时候去关心,有没有花时间跟他们聊他们工作里面的困难,有没有花时间跟他们谈他们的未来,在公司里面发展的信息,有没有帮他看,他做事情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这些都可以看到,用心来做,还是做表面的,这个是有分别的。 ![]() 3月16日下午,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作客新浪总裁在线。图为周伟焜在聊天现场(骆磊/摄) 主持人: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您强调了一个词分享,您是怎么想的? 周伟焜:我们谈到企业要建立新的优势,根据它的价值观,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关系,我们过去十多年自己体会出来的,也是我们在十多年里面我们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带来的教训,我们为什么用分享这个字,我也不准备说跟人家说我怎么样,今天来参加会议是有心人,我把我自己的经验讲给他们听,我今天早上的发言如果有三句话他们能听进去,并启发他们,能够让他们最终成功,也代表了我们对他们这20年来支持我们的心意。等于以前的武侠小说,他学到三招可以帮助他的,代表了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对他是有意义的。 主持人:今天请了耶鲁商学院的院长过来,目的也是为了上大家学到这三招。 周伟焜:他教了十招,看大家领会多少,实际上他讲话是很全面的,看到全球一把手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我自己坐在那边听,我认为中国企业的一把手也是面临同样的挑战。 主持人:他曾经写过《执行总裁的策略》,他曾经访问过您吗? 周伟焜:他还没有访问过我,我还没有是一流的,他只采访过一流的CEO,他以前的金融的社会聚会,也有商学院里面的聚会一定有很多CEO愿意跟他谈一下,一定是很出名公司的一把手,我没有,也有人在中国写同样的书,他们再来找我也不一定。 主持人:同样是分享,IBM在硬件中有很强的实力,即便是现在PC业务,IBM怎么样将自己这方面的经验跟国内硬件厂商合作? 周伟焜:我们跟联想战略联盟里面,我们PC生产工厂将会转到联想那边,我认为我们这边的经验,我们的品质管理,我们在管理上的经验,将会对联想有一些帮助,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差不多两年前,IBM建立新的部门,就是工程跟技术的服务,这个服务是什么样的,我们把我们做开发,做研究,做生产的人,把他们抽一些人出来,来帮企业做这种服务,里面包括帮客户来研究、发展他的产品,还包括把它公司里面的生产线重新来确定,把品质管理的方法给他们重新定位,我们这种业务全球做得还不错,去年的增长率超过50%。我希望我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成长。 主持人:在不久前IBM说过在2005年三大战略方向,我记得您和我们同事交流过程中说这是今年大手笔之一,你也讲了要以创新来帮助中国的企业提升竞争力,是什么样的考虑使你树立2005年这三个战略方向? 周伟焜:第一个我们想的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会保持快速的成长,这是IBM公司总部交给我们的任务,当你慢慢跟联想,联想慢慢把PC业务接过去做,IBM做什么事情,我们跟全球一样,做更多附加值的事情,里面包括了我们各种服务,我们在某些领域的解决方案里面也会做的更好,我们可以把客户在基础设施里面可靠性方面来帮助他们提高,这些都是列举说,我们准备迈向更高。所以很多人担心IBMPC这种业务转型,IBM中国影响是不是会很大,我认为是把我们未来的方向规定的更清楚。 ![]() 3月16日下午,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作客新浪总裁在线。图为周伟焜在聊天现场(骆磊/摄) 主持人:我们一直强调这样的主题是IBM全球的努力,还是您个人得? 周伟焜:我们把我们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跟大家来讲,希望透过我们的产品、服务跟我们的人员,真正地进去帮客户来做某种事情,今天可以有800人来这边听,我们就跟800人分享,明天有100人,要IBM进来帮助我,我们也会帮助他,有些人说我希望把我的企业的战略做的更好,有些人希望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像财务管理,用IT做的更好,有的人希望说我希望听听你的怎么样建立高绩效的文化,有些时间我把我们人力资源的人员过去跟我们客户去分享。 主持人:成功的经验分享,失败的经验也要分享,有什么失败的经验可以讲讲? 周伟焜:其实IBM失败的经验很多,比如说我们90年代遇到的问题,战略和执行配合的不好,我们在过去几年里面跟大家分享好多次,每次时间我都跟很多朋友讲,我再不希望做这样的事情,就是要等到减多少员工和资产剥离再转型,我希望客户不需要做这样的事情,可以在成功的时候把需要转变的事情转变。 主持人:IBM的蓝色文化一直被业界称道,您在刚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过,您希望IBM的国际客户跟您讲请两个中国工程师或者是研究人员帮助我解决某些问题。我想问一下,在IBM现在的文化当中,中国的元素占多大比重? 周伟焜:我相信这有可能不是文化的问题,有可能是人的问题,我认为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我们在某些技术,某些领域里面也好,我们自己的本事有多大。第二有一点文化的问题,我们愿意接受别人,愿意去帮别人,绝不是说我们把自己的门关起来。人力问题我认为我们是可以解决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再过几年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中国有一个特别的的地方是量特别大。没有一个地方有超过2亿5千万的移动用户。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员工变成这些领域的专家,他们有机会去欧洲、去美国,跟别人讲我是中国来的专家,我希望他们有一天很骄傲的说我是中国来的这方面的专家。 因为全球都对中国很感兴趣,比如说我们去年的全球的好多会议都是在中国举行,去年4、5月份,他们拍一个短片,全球找了7位我们的高管,我是其中一位,可见对中国的重视。我们现在也做一个全球用的短片给我们新进来的员工来讲述我在IBM公司的一些经验。所以我对总部说,我在中国工作,我是来自中国,我很骄傲。 主持人:我有两个问题联系一起问,你现在对于帮助中国的客户和他们一起分享经验方面做的这些工作和事情还满意吗?第二个问题是您也是一位高管,你不需要为IBM在中国的业绩担心,您对这个业绩满意吗? 周伟焜:两个问题都是不满意。因为我在我的职业生涯里面很少满意过,当我差不多满意的时间就是把我自己本身的目标不断提高让我觉得不满意,来鞭策自己。我认为最近两三年我在分享我具体的经验里面,其中有很多我的客户,我的朋友,也有很多大学的老师、朋友们,他们都希望我多花点时间去跟他们分享我的经验,最好不是站在讲台上讲个30分钟,而是一天来跟他们谈,很可惜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我说我还不满意,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去做点事情。 第二谈到我们的业务发展里面我们满不满意?我的答案是不满意,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市场份额整体来讲还是很少,还是很低,我们一定要追求更多,更重要的我希望追求到的是一个企业无论是经济好,还是经济不好,我们都是可以高成长的,我们还没有做到这样子,我们还是有一点被经济所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是真正做的好的,经济好的时候也是高成长,经济不好的时候也是高成长。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谈一个国际化的问题,目前的趋势像联想和IBM这样的合作是一种;还有一种像华为走出去;还有一个是在当地合资合作,你认为这三个可行吗? 周伟焜:我认为三个都可行,最重要的是一件事情想清楚你要怎么样走,想清楚怎么样走这个战略里面是要跟你自己执行的能力相关,你想明年开始国际化,明年一年里面要在30个国家里面成立我的分公司,你就要很清楚说你要做什么事情,你有没有这样的人才,你有没有办法把30个不同的所谓国家的文化,有没有一个管理体制来管理30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想清楚,想清楚之后,你要把一个合理,但是很有进取心的指标定下来,你在国际化路程里面,你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可以做到的是什么事情。第三得到你的董事会跟你的股东对你这个计划的认同,你可以做到了跟你股东希望做到的是有差距的,当你有差距,你在实施期间将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很多人讲应该是应该按部就班,到一个不是很大的市场里面去攻,大家说他很成功,但是我是想清楚了,不是去美国、欧洲瑞典,他们去什么国家他们定的很清楚。联想认为他国际化的道路要开始,他要做几个事情,他找到战略合作的伙伴,我们也希望做点事情,因此有了合作,但是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找到像IBM这样的伙伴的机遇。所以我认为到最后很抱歉我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是我能够给的我自己的经验最重要先把事情想清楚,从你的能力出发,然后把你的董事会对你的期望考虑清楚,这个考虑不清楚是致命的。 主持人:您能不能介绍一下IBM刚刚进入中国探索时候的那段历史,刚刚开始业务的那段历史? 周伟焜:那时候我还没有来。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也是跟很多跨国企业一样,对中国市场抱着很大的期待,所以我们早期的经验是很可贵的。再一个是我们要不要留在中国,我们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早期的时间,那时候全球的经济也不是很好,大家一起讨论说要不要继续,花这么多经营开支,最后我们认为我们很幸运,决定留下来。那时候是1993年,郭士纳第一次来中国,他看完了我们中国的战略之后,就说也许你们不够进取,在这个未来全球最重要的市场里面,应该更加进取。所以他拟定了我们全球进军中国的一个计划,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主管,都一定要定下一个中国的计划,我们向中国发展。也因为也这个计划,才有机会有这个工作,因此他说我们找周伟昆来,那时候我在澳大利亚,做了三个早期很重要的决定,因此我们才拟定了今天的计划,因为有郭先生,有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和支持,有了坚定的投资力度,因此我们过去十年在中国发展不错。 主持人:时间进行差不多,我们来问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在哪一天您的老伙计,或者是其他的国际化企业,他们在国际化过程中碰到了挫折,你会告诉他们,或者会劝他们什么呢? 周伟焜:我希望他们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但是我肯定遇到这个问题。我认为通常如果遇到这个问题,最后我自己的经验还是会跟他们讨论一下他所碰到的问题是不是人的问题。我们可能要从人的问题来看,去面对这件事情。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 周伟焜:谢谢大家。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