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索尼高层冲击波再起 洋总裁能否解决老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 11:31 中国经营报

  作者:丁飞洋

  “他们早该下台了,索尼不能被已近古稀之年的管理者把持着。”离开索尼的一位前员工直抒胸臆,索尼近些年在市场上的保守做法让昔日的电子巨人步履蹒跚。

  3月7日,索尼突然对外宣布,公司整个高层团队个大换血,现任董事长兼集团CEO出
井伸之和现索尼总裁安藤国威两人将同时在6月22日以后离职,分别出任最高顾问和顾问,二人都没能功成名就地退出索尼历史舞台。不会日文、在索尼工作多年的美国人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担负起索尼全球掌门人的重要角色,首位“洋面孔”领导下的索尼,如何重振索尼雄风成为媒体最为关注的话题。

  业绩不好是CEO不得不告别公司的根本原因,惠普女CEO卡莉如此,全球同样重量级的索尼领军人出井伸之同样面对相同的处境。如今,曾经不可一世的索尼公司在关键性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包括平板电视、DVD播放器、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都落后于对手。今年1月20日,索尼再度让投资者失望,它将2004年度的运营利润预期削减了31%,为10.5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间,索尼的股价已经缩水了70%。

  自从出井先生1995年成为索尼的总裁和首席运营官以来,该公司就仿佛一直无休无止地受到业绩困扰。虽然出井本人再三表示要重建索尼的信誉,但到目前为止,他的说法仍未赢得金融界的信服。

  为促进业绩增长,出井近两年也尝试了很多办法。2004年,他掷金3350亿日元发起的“TR60”(转型60计划),意在三年后,也就是索尼公司满60岁时,利润能如愿地涨到10%。“我对自己将索尼这一跨国企业从模拟时代领入数码时代,进入电子和娱乐的融合时期,并步入宽带网络的这十年感到非常自豪。”出井为此梦想索尼能霸占用户的客厅,用电视取代电脑,成为客厅中进入宽带内容的主要门户,而且通过网络互联,相互交流。在原“TR60”计划中,出井表示将消除索尼计算机娱乐、索尼音乐、索尼电影三大集团的原有界限,整合影视、音乐、游戏、电子及服务各项业务,从而提升整个娱乐业务的价值,索尼的目标就是将其巩固并成为全球媒介及内容供应商的地位。

  “继续培养最强的消费品牌是索尼集团上上下下的决心。我们将绝对提高品牌影响力。”有英国绅士风度、美国商业头脑的新索尼掌门人斯金格日前也表示他会加速索尼的转变,占据索尼整体收入60%的核心消费电子业务需要瘦身,并以更快的速度将时尚的消费电子产品推向市场。他表示,当一个企业达到索尼这个规模时,难免会变得迟钝、保守。

  现年63岁的斯金格出生于英国威尔士,1965年来到美国,在1997年加盟索尼公司之前,他曾经担任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的总裁,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近年来,由斯金格负责的娱乐产业是索尼公司经营活动中少数几个亮点之一。在他的一手策划下,索尼收购了好莱坞著名的米高梅制片公司,为索尼的音乐和电影业务立下汗马功劳。最新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也证实,由于电影《蜘蛛人2》大获成功,索尼电影娱乐部门的销售额由去年同期的56亿日元增至186亿日元。此外,索尼金融服务部门的营收也由去年同期的127亿日元增至139亿日元,与此相比,其他主要业务如家电、数码、视频游戏等业务仍呈下滑之势。

  日前,同样不再年轻的斯金格瞬间成为打破日系企业管理传统的代言人,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但对于索尼和索尼股票的持有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斯金格如何拯救索尼?毕竟应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与价格急剧下跌带来的挑战,他和他领导的新团队将面对和前任管理者相同的困难。

  为此,斯金格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通过渠道使索尼音乐和MP3播放器相互融合、索尼电影和DVD播放机更好融合,从而全方位打造索尼品牌,这一策略已经在美国奏效,并可以应用到其他地区如欧洲。斯金格并不认为索尼真正陷入了危机,只不过需要更加专注。但是问题在于日本公司在市场上过于保守,因此他的首要任务是把危机和紧迫意识注入到索尼公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