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低价笔记本之战专题 > 正文

侯晓轩:笔记本电脑市场急需拨乱反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0:51 计世网

  侯晓轩

  瞧瞧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首先是价格混乱,7999、6999、5999,直到现在的3999,一段时间里,笔记本电脑价格屡创新低,严重打击了从业者的自信。继价格杀手神舟之后, 初生牛犊新蓝更以勇者姿态出现,祭出了血淋淋的3999元,一时间,市场仿佛都在围绕价格打转。其次是品牌混乱,美国品牌、日系品牌、韩系品牌、国内
一线品牌、国内二线品牌,甚至还有国内三线品牌。都在大声叫卖,吵得人头疼。

  不过,不用着急,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很久了,原因很简单,情况明摆在那里:一方面,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规则已然十分清晰,品牌厂商除了通过规模降低成本外别无他途;另一方面,短期内市场难以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市场将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笔记本电脑市场其实还是一个规则十分清晰的市场:上游供应商群体已经走向寡头化,制造环节已经走向寡头化,笔记本电脑市场也终将走向寡头化,品牌的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小品牌混杂的情况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超低价格出售产品的行为要么是宣传的噱头——见价不见货,要么真的就是高进低出,为了抢占市场,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实属自掘坟墓。笔记本电脑市场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规模超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低成本,这也是联想为何要收购IBM PCD的重要原因之一。熟悉笔记本电脑市场规则的人都知道,笔记本电脑产品有一个硬成本,即便以牺牲性能为代价,所能降低的幅度也十分有限。

  笔记本电脑的制造环节已经高度集中,全球的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是在台湾生产的。有统计数据表明,全球7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产自台湾,仅从广达、仁宝两大笔记本电脑工厂的全球占有率就达到了42%,而外界传闻鸿海也将加入笔记本电脑的代工行列。品牌厂商要货量越大,才能从代工厂商那里谈到一个低价格。组成笔记本电脑的几大元素:芯片、主板、硬盘、外壳和屏幕,这些元器件的市场基本都已经达到寡头化,各家厂商能够拿到的价格变化完全依赖于要货量。前三项自不必说,外壳和屏占成本的一大块。外壳99%以上来自台湾,如果一个笔记本电脑厂商想要指定一款自家独用的外壳,需要支付不菲的开模费,产量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摊薄成本。屏是一个可以做文章的部分,但是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品牌众多的原因源于英特尔2003年推出的一个BTO计划。BTO是英文“Build To Order”的缩写,其中文含意是“按单定制”,起源于英特尔公司在发起的一个“BTO按单订制笔记本电脑倡仪”的计划所开始的,参与者在其产品中采用英特尔所提供的核心技术(处理器、芯片组以及整体架构),并且按照英特尔所规定的设计体系来设计生产,英特尔经过相关审核,认为产品符合英特尔公司的BTO概念标准,并且通过其质量要求,就会发放“BTO证书”,然后再扶植这些商家推出自己的品牌,除了处理器、芯片组,整个机器平台都由生产者自行提供,售后服务及价格英特尔都不会参与。英特尔推出该计划的目的旨在扶持中小品牌厂商生产笔记本电脑,2003年也确实吸引了相当一批中小品牌加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角逐中。这些加入者多数是看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高增长,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在2003年年初,对于笔记本电脑市场将进入“雪崩增长时代”的说法被广为传颂。但是,2003年没有等到这个雪崩期,2004年也没有等到。2004年下半年,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台湾代工厂商出货成本增加,另外,经济学家对于2005年经济成长预期趋于保守,使得市场中的消费信心大受影响,因此2004年下半年市场基本处于消化库存阶段,笔记本电脑市场并没有出现厂商所预期的“雪崩式增长”。一些国际大厂商为了保有市场份额,率先降价,向下挤压市场份额,此举产生了连锁效应,市场有若多米诺骨牌,压力逐步向下传导,一些中小品牌不堪成本压力的重负,终于没有能够看到2005年的太阳,将名字永远留在了2004年。

  在2004年消失掉的品牌中,大亚东海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用价格利器自戗的例子。在市场主流产品价格都很高的情况下,大亚东海最先推出了价位在6999元的笔记本电脑,有知情人士透露,大亚东海的代工厂商联宝给这款机器的供货价是8000元,也就是说,每卖一台,大亚东海就净赔1000元!外界人士分析,这实际上这是大亚东海为了抢占市场而采取的极端行为,大亚东海希望用这种方式迅速地抢市场份额,然后再推出其他产品线来补上前面的“坑”。而大亚东海最后的结局已经广为人知了。

  即便能够侥幸把坑填上,随后的服务还是一道槛。以超低价格出货,定价中显然不可能包含服务成本,事实上,服务做不好,同样可以拖死一个笔记本电脑厂商。几年前,一家国内著名的家电厂商推出了笔记本电脑产品,因为产量达不到一定规模,只好购买代工厂为其他品牌代工的尾货贴牌,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随后而来的服务令其不堪重负,因为是随手抓来的尾货,零组件的库存很少,维修成了很大的问题,品牌美誉度严重受损。最后,这家家电厂商断然退出了笔记本电脑市场,至今提起那段经历来仍心有余悸。有这样的一个统计数据,台湾一线代工厂商例如广达、仁宝、纬创等能够将次品率控制在3%以内,二线代工厂商的次品率在6%左右,而三线代工厂商的次品率在10%左右,如果原材料的品质上打些折扣,业内人士估计次品率将高达30%。如此之高的次品率,服务如何应付?

  生意还是得规规矩矩地做,出奇制胜不是不可以,只是别走火入魔才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