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掌上电脑好日子是否到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5:29 ChinaByte

  文/阿祥

  据天极网最新消息,IDC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掌上电脑出货量为920万台,比2003年减少了13%,连续三年下降,也是五年第一次下降到了1000万台以下。

  掌上电脑的销量持续下跌,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的热销。

  智能手机是移动通信终端与PC融合的产物,除了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还整合了高像素数码摄录、MP3播放、视频观赏、PIM、双模、3D游戏、增值服务等各种功能和应用。所以,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能通话,能上网,还能把掌上电脑的功能全部搞定。

  从去年开始,高端智能手机开始升温,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总共销售手机6000万台左右,其中智能手机达到128.9万部,2004年智能手机销量突破380万台,到2006年总销量将突破1000万台,超过2004年全球掌上电脑的总销量。

  自1992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台PDA——牛顿(Newton)以来,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和白领身份的标志,PDA在全球IT业独领风骚,10年来一路飙升,引得无数商家竞折腰。掌上电脑流行了近十年,随着智能手机的走俏,掌上电脑的好日子难道真的要到头了吗?

  在掌上电脑的竞争者当中,惠普、戴尔、Medion等厂商的出货量略有增长,索尼的销量从2003年的140万台锐减到了41.9万台。最惨的是PalmOne,销量下降9%,从2003年的400万台下降到了370万台。

  Palm的日子很不好过,一方面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从2002年开始跌入亏损的泥潭;另一方面以微软为首的PPC阵营攻势凌厉,在北京正式发布Pocket PC 2002简体中文版,联想、惠普、宏基等著名厂商纷纷宣布加入微软阵营。

  对于Palm来说,最大的遗憾也许是进入中国的时间晚了。为了扭转颓势,Palm在它认为最合适的时机杀入中国市场,并希望在2004年至少拥有中国市场20%的份额。但是,由于Palm掌上电脑不够“汉化”,而PPC的汉化工作做得比Palm要早得多,微软在中国PDA市场上推广有力,PPC就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宜,再加上Palm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普通用户对于PPC的接受度更高一些,Palm两年来的市场推广的进展速度相当缓慢。

  在中国市场上,不仅PPC给Palm带来了足够的麻烦,而且国产PDA也是Palm的巨大障碍。一直以来,高端Palm、PPC产品在市场销量不大,整个市场被中低端的“文曲星”、“商务通”控制着,“文曲星”曾夺得90%以上的份额。这种现象是由国情决定的,因为低端PDA市场基本上是由个人消费维持,其中主要是大中专学生,这些人没有固定收入,“文曲星”等价廉物美的低端产品就成了最理想的首选。国内PDA市场的主要份额为商务通、名人、文曲星等产品所瓜分,严格地说,这些产品只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还不能称为掌上电脑。

  PDA的技术创新主要呈现两个趋势:

  一是无线功能的增强。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以硬件设备为核心,还是以软件应用为核心,远离网络的PDA只能是数字孤岛,毫无生气和活力。从这个角度看,PDA增强无线互联功能已是大势所趋。Palm推出第二代无线PDA,能通过Palm.net服务随时无线连接上网,并能收发E-mail。PPC寸土必争,iPAQ中文掌上电脑可以实现无线接入,并能轻松连接GSM、GPRS、CDMA、CDPD等各种主流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和3G网络。

  二是与手机的融合。PDA与手机的融合是最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发展方向。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各大电信公司纷纷亮出自己的新产品,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的移动数字终端,各种功能强大、配置彩色显示屏和音响输出设备的掌上电脑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新产品所代表的技术和时尚理念让消费者心动不已,最引人注目的共性是,手机与掌上电脑合二为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微软联合Audiovox Communications、Verizon Wireless、Sierra Wireless三家公司推出基于Pocket PC 2002的智能手机产品Thera。针对微软的智能手机,Palm明确表示未来将积极拓展智能手机业务。

  手机制造巨头诺基亚对掌上电脑与手机的融合即持怀疑态度,认为手机本身的存储器小,屏幕也小,输入方式不方便,要在手机上实现掌上电脑的基本功能,存在很大困难。反过来,诺基亚却奋力抢夺掌上电脑的份额,推出一系列集成手机和掌上电脑各种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品,风头甚至盖过Palm,成为手机家族的翘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PDA的最大压力来自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的许多功能已经可以取代PDA,而PDA向手机靠拢,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浪费,这很有可能将把PDA制造商逼入进退维谷的死胡同。

  PDA进退维谷是实,会不会被逼进死胡同,尚不能妄下结论。

  在Deloitte咨询分析师Paul Lee看来:“PDA制造商的销售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但问题是,至少到目前为止,PDA仍未成为数码世界的主流产品。这个市值为5亿美元的便携式日常用品市场相当有限,的确有许多执行官和专业人士使用PDA,但是普通人仍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进入这一市场。”

  PDA增长速度放缓,迫使众多厂商寻求新的出路,对于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是好事。Aberdeen分析师Isaac Ro更是明确指出,推动PDA复苏的任何策略,都必须以商业用户为目标。也就是说,开发商必须展示其商业应用的明确功能,否则,分辩率更高、彩色显示屏更靓、内存更大等等“诱惑”,只能喧宾夺主。

  当今世界,高新数字产品层出不穷,用户对PDA的需求逐渐趋向于个性化、娱乐化和专业化,谁能有效地刺激用户的兴奋点,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心理,谁就能占领PDA市场的制高点。

  从特定角度看,PDA的萎缩标志着市场的成熟,既是从低端市场向高中端市场过渡的必然,也是从国内市场迈向国市场的趋势。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随着国际厂商逐渐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国内PDA市场不会再是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世外桃园”,国内PDA厂商只有追踪业界的最新潮流,尽快跻身于中、高端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未来市场抢得一席立足之地,当务之急是转变思路,以变应变,重新定位,抢占潜力巨大的无线应用及行业应用市场,才是正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