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中国DVD专利之惑专题 > 正文

美DTS涉嫌在华违法经营 中国DVD绝地反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07:10 每日经济新闻

  李琳 NBD上海报道

  中国DVD行业正在上演一场专利的绝地反击战。

  记者昨日获悉,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已经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就DVD专利收费大户DTS(数字影像系统有限公司)涉嫌违法经营展开调查。此前,两家港资企业一纸诉状首次将
利浦
等4C专利联盟告上法庭,中国DVD行业对与4C、6C、DTS等DVD专利联盟的谈判风向标正在改变。

  DVD行业的没落

  两年来,中国的DVD行业发生了根本变化。

  “糊里糊涂地使用专利,又糊里糊涂签了专利缴费合同,现在整个行业几乎崩溃,该清醒了。”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一位知识产权律师这样形容中国DVD企业专利费的遭遇。

  事实上,这次起诉的很多立场,在2002年谈判时就已经提到过。曾参与当年专利谈判的一业内人士表示,当时一方面有突发事件,中国出口的DVD被欧洲海关扣押,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谈判必须在某个节点结束。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DVD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占领国际市场是主要考虑。而且当时的价格和利润还比较高。最关键的还是当时中国的企业已经不知所错。

  据了解,从2002年4月至今,中国DVD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向6C联盟(由日立、松下、东芝、JVC、三菱电机、时代华纳等六大技术开发商组成)缴纳13.8美元,向4C联盟(由索尼、先锋、飞利浦和LG等组成)缴纳5美元,向汤姆逊缴纳1至1.5美元的专利费。

  两年后的今天,中国DVD行业已发生根本变化。知名咨询机构iSuppli Corporation中国区首席代表吴同伟表示,目前全球80%左右的DVD市场份额来自于中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出口DVD的平均价格却在直线下降,目前一般也就在32美元左右,国内市场价格则更低,有些甚至成为促进其他产品销售的赠品。这样,专利费其实就已经占到中国DVD企业成本的15%以上。

  而按照4C承诺,专利联合许可价格要在产品生产成本中占较小的比例,通常为3%至5%。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碟机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缴纳15美元左右。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主任陆刃波看来,在中国,DVD技术遭到EVD、HVD等围追堵截,产品面临淘汰,DVD产业没落已成定局。

  “专利是最脆弱的”

  在国内DVD企业纷纷转产,但又不能放弃全球市场的时候,宣告其专利无效是目前国内DVD企业应该动用的最有效的武器。

  据一直关注DVD事件的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表示,国内不少企业都有一个错误的意识,认为专利就一定有效。但实际上,“专利是最脆弱的,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李明德说,专利授权只能是推定有效。有一个数据是,在美国法院的专利诉讼中,最终有40%的专利被法院判定无效。尽管欧洲专利授权水平在全球较高,但在德国专利局认定的专利中,仍有1/3被最终被宣告无效,1/3被修改。

  而现在,4C联盟对中国企业征收的是捆绑型专利费,即一些不需要的专利也必须一同交费。而根据有关原则只能对必要的专利进行收费。据统计,4C联盟在中国DVD企业收费清单上列出了1000多项专利,而他们在中国申请下来的只有6项。

  也就是说,中国企业一直在为使用的6项专利付1000多项的费用,而事实上完全可以请求专利无效的宣告式判决。尽管这一难度可能比较大,但至少增加了专利拥有方的成本和风险。同时,随着技术更新,专利被宣告无效的风险也大大增强。

  “这将使已经濒临转型边缘的DVD企业获得进一步谈判,进而修改专利费用的筹码。”李明德说。

  李明德表示,飞利浦等其实希望中国企业继续存在。首先,短期内不会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有这样的规模制造能力;其次,只有中国企业继续生存,飞利浦等才可以继续收费。

  他的结论是,以法律起诉作为谈判筹码,中国企业有可能降低专利费的数额。

  但可惜的是,这一诉讼还没有国内其他DVD厂商参与。一位不愿具名的DVD厂商老板表示,他们非常关注对这个诉讼,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参与诉讼。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企业老板心理矛盾,既不堪专利重负,又需要与专利联盟保持良好关系。更何况,即便这起诉讼能够胜诉,也只适用于美国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起官司最终胜诉与否,必将对国内厂商下一步的态度产生关键影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DVD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