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英特尔重组专题 > 正文

英特尔战略转型亚太是重点 AMD威盛静观其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所有主要产品事业部重整为3个部门,新设2个部门负责数字医疗及全球渠道分销业务

  李冰心 占超 上海报道

  移动事业部(Mobility Group):由现年48岁的马宏升(Sean Maloney)和51岁的DadiPerl-mutter领导,将开发面向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计算与通信设备的平台,旨在使数量日益增加
的不同移动设备实现更出色的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数字企业事业部(Digital EnterpriseGroup):由现年43岁的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和40岁的Abhi Talwalker领导,将开发面向企业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计算与通信基础设施。

  数字家庭事业部(Digital Home Group):由现年42岁的DonMac Donald领导,将开发面向新兴数字家庭消费者的计算与通信平台,侧重于起居室娱乐应用和家电设备。

  数字医疗保健事业部(Digital Health Group):由现年47岁的LouisBurns领导,将开发英特尔架构产品,并探索相关产品在医疗保健研究、诊断和生产力、以及个人医疗保健领域的商机。

  渠道产品事业部(Channel Products Group):由现年53岁的萧慕廉(Bill Siu)领导,将致力于扩展英特尔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它将现有的主要开发和销售英特尔产品的部门整合为一个部门,以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

  昨天本报刊登了《英特尔亚太区大调整?》一文,率先报道了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陈俊圣离职的消息,并预测他的离职可能是英特尔要对亚太区进行调整的先兆。

  记者的预测迅速得到了验证。更令人吃惊的是,英特尔的调整范围大大超出亚太区而覆盖到其整个全球架构。

  昨天上午,英特尔针对这篇报道向记者发来声明称,英特尔正在进行全球性重组,将所有主要产品事业部重新整合,成立3个部门来领导公司在移动计算、数字企业和数字家庭领域的平台发展工作。同时,公司创建了两个新部门,分别负责数字医疗业务以及全球渠道分销业务。

  据悉,2004年英特尔通信部门运营亏损达7.91亿美元,为此在此次公司重组中英特尔撤消了这一部门,该部门原有的产品线,主要是手机和网络设备,将通过其他5个新成立的部门分销。

  此前,1月14日,记者收到关于英特尔2005年发展计划的一份文件显示,英特尔2005年的企业架构还是英特尔架构业务事业部、英特尔通信事业部、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其业务重点依然是芯片、移动计算和数字家庭。

  时隔不到一周,英特尔决策竟发生如此重大而微妙的变化。

  声明显示,英特尔副总裁兼销售与市场推广事业部总监陈俊圣,因家庭健康原因,计划于1月底离开英特尔。现年41岁的Anand Chandrasekher将接替陈俊圣,担任销售与市场推广事业部总监,他将与英特尔副总裁兼销售与市场推广事业部总监,现年50岁的EricKim联合管理销售与市场推广事业部。现年56岁的JustinRattner将代管英特尔的企业技术事业部。英特尔其他部门的汇报结构和任命,包括公司的技术与制造事业部,仍保持不变。这些新业务部门将向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保罗-欧德宁和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报告。

  中国区总经理:亚太是重点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形容重组后新策略是,计算里面有通信,通信里面有计算。

  杨旭向记者透露,此次战略重组,最主要的目的是将计算平台和手持通信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以进一步推行“计算与通信融合”战略,大力挺进通信领域。

  “有些媒体的猜测不负责任,重组并不是想弱化通信平台。恰恰相反,是为了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整个通信平台。”杨旭加重语气说。

  在此次调整中,英特尔将原有的移动事业部和手持通信事业部整合,成立移动计算事业部、数字企业事业部和数字家庭事业部。而事实上,就是将原有的笔记本业务和通信业务进一步结合在一起。“开发的是面向笔记本电脑和手持计算与通信设备的平台,旨在使数量日益增加的不同移动设备实现更出色的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事实上,高速增长的通信领域一直是英特尔谋求进入的增量市场。提出“计算与通信融合”理念几年之后,英特尔承认通信市场绝对是最具挑战性的新市场。

  2003年12月,英特尔将无线通信事业部整合至马宏生领导的通信事业部,直接加强对通信技术的攻略。但是,大力投资于Wi-Fi、Wimax等计算和通信融合的新兴技术,导致的巨大投入也是英特尔不断遭受投资者质疑的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重组英特尔将组织结构完全与该策略协调一致,进一步加大通信领域的拓展力度。

  随着亚太区总裁陈俊圣的离职,人们对英特尔亚太区销售业绩提出了质疑。对此杨旭向记者表示,陈俊圣的离职“纯粹是私人原因”,但他也表示今后英特尔也将加大亚太区的渠道拓展,“今后亚太区肯定是工作重点”。

  杨旭告诉记者,2005年,英特尔将走向前台携手中国OEM厂商,“在通信领域有一系列大动作”。

  竞争对手静观其变

  英特尔宣布重大重组后,其竞争对手又有何反应呢?

  AMD中国区公共关系部总监陈劲松对记者表示,在目前的形式下,“AMD方面不方便评价竞争对手的内部问题,但是对竞争对手这么重大的变化,AMD会静观其变”。

  一位AMD高层向记者分析说,不管是在北美还是在亚太,2004年AMD都对英特尔打了精彩的一仗。据IDC的数据,北美市场从2004年9月份开始,AMD的CPU占有率已经超过了50%,相对于去年年初上升了30%。

  事实上,在过去的33年,与英特尔竞争的AMD一直没有翻过身来。一次次奋力举起手中的武器,一次次折戟沉沙。在历史上,每一次当AMD倾其全力扩张市场份额的时候,总会遇到英特尔大幅降价和技术升级的强大阻击,AMD也总是铩羽而归。

  这位AMD高层说,自英特尔新总裁上任后,CPU生产和销售不如人意,还常常发生延期出货现象,现在市场份额已跌到50%以内,比年初的情况下跌了30%以上,英特尔丧失大片山河给了AMD。

  在亚太区特别是在中国,从品牌机到DIY到网吧,AMD攻势一直绵延不断,而英特尔则疲于应付。“陈俊圣刚过不惑之年,正是发挥能力的大好时机,此时离开英特尔肯定有问题。”这位高层表示。

  英特尔的另一个竞争对手、威盛电子亚太区行销总监郑永键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英特尔的所有行为都健康而且积极的。”

  郑永键认为,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如此大的板块变动,说明公司找到了今后发展的新方向,并且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前进了。

  “首先是将计算与通信整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未来3C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其次是数字医疗保健,说白了就是英特尔在电子政务和教育之后又在行业应用领域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再有就是渠道产品事业部,英特尔要靠这个部门去开拓市场,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而德州仪器亚洲区电子行销与企业传播总监黄志光表示对竞争对手内部重组不便发表言论。此番变局,“恰恰说明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他强调,今后的消费电子产品是IC巨头必争之地。

  “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努力了十多个年头。”黄志光表示,德州仪器不惧英特尔加入战团带来的市场竞争。对于英特尔力推的Wimax标准,黄志光认为所有的技术都可以设想美好前景,但最终还是要看客户以及终端消费者的选择,标准之争有待市场观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英特尔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