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回顾与展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 14:23 新浪科技 | ||||||||
赛迪顾问: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文/赛迪顾问计算机与软件咨询事业部 回顾2004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真可以用一个“变”来形容,今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有太多的变化,太多的意外。价格下降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令人咋舌,渠道变化之频繁更令
2004年笔记本电脑市场五大特点 规模:市场快速增长但未达预期 2003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高速发展使业内人士对2004年的市场充满了期待,但从已经过去的10个月来看,笔记电脑市场虽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状态,但增长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50%以上。据赛迪顾问统计,2004年前三个季度笔记本市场销售总量将达到148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39%。虽然厂商对第四季度的销量寄予了厚望,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第四季度的总体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笔记本厂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行业及企业需求增速减缓 针对前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投资增速过快,规模过大的矛盾和问题,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从金融和投资两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某些领域的盲目投资和投资过热的情况。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使行业及企业IT采购更为谨慎,增长速度减慢,对以行业及企业采购为主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影响较大。 2、笔记本电脑并未如预期取代部分台式机市场 今年小型电脑主机和娱乐电脑的需求有明显增长,瓜分掉笔记本欲取代部分台式机的目标市场。另外联想、长城推出2999元台式电脑,再次拉开了台式机与笔记本的价格差距,使笔记本替代台式机的浪潮并不强烈。 3、大量新品牌的加入造成过度竞争 由于2003年笔记本整体市场出现了比较高的增长态势,导致大量的供应商和产品在2004年进入笔记本市场。供应商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得市场出现相对饱和的状态,因此导致了大量供应商的业绩没有达到市场的整体预期。 产品:移动性、娱乐性、安全性成为设计重点 从英特尔2003年推出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开始,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就不再盲目的追求高性能,而是把移动性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把性能、便携性、电池寿命、无线连接能力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增强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2004年英特尔推出的Dothan核心的处理器使笔记本电脑向着这一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而笔记本电脑厂商也在不断的努力使笔记本更加轻薄。一直致力于轻薄设计的三星推出了代号为Sense Q3的笔记本电脑,配备12.1英寸液晶显示器,净重仅为1.08千克。华硕今年的产品战略就是“轻薄之道”,推出了八款轻薄型笔记本产品,其中S5NE最轻薄处只有17毫米,重量仅1.28kg。作为笔记本老大的IBM也把今年笔记本前期推广重点放在了轻薄产品方面,推出了自身有史以来最轻薄的产品ThinkPad X40,它的起始重量仅为1.23kg。 笔记本电脑已经不再仅仅是工作用具,人们在生活中对笔记本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从能看电视到不开机看DVD,再到配备高性能独立显卡,使笔记本成为移动的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的各种娱乐功能逐渐增强。凭借VAIO开创了娱乐笔记本电脑先河的SONY今年又发布了VAIO系列的全线新品,开始了VAIO第二乐章,再次让人们领略了VAIO所倡导的“创所未想”理念。而HP Compaq Presario B3000、东芝的Qosmio系列走的也都是高端娱乐化的路线。另外,今年开始流行的宽屏笔记本电脑也是为了增强多媒体影音娱乐功能而设计。随着笔记本个人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笔记本的娱乐功能将会越来越强。 在商用笔记本市场,安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指纹识别技术开始在笔记本电脑上应用。IBM今年把自动硬盘保护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并在11月份推出了带有指纹识别技术的ThinkPad T42,把计算机安全和数据保护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富士通今年也非常重视安全性设计,先是推出采用非接触式IC卡验证的FMV-830系列笔记本电脑,后又于10月份推出了采用指纹识别功能的FMV-STYLISTIC系列平板电脑。 价格:厂商为争地盘竞相降价 Intel在10月份宣布下调奔腾M、赛扬M移动以及迅驰处理器的售价,最大降幅达三分之一。Intel的这次秋季大降价引发了笔记本电脑的降价风暴。联想集团宣布将旗下旭日150笔记本价格直接从8499元降到6999元,力争7000以下低端市场。一时间,笔记本市场尘嚣俱上。首先反击的是清华紫光。依靠上游芯片制造巨头AMD的支持,10月20日,清华紫光将旗下的AMD笔记本A610C从6999元猛跌到5999元,V640R和V520D分别从9999和8999降到7999,最高降幅达2000元。不仅仅是国内品牌,HP、东芝等海外品牌也下调了价格。厂商的争相降价说明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厂商不惜牺牲利润以扩大市场份额也实属无奈之举。 渠道:区域代理成香饽饽 由于一、二级城市的笔记本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三、四级城市成为笔记本厂商下一步开拓的目标市场,区域代理凭借在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厂商希望直接管理区域代理,以加强对区域市场的控制能力。IBM今年启动了“蓝翼”计划,将渠道工作的主体将从IBM自身转移到在区域和地方具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把更多的低级城市拓展工作交给地方代理,并把部分产品拿出来直接给区域代理供货。三星由原有的总代理制改为区域代理制,在全国建立了10家区域代理。宏基今年的渠道变化更为频繁,先是由总代理制改为由18个分公司管理经销商,改革后效果不佳,又改为区域代理制。采用区域代理制对厂商的渠道管理水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管理不利,反而会增加成本,影响销售业绩。有些厂商在改革后出现了渠道混乱的状况,对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细分市场:个人消费市场、教育和政府采购增长最快 2004年个人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行业市场,前三个季度笔记本在个人消费市场增长了89.2%,而在行业及商用市场仅增长了36%。教育和政府成为增长最快的笔记本行业市场。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04年前三季度政府以及教育行业笔记本销量增长分别达到44.3% 和69.4 %(见图1)。教育行业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项目、“校校通”工程的展开,政府方面的增长则来源于政府上网、十二金工程的不断上马。 ![]() 图1 2004年前三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垂直市场销量状况 2005年笔记本电脑市场三大趋势 市场竞争将演变为产业链的竞争 中国目前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笔记本产业链,国内厂商大多采用贴牌的产品模式。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贴牌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现在的消费者需要的是个性化的、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产品,国际品牌都有清晰的产品定位,以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而国产品牌OEM出来的产品不仅缺乏特点,而且容易受制造厂商的牵制。2004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残酷竞争更使国内厂商感觉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前不久联想花巨资收购IBM的PC业务,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IBM 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火车头“日本大和实验室”(Yamato)的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电脑相关研发团队纳入囊中。未来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将是对产业链的把握和控制能力的较量。 个人消费市场仍将高速增长 2005年个人消费市场仍将是拉动笔记本市场的重要动力,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人们在生活中的IT应用日益增多,笔记本的便携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4年笔记本价格的普遍下降增加了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可能性,唤起了普通消费者对笔记本的关注和渴望,明年个人购买笔记本的用户数将有明显的增长。 三、四线品牌将会被迫退出市场 2005年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将体现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CPU市场,Intel、AMD的对抗将更加激烈。其他零配件,如硬盘、内存、液晶面板等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升级,同时产能的扩大将降低制造成本。所有这些因素都将给笔记本市场带来进一步降价的空间。一线及二线厂商为争夺笔记本市场份额大幅度降低价格,挤占了小品牌的生存空间。2005年笔记本市场将会面临洗牌,三、四线品牌将会被迫退出市场,笔记本市场的品牌集中度也会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