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联想拟购IBM部分PC业务专题 > 正文

联想IBM牵手各得其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9日 07:23 京华时报

  本报记者 张京科

  联想IBM牵手各得其所

联想IBM握手力求达到双赢。图为柳传志(左)和IBM全球高级副总裁。本报记者 李贵明 摄

  12.5亿美元的现金、股票加上5亿美元的负债,年销售额30亿美元的联想集团,吞下了年收入为891.3亿美元的蓝色巨人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低成本制造的联想和高技术的IBM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对此消息,一些专业人士和机构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分析机构谨慎

  全球权威市场机构Gartner中国个人电脑分析师叶磊认为,IBM把个人电脑卖给联想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IBM在个人电脑赢利一直存在压力,而IBM长期战略也倾向于软件以及服务等利润丰厚的方向。而联想则希望专注于PC业务以及手机业务,所以二者的结合顺理成章,对于双方来说各取所需。

  不过叶磊认为,从长远来看,还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发展趋势。首先公司的文化和管理上存在差异,不知能否顺利融合。当年惠普和康柏的并购即因此而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其次,经过与IBM的过渡期后,联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续维护IBM的高端形象,并维持原有客户以及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的忠诚度。维持原有员工的稳定同样重要。

  叶磊表示,IBM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公司,而联想的销售市场工作非常出色。但联想在国际化的路上经验还远远不够,如何管理好国际业务值得关注。

  同时,叶磊还认为双方能否成功,关键看执行能力,有了好的执行能力,好的合作才能够产生好的结果。

  IBM个人电脑部门在过去几个季度都是盈利的,但是2003年的业务亏损了1.18亿美元。此前,Gartner发表评论称,IBM可能在2007年前退出PC市场,原因依据是IBM的PC业务占其全部利润不到1%,而赢利以及增长不及戴尔。

  合作双方鼓劲

  联想集团新任CEO史蒂芬·沃德表示,IBM希望能够把笔记本电脑Thinkpad和软件技术结合在一起。而联想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技术在小企业的市场和消费者的市场上去应用。二者的融合,在今天非常重要。我们相信IBM在产品、在服务、在为客户的解决方案上,与联想结合在一起将创造极大的创新能力和力量。

  联想现任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认为双方的业务互补性让双方走到了一起。柳传志表示国际化的联想是联想的远景目标,“作为公司的创办人,我非常兴奋地看到,联想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突破性的一步。从2003年联想更换标识,2004年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到今天与IBM形成战略联盟,我高兴地看到了联想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顶级企业的行列”。

  各界褒贬不一

  路透社认为,收购意味着曾经在1981年生产全球第一台PC的IBM,最终退出了PC市场。交易完成后,联想将承担IBM的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收购IBM的PC部门后,联想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同时该公司也将成为国际PC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以及IBM的合作伙伴。而对于IBM而言,出售PC和笔记本电脑业务意味着该公司可以集中全力发展利润率更高的业务,例如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器与存储以及计算机芯片等等。

  华尔街日报引用分析人士观点认为,IBM原来的企业客户可能会在联想接手后转投其他品牌,因为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有限。

  PC业界领头羊戴尔公司的主席迈克尔·戴尔表示,中国的联想收购IBM公司PC部门的交易将与业界的其他合并交易相似———也就是说不会太好。

  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二,在甲骨文公司的“OpenWorld大会”上戴尔回答听众的提问时说,联想和IBM之间的交易可能逃不出业界其他许多合并案的命运:两家不同的公司整合失败。戴尔说,我们不十分赞成收购其他厂商并进行整合,你最后看到计算机产业界成功的收购和合并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很长很长时间没有成功的收购或合并案了。

  当被问到这一交易对戴尔公司的影响时,戴尔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但表示,这一交易是IBM公司放弃硬件业务的长期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制造是戴尔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他说,在过去的数年中,IBM公司的PC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在公司内部越来越不受到重视,有许多产品都被放弃了,对于IBM公司而言,PC显然不是它的战略重点。对于我们则不同,上周,我们还公布了在北美新建一座PC制造厂的计划。

  全球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东芝总裁兼CEOTadashiOkamura日前在东京的该公司年末一个聚会上对媒体说:“除非收购像IBM这样的一个公司能够明显地降低我们的部件成本,比如说降低的幅度能够达到20%-30%,否则我们收购这样的企业没有好处。”

  而八亿时空董事长赵雷则表示,由于联想收购后成本压力很大,所以很难继续执行低端战略。所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良性事件。

  而分析人士认为,联想和IBM个人电脑部门合并后,由于业务量大增,将形成巨大的采购优势。同时联想与英特尔和AMD的关系将进一步改善。

  -链接

  联想的大补丸还是IBM的瘦身药

  1981年,是IBM率先开创了PC市场,并创建了整个的行业标准。在1994年之前,IBM一直是该领域的领头羊。但从那以后IBM的PC销售额却不断下滑,亏损也逐步加大,1998年其PC业务的亏损已经达到了9.92亿美元。后来,IBM决定不再通过零售方式销售PC,并采取各种措施削减成本包括将部分制造业务外包。

  几年以来,IBM不断与多个买家洽谈转手PC业务事宜。有市场人士认为,不管是戴尔还是惠普都肯定愿意出高价得到IBM的PC业务,从而结束争夺全球PC销售市场榜首的竞争,并就此得到原来IBM的很多客户。不过,对IBM来说,它并不愿意把这部分业务出售给在服务器等盈利领域与自己展开激烈竞争的对手。

  上月联想集团公布三季度业绩时,公司主席柳传志曾说,全球化一直是联想集团的长期发展目标之一,但收购后也暗藏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花旗美邦在研究报告中称,多元化战略的失败让联想别无选择,只有将目光转向国外以寻求增长。如果联想不走出中国,就将失去90%的PC市场。但是,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收购,联想也有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尽管公司规模大大增长,但能否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冲击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联想在控制成本等方面比主要对手如戴尔公司等要逊色很多。

  联想集团的领导层欠缺国际经验也是令人担心的问题。联想集团只有大约3%的收入来自于国外,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在收购了IBM的PC业务后,将可能在留住IBM原有客户方面遇到麻烦。惠普公司PC子公司执行副总裁季特纳评论说,联想会发现很难整合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作为一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土生土长中国企业。如果突然面向全球市场制造产品,将会有许多新的物流和供应链问题需要解决。

  近年来,美国PC制造企业“更换门庭”之风日盛,但亚洲PC企业在收购美国同类企业的过程中曾数次“铩羽而归”。韩国三星电子收购美国AST公司、日本电气公司收购美国PackardBell公司最终都因“水土不服”半途而废。这些教训均表明,海外市场并不是可以轻松进驻的乐土。对于图谋“走向世界”的联想来说,一口吃下IBM的PC业务后,能否顺利消化并转化为新的动能,实在并非易事。

  新华社记者 陈晓刚

  -大事记

  联想集团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出资,11位研究员组成了联想母公司

  ·1988年:正式成立·1990年:推出首款联想牌PC·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999年:联想集团成为亚太区(除日本外)首要PC厂商

  ·2003年:联想集团推出的“深腾6800”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名列第14位

  ·2004年:联想集团将其英文名称修改为LenovoGroupLimited,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IBM

  ·1981:推出首款个人电脑·1986:推出首款笔记本电脑·1992:推出ThinkPad,ThinkPad是市场首款拥有10.4英寸彩色屏的笔记本产品

  ·2000: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

  ·2001:推出市场首款拥有安全芯片的笔记本电脑。

  ·2003: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2,000万台

  ·2004:PC出货量达到1亿台(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