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第80期IT沙龙: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7日 13:37 新浪科技

  第80期IT沙龙将于11月21日(周日)14:00—16:00在翠宫饭店三层举行

  主题: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

  主办单位:北京书生公司

  本期联合主办单位:3721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电脑报

  协办:新浪网

  主题介绍:

  伴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壮大,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美国软件公司曾经公布了这样一个调查报告:同样的需求,印度的软件工程师会编写出十分规范的程序软件,而我国的一些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则会编写出五花八门的程序软件。

  这反映出一个现实:在中国,从学校毕业的软件工程人才实际技能往往与实际技术发展水平有相当差距,中国软件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很难获取第一手的国际前沿技术的资料,更缺少与国外同行沟通的机会。随着软件外包市场的发展壮大,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软件人才往往很难满足具有国际水平的软件项目开发与运作的要求,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复合型人才方面,严重短缺外语与技术同时熟练的国际软件人才。能够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和趋势,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熟练运用一门以上外语,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发展与竞争的各个层次,符合这些标准的“国际化软件人才”绝对稀罕。

  中国软件人才的最佳来源应该是什么?也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现在中国软件人才的培养,一般都是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学历教育。其实这只是人才培养很传统的一种模式。学历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科研创新型人才,而在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国内更多需要的是基础技能人才。

  在国外,通过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培养出了企业大量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虽处于人才结构的中下游,却构成了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

  有一个统计表明,60%的国内软件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规划,而另外一方面软件人才的30岁年龄门槛相当明显,基本上是五年换一代人。中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现纺锤型,是现实环境造成的。处于中间层次的程序员们没有时间去接受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没有时间去提高自身能力。

  为此,书生公司以及3721科技有限公司、电脑报、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联合举办第80期IT沙龙,主题“中国软件业人才打造模式之辩”,为大家搭建沟通的平台。

  沙龙主要话题:

  豻ab如何提高中国软件人才国际化程度?(包括技术和人文两方面)

  豻ab中国应该如何培养适合国情的技能型软件人才,它和科研创新人才之间的关系如何?

  豻ab中国软件产业应该需要怎样的培训机制,帮助从业人员克服30岁门槛(即年龄越大,竞争力越小)的问题。

  说明:本活动每月一次,纯公益性质,规模为四五十人左右。

  本期沙龙特邀主持人: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吴功宜

  特邀嘉宾:谭浩强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会长

  特邀嘉宾:吴文虎

  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 副会长

  特邀嘉宾:周鸿祎

  Yahoo公司中国区 总裁

  特邀嘉宾:李志高

  《电脑报》社长

  特邀嘉宾:蒋涛

  《程序员》总编

  特邀嘉宾:韩曦晨

  《中国经营报》副总编

  沙龙常规议程:

  1、14:00-15:00

  由主持人提问,主讲人从不同侧面围绕主题作现场答问

  2、15:00-16:00自由讨论时间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星座炫图
属于你的星座诠释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