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脑教育报:笔记本电脑 价格还能再降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15:57 赛迪网--中国电脑教育报 | ||||||||
![]() 中国电脑教育报 11月1日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虹柳 CPU和面板促成成本下调 如果说国庆节期间的笔记本电脑降价是市场因素使然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笔记本电脑降价风暴的促成则掺入了成本的因素。
10月17日,Intel“如约”下调了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全系列处理器的价格,其中主频为2GHz、缓存为2M的M755处理器的价格由637美元降到了423美元,降价幅度高达34%。这是离正式发布5个月后,Intel第一次全面下调Dothan的价格,同时也是Intel对迅驰产品实施幅度最大的一次降价。 然而与CPU的降价对笔记本电脑价格带来脉冲式影响不同的是,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另一个占据整机成本超过30%的重要配件,来自液晶面板的因素已经成为了压制笔记本电脑价格复苏的中期压力。 下半年,价格已经大幅下挫的液晶面板出现了微妙变化的动向。从9月份开始,一方面液晶显示器的降价继续呈现出变本加厉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液晶显示器底价的临近,我国台湾面板厂商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屏市场。而值得注意的是,10月8日,上海广电集团与NEC共同投资10亿美元的、内地第一条主要用于生产大屏幕液晶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用液晶屏的5代薄膜液晶生产线已经试验投产。 生产线正式运转以后,每年可以生产650万张(15英寸)液晶屏。而根据信息产业部的预测,今年国内市场的笔记本电脑总销量不会超过800万台。由于大屏幕液晶电视在国内的消费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而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已经分别上马了6、7代线,因此上广电的5代线的产量将大部分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小尺寸面板。再考虑到京东方的因素,国内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供应将长期保持货源充足。这就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笔记本电脑价格的持续走低埋下了一个伏笔。 技术竞争比拼“话语权” 除了成本外,产品在技术上出现变化,是导致笔记本电脑必然出现大幅度降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第三代迅驰Napa的发布时间定在2006年,因此号称迅驰二代的Sonama平台必然在2005年的上半年就要上市。 Sonama平台包括了Dothan处理器、915/910芯片组和Pro/Wireless 2915AGB网卡。这也就是说,届时目前市场上使用Banias时代855芯片组的Dothan笔记本电脑,将全部因为配置的不伦不类而成为“淘汰机型”。因此趁着市场的麻痹心态,它们必须赶在Sonama平台问世之前,于年底左右就开始降价。 与此同时,经历了这次的迅驰CPU降价后,一批旧型号的产品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其中1.7GHz以下的Banias将全部被停产,它们空出的位置将由使用Dothan核心的赛扬所取代,因此Banias笔记本电脑的降价也是势在必行。即使目前市场上的FSB为400MHz的Dothan,它们也全部得让位于FSB为533Mhz的Dothan。可以这么说,在技术上,年底左右笔记本电脑降价幅度的大小将完全取决于Sonama的面世时间。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国内,来自AMD的压力使得Intel对Dothan进行价格调整带来的结果更为放大。 在名流如云的上海F1赛事中,以“Ferrari车队赞助商”身份露面的AMD高层曾经秘密拜会了包括联想、方正和清华紫光在内的“众多客户”。其中联想早已在“圆梦”系列电脑的发布活动中与AMD成为了“亲密伙伴”,而清华紫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面积使用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厂商。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AMD于9月下旬宣布它已经扩充了用于笔记本电脑的Athlon芯片生产线,并且首次将0.09微米技术引入其64位笔记本电脑芯片的生产中。在声明中,AMD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么做是“为了打败Intel”,并且希望“AMD能与Ferrari车队统治着F1比赛一样,以高性能的32/64位笔记本电脑芯片拔得市场头筹”。 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不会仅出现Intel inside的孤独身影。经历了2004年在中国的苦心经营后,AMD已经有足够的资本与Intel争夺潜力巨大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而相对于Intel来说,AMD最有号召力的武器仍然是价格——10月19日,AMD针锋相对地削减了它的主流Mobile Athlon 64处理器以及XP-M芯片的价格,这离Intel调整迅驰芯片价格的日期只有两天。 市场争夺价格先导 “当搞了一个大活动以后,我们在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上就领先IBM许多了”。10月13日,联想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张晖这样表示。 而张晖口中所说的“大活动”,即是旭日笔记本电脑降价1000元以后,以6999元出售的案例。此时联想在国内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占有量位居第一,但在“搞活动”之前,联想与IBM的差距仅仅只有“一两千台”。 价格的杠杆已经成为了笔记本电脑厂商争夺市场的重要因素。在国庆期间,6999元的机型帮助联想卖出了1万台此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占据了系列产品中的半壁江山。依靠低价营造的市场效应和由此而来的市场空间,联想希望自己能够凭借在年底前推出的另一款“十分震撼性的、性价比出色”的笔记本电脑,拿下届时开始到2005年底国内市场上1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销量,这几乎就是同期国内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10%。 由于联想等厂商的“价格先行”,为了保住市场份额,DELL、东芝和IBM等国外厂商在最近一个月里都开始把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向8000元一线靠拢——在10月下旬的DELL中国官方网站上,一款型号为Inspiron 1150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赫然是7999元。而之前高高在上的笔记本电脑,其价格的快速滑落简直可以用“雪崩”来形容。几乎就在联想推出6999元笔记本电脑的同时,DELL原来售价高达15800元的笔记本电脑D600的价格在几日之间猛然下挫2000多元。 与数码相机不同的是,笔记本电脑生产少有专利限制。这使国内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品牌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竞争也越发激烈。对于国内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没有任何一家有在技术上炫耀的资本,因此惟一的争夺只能来自于市场。如果说2004年是中国笔记本电脑启蒙年的话,那么2005年就将进入各笔记本电脑厂商争夺地盘的攻坚战役。而作为承前启后的年底,一场血雨腥风的价格风暴正在酝酿。 首付1886元购买一台配置了Pentium M的IBM笔记本电脑,这是某银行在最近推出的一项笔记本电脑分期付款购买业务。而继今年夏天在市场上推出2999元的台式电脑以后,作为国内PC的第一品牌,联想又在近日发布了一款配置了迅驰处理器的、售价仅为6999元的笔记本电脑。同时神舟电脑也将其最近发布的两款12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定在了7000元以内。然而随着年底的逐渐到来,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年余下的两个月时间里,各种外界因素将使“中国笔记本电脑年”降价的主旋律奏出最强音——7000元只是一个在价格下跌过程中构筑的平台,它的存在酝酿着一场跳水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