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融软件商i-flex宣布即将开设中国分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09:15 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范俊 发自上海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能接受印度外包化发展模式的教训,尽早建立自身金融业的研发体系 2004年10月28日,金融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i-flex solutions公司宣布将开设
印度的i-flex公司似乎并不怎么为人所知。然而,在银行业务处理方面,根据近期《国际银行系统》的排名,i-flex是世界上最为畅销的金融业软件产品之一。 作为负责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的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兼副总裁,Kishore Kapoor在宣布这一战略后对中国金融市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重审核心系统 “中国的变革正在引起全世界的持续关注,许多银行开始进入全球最大银行之列”。Kishore Kapoor认为这是i-flex选择在中国设立分部的一个主要原因。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技术和系统一直不稳定而且欠缺灵活性。目前中国银行更是需要灵活性和高效率来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达到系统稳定,保持业务增长,银行需要重新检测他们的核心系统。过去,大部分数据被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之中,造成银行系统数据零散,缺乏对总体业务状况的宏观掌控。 分析了中国的金融现状后,Kishore Kapoor告诉记者,像英、美等国家的金融系统技术是一步步增加积累起来的,一旦无法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就必须进行升级,维护、运营这套系统所花费的代价远远超过了新的技术系统。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跳跃式发展,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事实上,面对巴塞尔新协议这样的管理规定要求,银行需要比以往更加精确地衡量风险,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系统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竞争力,因为这些银行需要更多的储备金来充分抵御风险。 Kishore Kapoor认为,随着金融系统逐渐开放,中国银行业需要加速全球化进程,更好地了解和规避风险。 外包还是品牌 一直以来,印度软件业以外包见长,因此,i-flex的崛起被印度业界认为是指出了整个产业前进的方向,让产业走出印度软件工程师努力工作但却包装成欧美产品出售的阴影。 i-flex公司的创立人和董事长Rajesh Hukku夸张地比喻说:“印度公司如果仅靠低廉的劳动力,将无法改变成为食物链最底层的命运。” 然而,i-flex取得的成功很难再被他人拷贝。该公司能够在金融服务IT市场独领风骚,部分原因在于其独有的传统。它是从花旗集团海外软件子公司的基础上演化来的,曾是这家全球金融巨头的软件开发公司,这使其拥有了走向世界的平台。 据了解,i-flex公司旗舰产品FLEXCUBE已在全球185家金融机构中应用。 Kishore Kapoor透露,i-flex公司正在与中国的一些银行进行洽谈,目前还没有什么结果。 Kishore Kapoor对中国金融市场提出中肯的意见。他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能接受印度外包化发展模式的教训,尽早建立自身金融业的研发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