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评论:多事之秋的微软是否还会奔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15:08 ChinaByte

  处于风口浪尖的微软,现在已经进入了多事之秋。Linux厂商和他们背后的各国政府的力挺,已经让微软坐立不安。欧盟沸沸扬扬的反垄断案,更是让巴尔默如坐针毡。频繁爆出的操作系统漏洞,已经让全球消费者加速逃离Windows王国。进军网络安全市场,微软更是受到了来自全球性的质疑。可以说,现在的微软已经走到了命运的不确定路口。

  价格策略饱受质疑

  就在打破微软全球统一价格策略的呼声高涨的时候,巴尔默却在不久前表示,微软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考虑提高简装版WindowsXP(WindowsXPSE)的价格。几个月前许多亚洲国家都要求微软制订符合他们购买力的价格策略,而最终微软只是同意Windows操作系统在4个国家降价,其中没有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

  最近几年,微软周旋在亚洲国家政府和本土企业的围攻之下,试图寻找一条不需要从价格上、技术上去适应亚洲市场就占领它的捷径。但是,随着微软的努力,事情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在发展,作为一家跨国软件企业,微软在亚洲的布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一些国际巨头如HP、DELL正在加速逃离Windows阵营,最新消息表明,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尝试,HP已经打算在美国市场上推广这种PC。

  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微软的全球统一价格策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从政府到民间,从对手到伙伴的不满,微软高高在上的价格策略受到了来自全球的普遍质疑。

  为了应对开放代码软件在海外市场的攻势,微软已经制订了新的软件捆绑计划,准备在部分海外市场适时推出。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最近的降价策略是针对地区市场和区分用户的,有些产品采用的是修改版,也就是说变相降低价格。

  事实上,微软公司一直否认改变全球统一价格策略,有业内人士同样认为,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市场份额占微软全球的比例很小,微软公司的全球统一策略不会因为地区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变,目前微软全线产品还是主要参考美国市场定价。他认为,这更多的是争取地区客户的一种市场手段。

  今年年初,微软宣步向泰国政府低价PC项目提供功能有所减少的修改版本WindowsXP。实际上,2003年6月份微软已经加入泰国政府的人民电脑计划,根据泰国政府的需要修改了产品,与这次最大的不同的是,当时提供的微软软件包括办公套件而已。那个时候微软的CEO鲍尔默宣称Linux是公司的威胁,加入泰国政府的电脑普及项目可以阻止Linux在泰国的继续发展以及防止自己的软件被盗版。

  而7月份的盖茨访华,和往常一样,软件皇帝比尔还没有踏上这片土地各种猜测就开始纷纷出现。从他之前的澳大利亚、东南亚之行可以猜出,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微软形象大使的盖茨这次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礼物,他的又一次前来只不过是为微软做了一次政府公关。

  有业界人士分析,中国并不是泰国和马来西亚,Windows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如果实行降价的措施并不能在销售上带来多大的成效,反而可能令业绩受损。之后微软宣布的降价名单中没有中国,也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如果巴尔默说的提高WindowsXP售价是真的,对于许多亚洲国家而言,之前微软的全球价格体系已经不堪忍受,现在微软提出的价格不降反升,除了西方的发达国家,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这样相应的购买力。可以断定,一旦微软提高软件价格,那么它势必会遭到来自亚洲国家的集体抵触,加速他们投入Linux阵营。

  Linux的全球紧逼

  随着世界各国对自主操作系统的重视,使Linux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机会。目前,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正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局面形成巨大的冲击。虽然微软的Windows仍然垄断着桌面端操作系统市场,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Windows、Unix和Linux已经三足鼎立。

  目前,Linux得到了全球IT业的主要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的支持,其产业链正快速扩展与增强。各国政府普遍重视Linux的推广使用,尤其在中国,Linux更是如日中天。在以信息产业部为主的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国已形成规模宏大的Linux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Linux已经成为甲骨文公司三大核心战略之一,基于Linux的Oracle数据库在去年获得了361%的增长。为此,甲骨文强力推进其Linux战略,并宣布将Asianux纳入甲骨文重点支持计划,以加速Linux在亚太地区的应用,而这一举动令其成为在亚洲惟一的标准化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中完成全面认证的首家企业软件供应商。此外,包括AMD、戴尔、惠普、浪潮、NEC和Sun在内的主要硬件合作伙伴也已开始他们的产品认证并支持采用Asianux作为亚洲地区的Linux标准。

  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不同的是,Linux的公开透明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国内政府机构来说,完全可以把Linux的源码拿来后进行一番符合自己要求的改造,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外围软件,Linux将会更加安全可靠。中国政府在采购案中的倾向性就体现了这一态度。

  事实上,世界各国政府偏向Linux的开源软件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一个担心,认为像微软这样的有专利权的代码很难了解到它是否存在安全问题或者留有后门,这对于政府部门是非常关键的,而Linux则允许工程师查看全部源代码。

  除此之外,2003年8月仍记忆犹新的计算机病毒在全球的泛滥也是Linux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些病毒大多数都是针对Windows的安全漏洞发起攻击的。而微软尽管也许诺部分公开Windows的源代码,但是对于立志开发出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的国家来说,微软犹抱琵琶的做法远远不够。

  尽管目前Linux与微软的实力对比还很悬殊,微软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仍然掌握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一旦Linux的体系得到完善,开发的相关软件的应用得到推广,Windows一统天下的局面必定会被打破。

  涉足安全市场的悬疑

  最近,有关微软要进军网络安全市场的传闻又热了起来。有媒体报道,中国的老牌反病毒厂商江民也入选了微软的全球安全合作伙伴。有消息说,微软明年将推出自己的杀毒软件,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推放到市场,不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

  关于进军杀毒行业,微软理所当然地不会透露确切数字,而市场人士估计安全软件和相关服务的收益只会占它2003年全年预计总收入三百二十亿美元的1%都不到。全球的信息科技安全市场,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现在的市值约一百七十亿美元,而可见将来更会以15%的速率增长,这对一家完全依赖增长缓慢的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c软件套装的公司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纵观微软之所以能够在软件待业所向披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采用了捆绑策略,通过免费奉送的方式打败竞争对手,顺利地进入新的市场,众所周知IE战胜网景成为主流浏览器就是如此,为此微软还惹上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反垄断官司。

  尽管微软对外一致声称,他们的杀毒产品将作为单独产品推向市场,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微软最终会走上捆绑销售的道路。分析人士预计。该公司会采用目前各大反病毒软件公司的运营模式:先向用户销售提供基本的产品,然后向这些用户提供各种升级服务和紧急杀毒服务。

  事实上,一些大客户对于微软的杀毒软件并不感兴趣。因为大企业的信息安全部门十分怀疑微软的安全能力。今年四月份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35家跨国公司中77%的安全专家都说微软的产品仍然不够安全的。而在普通PC用户市场上,由于Windows已经拥有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微软在今后采取将反病毒软件进行捆绑式销售后,微软的反病毒软件所占据的市场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长期以来,业界对微软产品安全漏洞的指责一直不绝于耳,并指责微软在新产品上市时对其产品的安全性从来都不予以应有的重视。对此,微软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几种病毒主要都是利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才得以迅速传播和进行破坏。事实上,几乎Windows每一重大漏洞都会招致相应的黑客病毒,因此微软增强Windows的安全性已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

  业界人士表示,微软将反病毒软件进行捆绑式销售的做法并不能视为是它违反了相关的反垄断法规。但也有人表示,这并不能排除微软会利用它已有的市场优势来强化它在反病毒软件市场的强势地位。

  不管业界人士如何猜测,可以确定的是,微软的捆绑策略已经招来了全球性的指责,不久前欧盟对于微软的反垄断制裁一度让其进退维谷。如果不捆绑新功能,特别是在价格杠杆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其竞争优势将会逐步丧失。这就是为什么微软会提出,在不拆除其媒体播放器的情况下,愿意让客户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这几乎已是它的底线。

  欧盟开了一个对微软极为不利的先例。如果未来微软无法再以捆绑的方式对Windows进行升级,其业务模式就有崩溃之虞。因此,微软究竟怎样化解外界对其垄断的质疑,不仅关乎在安全软件市场的前途,对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沧浪客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