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分析:“万元迅驰”价格有埋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0:00 中华工商时报

  刘新

  近几年,国内笔记本市场持续高速爆炸性增长,而技术的更新也不断冲击着新旧笔记本市场。最近的热点恐怕应该算是所谓的“万元迅驰笔记本”了。在厂商和舆论的簇拥下,万元迅驰笔记本已经成为继万元笔记本电脑之后,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新一盘万元笔记本大餐,笔记本借此又呈现新的市场拐点。但是目前中国笔记本电脑低端市场品牌鱼龙混杂,某
些厂商过分追求低成本,牺牲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缺少对于用户需求的把握和产品的研发设计投入,产品价低质更低。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万元迅驰”笔记本电脑市场可以说是处处有埋伏,时时有危机。在这样的市场中,特别需要一家厂商能够引导受众、指点迷津,充当这个充满埋伏的混杂市场中的蜘蛛侠。

  价格底下的埋伏

  迅驰笔记本的价格居高不下,一直是阻挡消费者拥有它的一道坎。从目前国内销售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市价来看,主流价格都在17000元以上,甚至有的品牌卖到3万元以上,如此昂贵的身价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显然是难以企及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厂商蠢蠢欲动,以各种手段来降低笔记本的成本,以低价来刺激普通用户的消费,预备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从整体上来看,已经上市的几款万元迅驰笔记本,其配置都普遍较低,所以只能满足一般用户的基本需求。另外,还有一些小的厂商一味追逐利润、占领市场,不惜用低质量或者杂牌的配件充数。即使是某些大的厂商,能够把价格做低也是因为使用的是旧的模具和设计,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即使拥有这样的笔记本,品质感就会随之大大降低,所以往往不能够满足他们在价格偏低的基础上对性能和品质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伤害了消费者,蒙蔽了许多人的眼睛。

  可以说,质量的低劣、配置的降低以及过时的设计成为万元笔记本市场看不见的埋伏,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的消费者尤其容易找不到方向。应该说,价格一直是消费者购买笔记本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就笔记本本身来说,对于衡量笔记本质量好坏的品质来说,没有消费者会愿意放弃品质,用低价去买一台“娇贵”的笔记本,仅仅是价格的优势是不足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

  市场增长迅速

  据统计,2003年万元以下价格段市场增长率达到327.8%,2004年增长率预计也将达到2003年的两倍。可以预见的是,万元笔记本的需求在中国内地这块市场中存在巨大的潜力,消费者也同样还有很大的需求。在本年度暑期市场各厂家打出各自的招牌卖点时,就连许多国际厂家也纷纷放低姿态,于最近推出了价格接近万元的笔记本,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的余地并不大,在配置和性能上并无足以吸引消费者的亮点。国内的许多厂商也一直坚持不懈地实施他们的低价战略,其中不乏将CPU升级到迅驰的举措,预备在万元市场竞争中的持久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设计出能够充分满足他们需要的万元迅驰笔记本,这才是做好做大万元笔记本市场的关键。作为国内IT老大的联想,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下突出重围,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制胜宝典。联想笔记本针对在这个价位上有特殊需求的用户的特性专门推出了旭日系列,该系列是继昭阳、天逸之后的又一系列,针对的就是同时追求品质和价格的用户群。联想在成为奥运TOP赞助商后一直以“奥运品质”来严格要求自己,而在IT界长期专注为用户服务的联想更是积聚了自己的规模,使其有实力去专门针对超值笔记本产品线投入研发和设计,而这是一些短视的小厂商所不能也不敢做的,再加上遍布全国的阳光服务网点,使得联想旭日成为非常值得拥有的万元笔记本。就拿其中的一款旭日150来说,它采用的是联想专供都灵冬奥会的E290笔记本的模具,具备超过5小时的长电以及15英寸的超大屏幕、主流配置,价格却不过万元,对于这个价位上的机器来说,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很高的品质感。

  联想的这次出击,不光给众多小厂家提了个醒,对消费者而言,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是现在当机立断购买万元迅驰,还是持币观望等待性价比更高的“低价版”迅驰出现,都不失为一种买家之策。联想推出的“万元迅驰奥运笔记本”实际上对消费者来说,如同在这个混杂场面中找到了如蜘蛛侠般的救星,不管对于用户还是市场,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