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张瑞敏 要出去 更要融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4日 09:02 中国经营报

  作者:侯雪莲

  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时,在当地看到了海尔的广告牌,颇为自豪。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的海尔代表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张瑞敏看来,海尔走向国际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MOTO大礼倾情放送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 享受快乐超值之旅

  以海尔1999年去美国建厂为起点,海尔如今在全世界已经有了22个工厂。近几年由彩电行业反倾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对海尔影响并不大,究其原因,海尔最初选择的国际化道路就规避了可能形成的反倾销。当然,海尔的国际化并不仅仅为了规避反倾销,其终极目的是让海尔以一种文化的方式进入国外的每一个家庭。近日,就本报即将举办的“市场经济地位与国际竞争力”的话题,张瑞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过去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是在开‘全国运动会’,那时海尔的成绩马马虎虎还行;现在我们要参加‘奥运会’,如果达不到一定条件,那么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出局!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完全不以你自己的能力来作决定,必须根据竞争的需要来确定自己到底做多大。现在的国际竞争环境,是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国内外竞争对手一体化”,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张瑞敏认为海尔的目标就是达到国际规模。

  采访中,张瑞敏提到了一件对他影响颇深的一件小事。有一次,张瑞敏参加一个德国公司的晚宴,在与老板的太太交流时,老板的太太表示知道海尔,也在德国见过海尔的产品,但并不会买海尔,而只买“米勒”。这里提到的“米勒”不是一个世界级名牌,但是在欧洲特别在德国是非常非常响的牌子。据张瑞敏介绍海尔也测试过米勒的产品,认为海尔的产品不比米勒差。但在这位太太的印象中,“米勒不是电器,米勒是艺术品”,就像两个人,表面没什么差别,但是气质却是不一样的。

  这件小事让张瑞敏对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增加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海尔不仅要走出去、走进去(即三位一体: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营销),更要走上去。对于走上去的理解,张瑞敏认为要“三融一创”: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当地融文化,进入主流社会,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吸引当地消费者。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台湾企业较内地企业略有优势,张瑞敏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总能盯住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比如:他们现在做芯片,如果发现今后液晶有前途,他们就能迅速将业务调整为液晶;二是他们能和技术前沿地区有很好的国际信息联系,比如:在硅谷办个小研究所等,能迅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变化。所以,我要求海尔的员工都要具有发散型思维,通过世界各地海尔工业园不断掌握行业变化”。

  企业每天都在谈盈利能力,张瑞敏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企业的盈利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保护性的盈利,原材料价格既定、产品价格由物价局制定,利润也是既定的。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虽然面临的是全球性微利时代了,但还要做全球世界级的规模,这样一来盈利就更难了——因为现在既要有世界级的规模又要有利润,价格战又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两难选择。张瑞敏认为这时的盈利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并且能够在企业与用户之间实现双赢。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