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借鉴硅谷机制腾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07:54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朱艳燕北京报道】 1999年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8%,对首都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去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86.42亿元,同比增长20%。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万家,国产芯片、国产手机、数字高清晰电视机和视频播放机等产业正在成为园区新的增长点。
纵观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出,人才、技术、产业链以及投融资环境是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人才吸引、技术创新上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但在相关产业链构建以及投融资环境建设上还很薄弱,亟待寻求突破。如何在广泛借鉴先进的创新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和优势,打造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链,进一步创造理想的投融资环境,是实现中关村科技园区新的飞跃的重要课题。 世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经典模式是硅谷模式,其成功的经验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全世界研究与效尤的焦点。硅谷机制的成功在于拥有四大基本要素:人才、技术、完善的产业链和高度发达的投融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大批硅谷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开发出在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并利用风险投资使成果及时转化,进而占领市场,并发展出紧密合作的相关产业链。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基本具备了人才和技术两大要素。高科技研发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硅谷,很多优秀的中国IT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市场,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也纷纷在此落户。“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成功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星光”系列芯片作为第一枚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在全球已实现销售1000万枚以上。承担“星光中国芯工程”的中星微电子在设立之初就把“人才”放在首位,采用硅谷机制集聚了一批来自美国INTEL、SUN、KO-DAK、LUCENT、IBM等公司的资深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专家,并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人才,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多媒体芯片研发队伍。同时,“星光中国芯工程”实现了七大核心技术突破,拥有近200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研发产品的产业化。 事实上,“星光中国芯工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以及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而这两大要素恰恰是中关村目前所欠缺的。要使中关村高新企业全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全力打造中关村自有的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创造理想的投融资环境。(12H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