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分拆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 07:35 财经时报 | |||||||||
惠普总裁卡莉(如图)对分拆的说法一直都不买账,在她对公司的新战略规划中,惠普的形象将不仅是高品质的企业产品形象,而是从高端渗透到个人消费电子市场。 本报记者 董长虹 惠普和康柏创造了IT界最大的一桩企业购并案至今已经两年,之间遭受了各种各样的
米卢诺维奇和美林证券另一位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建议惠普分拆为两家公司,方案有两个:一是分拆为打印机公司和计算机公司;二是分为消费者产品公司和高端企业产品公司。 在过去一年里,美林一直是惠普的投行业务顾问,这份报告不啻给惠普丢下一枚炸弹。 按照以往惯例,证券业往往对业绩不好的公司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拆忠告或建议,而惠普在2004年第二财季营收201亿美元(盈利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0亿美元增加了12个百分点,成绩显著。 其实,美林的报告并非空穴来风,对于惠普、IBM这样的业界庞然大物来说,专注战略和分拆瘦身一直贯穿于公司的发展历史中。 惠普最为业界称道的一次分拆始于1999年。当时惠普将盈利强劲的医疗和测量仪器部门分拆出来,成立独立的安捷伦公司(Agilent Technolgies)。此后一年多时间,安捷伦取得不俗业绩:2000财年安捷伦业务净收入超过108亿美元,比1999财年增长29%,净收益增加48%。 而将安捷伦分拆出去后,惠普的品牌形象也从原先混乱的业务中脱离出来,外界更加认同惠普是一家专业的电脑公司。 以此成功案例来看待分析师的建议,将惠普分拆为一家打印机公司和一家计算机公司似乎更为妥当。自2002年惠普合并康柏以来,其在PC、服务器等业务上的发展并没有预想中的好。倒是打印机业务发展势头一直良好,销售额贡献了1/3强,利润更是占了80%。况且,历史上,惠普的老对头IBM,也曾把打印机业务分拆出来(即现在的利盟公司)。 但惠普总裁卡莉对分拆的说法一直都不买账。在她对公司的新战略规划中,惠普的形象将不仅是高品质的企业产品形象,而是从高端渗透到个人消费电子市场。这种渗透将从惠普最擅长的打印及成像业务入手:在以往原有打印机的基础上整合家用PC、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新推数码相机,推出全系列数码家庭解决方案。目前,惠普是惟一能提供从图像摄取、到数字处理和图像输出的IT公司。 下一步,惠普还会在液晶电视等领域大展身手,直接和Sony、松下、三星等老牌消费电子大鳄过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