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3亿元“资产换股权”联想卖得只剩PC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11:00 电脑商情报 | ||||||||||
作者:周颖 据权威机构统计,1980年到2003年,中国的IT行业除去电信和金融的投资总额为1万5千亿人民币。其中86%以上是用于购买硬件设备。而根据这个调研报告,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五年期间,中国在同样领域的IT支出将达到两万亿人民币,其中最大的增幅将出现在软件和服务领域。软件和服务领域年增长率将高达27%。
在此背景下,IT服务所展现出的广阔前景无疑是令号称“中国IT第一品牌”的联想垂涎不止的。 2004年7月28日,联想集团与亚信科技在嘉里中心饭店签署协议:联想集团将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人民币,置换亚信科技15%的股权。 据悉,双方合并后联想将成为亚信公司单一最大股东,原亚信控股有限公司将更名为“亚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辖两块业务:以原亚信科技主营业务通信软件与专业服务为主体的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和以原联想IT服务业务为主体的非电信IT服务业务的新公司--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 新成立的“联想亚信”公司将在两年内独立运作,享有充分的运营决策自主权。原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信息方案事业部(EIS)也将在本次合并后并入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业界传闻,联想卖掉IT服务业务是由于该业务连年亏损,给包括杨元庆在内的联想高层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急于将IT服务脱手”。对此,杨元庆和亚信董事长丁健都口径一致地反驳。杨元庆表示,此次的“资产换股权”并非因为急于甩掉IT服务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而是考虑到IT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 “2003年软件和IT服务已经占到全球IT产业的60%,中国企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中国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的成熟,我们相信会越来越大。而将伴随的是中国IT服务市场另一个特点,就是服务厂商还不够成熟,不够规范,也不够规模。迅速增长的市场,更具规模,更专业化和规范化等大型企业的出现。”杨元庆说。 在杨元庆看来,亚信无疑是符合上述标准的--既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也足够专业,更重要的是,和联想一样具有“做大做强中国IT服务品牌的志向” ,这样的合作伙伴,值得联想“托孤”。 相比而言,丁健的即兴发言则显得随意而不杂乱。在强调此次合作的初衷是“形成规模效应,一起做大做强”以后,丁健着重强调了联想集团对于此次换股的诚意。 “我觉得如果大家怀疑联想集团在投资这个领域长期投资的真诚,我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谈判的细节。在谈判的最后一分钟,杨元庆致电给我,主动要求他们在亚信的投资提高到五年,而且在持股上希望亚信方面不作任何限制,这显示出联想的IT服务行业绝对不是停止,而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性合作。”丁健说。 丁表示,联想在IT服务上并非“玩票一族”,而是有着真正的长期规划和目标。此外,在IDC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联想已经超过了Oracle,和IBM、HP一起位列中国IT服务业三甲。 在优势互补方面,联想IT服务已经成功进入了金融、政府、教育、软件外包、咨询等电信以外的多个行业,并且拥有强大的背景和客户资源,而这些都是立志走出电信阴影的亚信所需要和看重的。 此前业界曾怀疑亚信与联想合作是希望借势抬高股价,对此丁坦言,目前联想IT服务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此前也一直亏损,如果亚信想要短期内抬高股价,就应该去选择过去市场表现更好的资产--因此,此次携手联想完全是出于一个长远的规划和目标。 不过投资人士确实没有对双方的合作给出好的预期,在协议签署的后两天,恒生的联想和纳斯达克的亚信都出现股价下滑。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联想在多元化尝试失利后,希望收缩战线,回归并专注于PC主业,而将IT服务等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交托给亚信这样的专业“管家”打理。 就联想目前的处境和IT服务业大环境的情况下,这可能是联想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