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方正科技《十面埋伏》专题 > 正文

洋品牌降价转战低端国产DC全线退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12:07 南方日报

  文/孙磊

  有人说这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有人说这是临界点,更有甚者认为已经到了窒息的边缘。

  以上这些评论,都是在形容国产数码相机产业的现状。在争先恐后涌入这一市场之后,国产品牌原本打算捡起国外厂商曾经不屑一顾的低端市场,以换取生存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但今年以来,面对国外品牌的狂飙突进,国产品牌给人们展现的却是一场“敦克尔克大撤退”。三大国产品牌中,方正淡出,联想、清华紫光也几无新品问世。

  洋品牌吃“肉”喝“汤”

  本月,数家国外品牌同时刮起降价风暴,一个月之内主流产品降幅超过30%。随着延续多年的价格体系崩溃,国产数码相机产业正面对生存之忧,一位业内人士将这种忧患的根源归结为“国外厂商吃了中高端市场的肥肉以后,又反过来喝低端市场的汤”。

  近年来,在争夺中国市场的过程中,索尼、奥林巴斯、佳能、三星等品牌丝毫不隐藏自己的野心,不断扩大在华生产规模,在市场明显高出国产品牌一筹的同时,产品、渠道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4月,奥林巴斯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实行数码相机直销。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是奥林巴斯最新的市场策略,今年要力争20%的市场份额。

  6月,索尼集中发布新品,宣布一次性推出近十款涵盖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数码相机

  佳能影像信息消费产品部总经理山崎学表示,“去年,佳能将亚洲总部移至中国北京并在中国地区设立了15个分公司。佳能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继续完善和建设渠道。”这家全球数码相机行业的领军企业正试图在明年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

  上个月,在数码产业引领全球风骚的三星也宣称,“将在2006年,以25%的市场占有率进军中国市场前三名”。

  这些动作和豪言壮语,无疑就是一场对本土品牌的血腥大屠杀。

  国产品牌全线收缩

  去年,国产品牌数次在低端市场发起价格战,其结果似乎已成了窝里斗,内耗使得联想、方正、清华紫光这三个国产数码相机产业的领头羊对国外厂商的进攻出现集体性沉默。

  首先,联想降低了对数码相机业务的预期,今年以来基本没有新品发布。

  上个月,本报曾经报道了方正数码淡出数码相机的消息。当时,记者在广州市场发现,正松日、方正电脑广州专卖店等几家方正数码相机的代理商中有的已经退出,有的则型号不齐全,并且没有太多存货。

  而有媒体报道,号称销量方面表现尚可的清华紫光也是强撑脸面,实则肚皮空空。据调查,继去年10月推出一款T8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紫光没有任何产品推出。更令人难解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促销期间,紫光数码相机也是按兵不动,没有任何销售计划。

  尽管媒体质疑不断,这三家公司却从来没有发出过正面回应,似乎更加印证了媒体的报道。在沉默的背后,有的厂商可能已经或者即将退出市场,也有的厂商选择了进军高端。

  转战高端前途未卜

  如果国产数码相机真的全部退出市场,产业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国产品牌举步维艰的时候,IDC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全球数码相机产业去年出货量达到4790万台,比前年增长了71%。我国市场去年的消费量达到80万台左右,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比前年取得了近100%的增长。

  与低调退出低端市场的无奈相比,转战高端似乎给人拼死一搏的意味。

  高端首先意味着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和专利壁垒。去年,联想曾经宣布在某一个型号产品的研发上与索尼形成合作。有人士认为,国产品牌完全可以利用国际厂商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并借助台湾地区代工企业的技术积累达到这一目标。

  但是,反观国内家电、手机等产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要想这些外来企业真正与国内企业展开合作,似乎过于理想化。而代工企业积累的往往是生产技术,而非研发技术,对国产品牌高端突围也于事无补。

  事实上,如果迅速放弃低端转战高端似乎显得过于草率,稍有不慎还容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国产品牌的最大的优势仍然是渠道的消化和反应能力,国外数码相机厂商中,真正能够下到三四级城市的据说只有佳能一家,如果能紧握渠道,相信国产品牌的突破口依旧有望是中低端市场。

  记者观察

  国产品牌为何低端失利?

  “国产数码相机看起来就像一个玩具相机,这样的产品如何与索尼、三星竞争?”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外观。国产数码相机的外观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变,但是仍旧逃脱不出玩具的影子,做工相对国外品牌来说比较粗糙。具体体现为,模具太差,有的相机外壳比如接缝的地方比较大,用料太过于塑料化给人低档的感觉,LCD显示效果比较差等等。

  技术上的“硬伤”让国产数码相机在功能上与国外产品相比更显得幼稚。目前,CCD、CMOS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部件都掌握在国际厂商手中,国产数码相机的CCD镜头、处理芯片等部件几乎完全严重依赖进口。正因为技术上的制约,使得国产数码相机选择了低端战略。

  然而,为什么当国外厂商也开始进攻低端时,国内品牌却软弱到毫无还手之力?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容量大、有“利”可图就蜂涌而至,这已经成为“实用主义”下国内厂商的共同性格特征。在匆忙进入的同时却极少考虑产品发展的整体规划,在具体运作中又缺乏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这是国产品牌集体败阵的主要内因。

  对比个人电脑产业和数码相机产业,国内品牌都是依靠自己组装或代工,都谈不上拥有多少核心技术。而国产品牌在个人电脑市场的成功却是因为明白了自己的长处,首先是更理解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上不输给任何国外厂商;其次是深入的渠道策略,使得国产品牌的影响力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面对失利,我们惋惜的是:过去的两年中,联想、方正这些在PC、笔记本电脑领域已经击败国外厂商的国内IT企业,在数码相机领域却似乎没有任何积累。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希望我们还能看到它们的爆发。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解读顺驰地产扩张之谜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