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陆首群:关于发展Linux的若干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08:25 ZDNet China

  ZDNet China 7月13日 评论(文/陆首群):在国内外,Linux的发展形成了热潮。在Linux的发展中,人们在思想上存在若干误区。现将我对Linux发展的一些认识或观点,阐述如下,以便大家来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Linux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商业策略。供参考:

  我们发展Linux不是为了全面对抗、取代Windows,而是我们不赞成微软公司的商业策略及其许可证制度,在操作系统及其支撑的软件开发平台方面为用户多一种选择。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轻松填问卷开心拿大奖

  发展Linux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具有广泛业务爱好的个人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其主要业务较为规范的政府和企业用户的使用;因此,Linux首先是把开发重点目标用户的定制、半定制产品(以后可逐步扩展定制、半定制范围)作为其重点。

  2003年11月3 日Red Hat宣布,到2004年4 月后,它不再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Red Hat LinuxOS”提供支持(计划只对企业版的软件提供支持)。

  Windows历经95、98、Me、NT、2000、XP的发展,性能在不断完善中,市场占有率很高。在服务器领域,市场占有率为55%(主要在低端),在桌面端,市场占有率更达94%.应该说,Windows的性能较之当前的Linux具有全面优势,其应用更为丰富(尤其是桌面),广大用户使用也比较习惯,这时有人提出发展Linux(与其办公套件及应用软件),必须做到与Windows(与其办公套件及应用软件)完全兼容,否则Linux很难找到出路,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技术发展战略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Windows在某些重要性能上也有不如Linux的地方,Linux较之Windows在安全性、经济性以及上网性能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这就是当前吸引国外一些政府、企业用户(愈来愈多)使用Linux的重要原因或其选择标准。如2003年德国慕尼黑政府放弃选择Windows操作系统全部采用Linux及其相应的办公套件,选择的重要标准是系统升级的开放性与安全性,他们对Windows操作系统与IE浏览器的安全性严重质疑,特别关注在病毒与黑客充斥的环境中无法有效保护信息这个问题。又如,不久前日本松下电器的代表找我谈,松下电器一年花在Windows上的费用1亿日元,他们希望采用Linux (或部分采用)以节约企业日常开支。

  美国《Network world》杂志最近载文指出:“企业是否应配置Linux已不再成问题,问题是配置的程度;如果企业长期忽略配置Linux,那么它很多优势就无法利用。”

  另外,Windows及其支持的应用在某些重要的性能问题上也有已暴露出严重缺陷的情况。如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就存在着重大漏洞,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入侵者利用IE新发现的安全漏洞,可在使用微软Web服务器程序的网站上,秘密安装各种软件,当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计算机会在不为人觉察的情况下,自动下载间谍软件,如窃取用户信用卡卡号及其他财务信息。美国《互联网风暴中心(InternetStormCenter )》研究员JohannesUlrich说:“IE这一漏洞让我们更坚定建议用户转向其他浏览器”。《美国计算机安全应急小组(US-CERT)》声明:“目前IE浏览器存在太多危险度极高的安全漏洞,因此用户必须及时转向IE以外的浏览器,特别在访问不安全网站时。目前IE的竞争对手Opera、Mozilla、Netscape均不存在这一漏洞,Linux 、Macintosh 等操作系统用户也完全不必担心。”

  Linux 采用的浏览器Mozilla 、Firefox 、Konqueror 或Opera ,与IE4兼容,与IE6不兼容。如上所述,IE存在如此重大的安全问题,关于Linux 的浏览器要与IE兼容问题值得研究。

  又如,Windows 支持网络插件ActiveX ,但Linux 对其不支持,以致Linux对有些由Windows支持的(在。Ne t架构下依赖于Windows dcom来实现Com,要通过Windows的底层设计才能实现)网页(如电子商务网页、ERP网页等)打不开、看不到。其实ActiveX抗病毒性能极差,微软正在研究更换,在此情况下Linux如果还想花大力去搞ActiveX的兼容,不但得不偿失,而且似乎无此必要。

  对于Linux 支持的应用系统与Windows 支持的应用系统应遵循兼容或跨平台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提倡全面兼容,还是兼容与创新相结合,历来是有争议的。

  如果Linux开发的是定制、半定制产品(定制、半定制产品指Linux操作系统除支持基本应用外,还支持某些用户规范的主要业务。基本应用指办公套件Office、电子邮件E-mail、浏览器Browser、媒体播放器MediumDisplay、网络邻居NetworkNeighborhood),对于定制、半定制范围之外领域当然暂时可不考虑兼容;对于Linux较之Windows具有某些突出性能优势的部分,只能在Linux 上发扬广大,不要“削足适履”去搞与Windows兼容;对于Windows已暴露出来并微软正在改进之中的严重缺陷,不要盲目与之兼容;除此之外,Linux的应用尽量做到“跨平台”,或与Windows的应用尽量做到兼容,这时不但要求文档内容、格式兼容,而且要做到版面兼容,做到人机界面或用户界面兼容(保持像Windows应用一样友好的用户界面)。过去我们把这样的兼容叫“精确兼容”,现在是否还坚持这种叫法值得商榷;但起码在技术上应是有条件、有制约的“精确兼容”,在法律上,这种叫法也有相当的危险性。不管如何我们重实质轻形式,不拘泥于某种叫法。在实施兼容时,要特别注意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是否会涉及侵权诉讼的问题,以及微软可能采取的反兼容策略。

  北京共创开源公司首席科学家毛德操教授曾提出“广泛兼容”(Linux与Windows)的方案构想,构想的要点是建立一个“兼容内核”,在兼容内核之上可同时支持由Linux或Windows不同平台所分别支持的不同应用;建立一个设备驱动框架、两个界面(即设备驱动界面、系统调用界面),在不知Windows源码的情况下,需要用相似或映射对应物的原理开发约2000个功能函数(或功能模块)。这个方案构想是要冲破定制、半定制的限制,开发Linux全方位的产品。有人说,这样的方案构想才能体现我们拥有相当技术高度的自主开发。

  我认为,毛教授的方案基本上是走得通的,可行的(在这里我也曾征询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但在确定开发这个方案时,选择LinuxKernel还是要以2.6版本作基础,以便把2.6版本中很多优异、成熟的性能吸收到本方案中;对Windows及其应用系统的某些重大缺陷(已暴露出来的,或微软正待改进的)不需刻意去兼容;Linux的若干明显的、成熟的性能优势要充分发扬,不要去迁就Windows的兼容;对在不断发展中的、ISV为Windows开发的设备驱动软件,如果一时尚未能与Linux配套的情况,要分别轻重缓急,推动其进行兼容或配套的开发。对于毛教授的方案,我看基本上可作为一个中期攻关方案,(微软公司在未来约2-3年后将相继推出长角/Longhorn ,黑梳BlackComb 新型操作系统,因此从战略上看这个方案不宜比中期约1-2年更长,否则竞争前景将难以预测)。从技术上或策略上讲,我认为还是以不叫“广泛兼容”为好。

  开发Linux 要以最新发布的内核2.6 版本为基础,2.6 版本较之2.2,2.4版本进行了全面、重大的升级与改进,特别在系统的安全性、高度的稳定性以及群集特性方面有重大改进。

  重点要开发桌面Linux 操作系统。

  Linux 操作系统在服务器上使用比率为27% ,在桌面端仅为1%.过去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是兼顾服务器与桌面端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设计思想是侧重考虑服务器的需求),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要单独开发一个桌面的Linux操作系统。

  早在1999年1 月,Linus 在发布Linux Kernel 2.2版本时说:“在未来的5年内,大众可以看到Linux成为桌面系统的一个选择,也许它不会替代微软,但至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选择。当2004年有人去电脑商店买他的第一台电脑时,他会停下来考虑一下,到底是要Linux还是要Windows.”

  HP的一位Linux系统主管认为:“绝大部分美国企业不使用Linux客户端”,“日本情况大致与美国相同”。他坚持这个意见的主要理由是两条:一是用户长期使用安装Windows客户端,个人电脑已成习惯,改用Linux要进行移植、再培训,提高成本,同时如果Linux 应用与Windows应用存在不兼容时,用户不习惯;二是虽可在Linux上使用文字处理及表格计算等主要软件,但Linux在支持日常业务使用的小应用软件方面落后。他认为在Windows客户端个人电脑应用相对落后的中国、印度可以发展桌面Linux.开发Linux桌面操作系统及其办公套件与应用系统难度是很大的,首先是面对微软桌面Windows及其应用的强大的技术、应用壁垒。HP的一些意见对于在中国开发桌面Linux也有参考价值。但当前开发桌面Linux的时机已趋成熟。有关克服技术、应用壁垒的条件也已基本具备,加上市场需求量巨大,引导用户采取“多一种选择”的策略,因此对桌面Linux可作为重点进行开发(特别对中日韩三国合作,都是双字节语言输入的国家)。

  从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用户愈来愈多地摒弃Windows 转而采用Linux产品的趋势来看,Linux平台、技术与产品已日趋成熟。因此,Linux下一步开发的方式,特别是作为短期方案,不宜搞得太复杂,太广泛,求大求全,推倒重来,而是继承、改进、完善,特别是做好工程化、产品化,在使用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Linux 的开发,从其体系结构分层来分析:(1)内核(Kernel)层:进行系统全面考虑,改进内核功能不足或薄弱环节;(2)中间/ 外壳(Utility/Shell)层:完善开发环境;(3)应用层(Applicaton):解决办公套件、电子邮件、浏览器等基本应用;(4)用户层:对定制、半定制用户,开发、规范其主要业务软件。

  统一标准,改进、完善Linux 及其支持的应用系统Linux 的发展关键是标准。

  OSDL的亚洲负责人平野正信先生最近跟我洽谈合作开发DeskTop Linux的问题,他们提出一个在中国开发DesktopLinux 的计划,拟在Kernel2.6 的基础上修改外壳/中间层(库函数、图形界面,Shell/utility),(Kernel+Shell=Core/OS),并对由Core/OS支持的三家(Open SourceCommunity , RedHat,Novell/Suse)不同的应用,采用统一的标准将其统一起来(支持一个统一的应用系统)。这样完成的开发属于改进、完善、统一标准(以便推出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性质,小打小闹的性质(以区别于推倒重来、大动干戈)。

  Linux 的发展与取得各计算机硬件厂商、独立软件提供者(ISV )的支持有重大关系。

  关于Linux及其支持的应用系统工程化、产品化的问题,这是标志Linux成熟使用的重要环节,要做好这项工作(完善开发环境,贯彻统一标准,优化开发工具,进行模块开发,实施打包集成与优化配置等);通过测试,纠错改进;要提倡应用,Linux产品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设计室、实验室中的产品是成熟不起来的。

  关于Linux 的商业策略(1 )由于Linux 要遵循GPL规则,过去的Linux企业长期陷于亏损境地不能自拔,如果仅靠支持用户安装、维修、培训,势将使企业难以扭亏为盈,难以维持生计。

  (2)Linux企业在开发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中,可按自己专有许可证开发若干插件(如软件开发工具、在未从开源社区取得资源的情况下自己开发的功能性软件模块等),插件是可向用户收费的。但插件不可能占有太大比例,否则将与Linux开放源代码的概念发生冲突。因此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收费也是很少。

  (3 )Red Hat 作为Linux的集成商/Distributor,对Linux内核(Kernel)之上的外壳shell/中间层utility(Kernel+Shell/Utility=Linux Core/OS,Linux核心或操作系统)相应的软件模块进行剪裁、集成、配置,从而向用户出售Linux 操作系统,作为订阅费分三个档次:300美元/年,800 美元/ 年,1500美元/ 年。

  OSDL对Red Hat 的做法有意见,认为Red Hat 唯利是图,这样做会增加LinuxOS的成本(TCO),削弱了与微软Windows 的竞争力。OSDL对这部分软件模块的集成主张不收费。

  我们认为,作为企业是应该向用户收费的,一方面作为企业的存在是要盈利的(不能长期亏损);另一方面企业收了费也可体现企业向用户负责(做好服务)的责任,问题是可以不要像RedHat那样,向用户收费的档次要降低,使Linux 的价格比Windows 要低很多。

  (4 )硬件厂商(Vendor)预装Linux 产品,向Linux厂商(Distributor)支付费用,全球2003年支付1.5亿美元(其中,IBM支付1500万美元,Dell、HP分别支付1000万美元);Vendor并对Distributor进行投资(如Red Hat 获3亿美元投资,Novell/Suse 获5000万美元投资)。

  (5 )在Linux基础上进行诸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ERP、远程教学、NC应用等二次开发,推出二次开发的平台或产品,可以向用户收费,收费标准也是比Windows支持的同类产品低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Linux在开发过程中开源社区没有收费,没有成本摊派;另一方面这样做能够提高Linux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Linux企业只要执行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战略,完全可以取得广大用户的支持,摆脱以往陷于长期亏损不能自拔的怪圈,取得适当盈利,并可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

  陆首群教授介绍

  现任北京共创开源软件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北京网络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曾任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董事长,吉通通信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国家“三金”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主持人,“金税工程”总体框架设计方案主持人,中国互联网创建与立法筹备组负责人。曾应聘担任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市政府、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信息化高级顾问。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