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业的明日之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0:27 解放日报 | ||||||||||
中国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副司长陈伟日前在青岛举行的2004年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中表示,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已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大。固网用户、手机用户总计达2.4亿户,居全球第一,即将达到3亿;网络用户数则名列全球第三;此外,中国大陆亦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地。1~4月中国大陆信息产业营收数达人民币6,900亿元,较前1年大幅成长45.8%。
美国《商业周刊》年度IT百强企业近日揭晓,在排名前二十的名单里,十一家为亚洲企业,其中更有六家是我国台湾的公司。分析家认为,亚洲信息技术发展强劲,将逐渐取代欧美成为IT发展焦点,而中国也将成为明日之星。 报告显示,排名三甲的公司中没有一家是美国本土的公司,美国公司的Nextel排名第五,Intel的排名则为第十三位。而在发展最快的前1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4席位置。 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能力已经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制造已成为中国企业取得IT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在11家亚洲企业中,6家台湾和香港企业具备极强的制造加工能力———荣居季军的是广达电脑,为戴尔和惠普等知名跨国品牌代工了大量的笔记本电脑;尾随第四的是宏海科技,不仅为 Intel代工主板,同时还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PC外设;排名第十四的是冠捷科技,是全球第一大显示器OEM生产制造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制造商,它为全球知名的PC厂商做显示器代工,同时也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AOC,它的上榜反映了显示器市场的发展和趋势…… 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高速增长使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更具竞争力。今年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出现高速发展态势,信息化投入比上年将增长27.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的企业已基本摆脱了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状况。 强化全球视野 中国制造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在其他一些核心能力方面跟欧美还有一定差距。尽管几乎所有的知名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公司或者办事处,而中国台湾制造厂商也把制造基地不约而同的移到大陆,然而中国企业还需要加强制造以外的核心能力建设,因为,在销售总额和回报率方面,中国厂商的位置并不靠前。“尽管台湾和少数香港企业擅长制造,但自有品牌的崛起也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例如华硕和冠捷,不仅是全球知名的代工厂商,其自有品牌华硕ASUS和冠捷AOC也全球知名,这也是代工厂商发展的一种模式。” 全球化将成为不可逃避的现实,如何强化全球视野和全球品牌知名度将是中国企业不可回避的挑战。中国企业应该将视角定位于全球化,融合不同区域的文化,以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和机遇。 根据报道,中国面临的另外一个事实就是电信企业逐渐老去。前20强中,电信企业数量远远少于计算机及外设的企业数量。这意味着信息产业逐渐成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成熟,计算机和外设永远将成为热点,当然,无线也将成为未来耀眼的光环。” 中国IT企业发展迅速,然而要保持这种趋势,不仅仅要继续强化制造方面的能力,而且要开发自由品牌,重视创新,从规模和效益两方面发展企业,以全球化的眼光对待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IT领域。相信中国这颗明日之星会更加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