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称并非召回:缺陷产品召回制推到前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3日 12:17 eNet硅谷动力 | |||||||||
【eNews专稿】纷纷扬扬的惠普更换笔记本内存事件,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再一次推到了前台 6月25日,惠普公司主动宣布其生产的部分笔记本电脑内存模块存在设计缺陷,可能造成电脑的蓝屏、间歇性锁机或内存数据崩溃,同时表示愿意免费为顾客更换有问题的零件。一时间,国内各大传媒纷纷以“惠普召回笔记本电脑”为题竞相报道。这次涉及的问题电
然而,惠普并不认同媒体的说法,提出这只是“按以一换一的原则,客户可以免费得到新的内存模块,替换有缺陷的内存模块”,而不是先前说的“笔记本召回”,并始终用“免费更换”的字眼来形容此次计划。 同一天,英特尔也宣布追回推出仅一周的Grantsdale芯片组,由于设计的缺陷,芯片组可能会导致电脑死机和无法启动,不过因为产品还没有到达消费者手中,他们将与PC、主板制造商协调进行更换。尽管媒体认为这也是一次“召回”,但英特尔同样予以了否认。 就在三个月之前,召回制度在国内被炒得沸沸扬扬,3月15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以汽车为试点,中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将在年内建立。一时间,召回成为对付不合格产品最时髦的名词。但是,这次惠普和英特尔的举动的确不是“召回”。 召回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汽车伤人案件,后来扩展到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并逐渐为经济发达国家所接受。构成召回产品缺陷的要件是,由于设计失误或者生产线的错误而导致同一批产品存在相同隐患,而最重要的则是,这些产品在社会上的流传会对消费者和其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构成潜在威胁,例如三菱帕杰罗越野车刹车制动管的设计问题会导致交通事故,液化气灶缺陷可能引发火灾等,所以政府必须主动干预制止问题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但召回制度更重要的是遵循自愿原则,首先由企业自愿召回产品,如果企业不主动召回,政府会公告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缺陷产品,一旦发生缺陷产品的伤害事件,政府将会按照相关条款予以重罚,通常责任企业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显然,惠普的这次举动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召回。因为惠普产品的缺陷还不足以危害到人身、财产安全,即使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政府也不会介入。同样道理,英特尔的产品缺陷也不在政府干预之列,更何况它的产品还没有流入市场。此外,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很难在法律上要求企业进行召回。 就在惠普事件纷纷扬扬传开的时候,VerizonWireless宣布召回5万块LG品牌的手机电池,此前已发生了一例手机爆炸导致用户烧伤的事件和一起车内对手机充电过量引发的火灾。而这才是一次典型的自愿召回。 界定召回概念的意义在于,对于不同类型的缺陷产品,企业和消费者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属于召回之列的产品,厂商如果想瞒天过海,将受到最严厉的处罚。有关部门透露,随着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关系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生产商甚至会面临刑事处罚。而不属召回范围的缺陷产品也不能逍遥法外,在国外这些批量产品的功能性缺陷将面临消费者集团诉讼,诉讼成本高昂,企业有可能被法院处以巨额赔偿,同样可能倾家荡产,与前者不同的是这是由消费者自发组织起来的斗争。 惠普、英特尔作为成熟的国际公司,对这些法律了然于胸,主动更换问题零件,防患于未然,既将风险成本降到最低,又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相比而言,国内企业经营者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即使产品有缺陷,以为未必会被人察觉;造成损害,损害的大小也不确定,消费者也不一定能胜诉,对缺陷产品极尽隐瞒、抵赖之能事。虽然惠普和英特尔并非召回产品,但经历了这一事件,国内一直缺位的召回制度建立或许却能得以加速。 作者:郑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