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DTS欲诉新科上广电 国内碟机业再临专利诉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11:55 南方日报

  DTS公司这次看来要动真格的了。

  近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得独家信息,拥有全球最著名数码影音技术之一的DTS公司(纳斯达克代码DTSI)已经决定,将对国内碟机巨头江苏新科、上海广电(SVA)等采取法律行动。据悉,DTS已向新科、上广电等发出相关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侵占DTS技术和非法在其产品上使用其商标,并索取经济损失赔偿。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2004车展大饱眼福

  此外,万利达、夏新等碟机企业也已被列入DTS下一步进行法律诉讼的黑名单。而仅这四家企业,已使用DTS技术的碟机产量少说也在500万台以上。

  就此,新科、上广电、夏新、万利达等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讳莫如深。

  拿新科上广电开刀?

  DTS数字环绕音效技术与国人熟知的杜比音效技术齐名,最早是通过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而闻名天下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好莱坞电影都具备DTS的解码制式,而全球已有超过2亿台消费类电子产品和2.3万家电影院使用了DTS的专利技术。

  6月11日,DTS设在中国内地的全资子公司——广州DTS数码影院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海涛向记者证实,目前在国内,拥有DTS合法授权的消费者电子生产企业共有18家,其中包括金正、德赛、步步高、杰科、CAV、爱浪等。

  但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应用DTS技术的国内碟机厂家超过70家。DTS称,其中正常付费的不多,即使付费的企业,也还是有不少偷逃。

  “新科是最早获得DTS技术授权的。”胡海涛透露,早在去年3月,由于新科在其内外销产品中长期使用DTS解码技术却迟迟不肯付费,经过数次谈判均无果而终,DTS决定中止授权协议,并追讨相关专利费用。

  而上广电碟机一直在使用DTS解码技术,并且在其部分产品上使用DTS相关商标,但是上广电以各种理由拒绝缴付任何的技术专利及商标费用。“我们是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讨还公道的。”胡海涛说。

  据悉,DTS早在今年初即向新科、上广电、夏新、万利达等企业递交了相关律师函,但未得到有效回音。

  “最终走上法庭这一步,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但是为了维护DTS,以及合法授权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只能付诸法律程序。”一不愿透露姓名的DTS中国公司高层向记者如此表示。

  忍无可忍还是杀鸡儆猴?

  起诉在国内碟机市场产销量均领先的新科、上广电、万利达等,DTS的确需要痛下决心。毕竟从长远计,上述几家企业是DTS在中国市场潜在的大客户之一。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庞大的中国市场也是DTS专利技术受侵害的重灾区,DTS对此显然已经是忍无可忍。就在去年8月5日,DTS已在香港向创维数码的两家子公司——创维多媒体国际公司和创维(香港)销售公司提出诉讼要求,诉讼焦点涉及有关技术和商标的使用权。

  据悉,DTS向法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请求禁止创维上述子公司继续使用DTS的有关技术,以及在创维的产品上加上“DTS”或“dts”的标识;二是要求创维交出涉嫌侵权的有关产品和材料;三是创维就此对DTS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但有消息来源称,后来双方达成了某种和解协议。

  11日,DTS总部负责消费/专业部门的副总裁Brian Towne在广州向记者证实,今年6月公司已经赢得对美国Mintek数码有限公司的诉讼案。据美国商业在线网站报道,加州法院的判决指出,Mintek要对其商标侵权行为、不实的来源标识、商标淡化以及与Mintek有关的销售带有DTS注册商标却未经DTS授权的DVD产品引起的不公平竞争行为负责任。

  据称,Mintek已经接受判决并同意赔偿,有消息来源称是逾350万美元,而Brian Towne明确向本报记者表示,“这笔费用远远超过了如果作为合法授权厂家所应缴纳的标准专利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科电子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不太清楚”,但有业界知情人士称,Mintek实际上与新科关系相当密切,并有股权资本上的联系。

  恩威并施推进中国市场

  就在6月11日当日,DTS联合获其授权的厂家金正电子和德赛视听高调宣布,将在广州飞扬影城里举行为期7天的“DTS零距离体验”电影周活动。

  中国作为世界碟机头号生产大国,具有庞大的音频技术消费潜力。与全球知名的杜比公司一样,DTS也正在加速开拓中国市场。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对DTS而言,通过市场推广活动,让更多有实力的客户企业通过授权合法使用DTS技术,从而为DTS数码音频技术打通市场之路,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诉讼新科、上广电等,则是DTS杀鸡给猴看的一场苦肉计。

  DTS方面并不愿过多评论与新科等国内碟机巨头的恩怨。胡海涛也一直向记者强调,协商解决是最好的办法。而DTS也会继续加大研发更具高品质的数码音频技术,为合法授权企业提供更多功能的服务。

  至于敏感的专利费用问题,胡海涛向记者介绍,以消费类电子碟机为例,最初需要缴纳一次性的入门认证费约2500美元;此外,根据生产厂家的产量不同,每台使用DTS解码技术的碟机还需缴纳0.5美元-11美元不等。据称,这些收费将用于支持DTS后续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并协助授权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市场开拓等。

  DTS副总裁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

  “侵权损失无法估量”

  6月11日,DTS总部主管消费/专业部门的副总裁Brian Towne在广州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详细谈及了DTS技术专利授权的问题。

  记者:DTS每年为打击全球范围内的侵权行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或者说DTS每年受侵权的损失有多大?

  Brian Towne:这个真的很难衡量。每年要投入很大一笔费用对全球市场的相关企业进行监控。侵权行为不仅仅使我们DTS的权益受到侵害,更重要的,对那些经DTS合法授权的厂商来说,他们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记者:DTS将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怎样的反侵权措施?

  Brian Towne: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今年一月,我们将DTS商标在美国海关及边境局注册,以便于海关官员扣留并销毁未认证、未授权而进口到美国的DTS产品。DTS也正在欧洲和亚洲启动类似的计划。

  记者:您对DTS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何期望?

  Brian Towne:中国市场容量很大,DTS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开拓中国市场,将全球领先的DTS数码音频技术带给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我们知道中国市场的音频制品厂家很多,我们希望杜绝侵权行为。

  回应

  新科否认侵权一说

  新科电子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樊文建昨天下午致电本报表示,并非新科不愿交钱,而是DTS提供的服务不够。此外,新科早已经停止在其碟机等产品上使用DTS解码技术及其商标。

  樊文建称,按照新科与DTS签署的授权合同协议,新科在其产品中使用DTS解码技术及其商标,但是DTS并不能提供相关收费结算文件,这使得新科很多时候“想交钱而无处可交”。因而依照合同,新科并不认为自己是在侵权。

  樊文建同时对DTS收费昂贵而服务又不能到位表示强烈质疑。他表示,国内大多数碟机企业,以及碟片供应商都在使用性价比更为合理、服务更为周到的杜比技术。杜比收费仅1-2美元,而DTS动辄高达11美元的收费标准太贵,且其服务质量也远不如杜比。(本报记者 戴远程)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