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专题 > 正文

科博会声音:夺人才将是中外企业第一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 07:48 北京青年报

  在昨天结束的科博会“2004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力高峰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被安排最后一个发表演讲。他一上来就抛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最近我看到了一个外国企业的资料,资料中表明,单是金融产业这一块,国际金融企业打算下一步争夺我们的人有7000多,这7000多人现在基本上都是银行、有价证券、基金、保险领域的主要业务骨干,即人力资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不承认人力资本使企业严重失信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E歌时代来临了!
香水首饰装扮物质女人 Diggi数字盛典

  魏杰指出,不承认人力资本概念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得企业内部失信状况很严重。因为有的人是典型的人力资本,但是却得不到承认,而是仍然被当作打工仔看待,充其量是一种高级打工仔而已。

  “人力资本得不到承认,就必然进行非理性的反抗,例如有的卷款而逃,有的故意将企业中的实验搞坏。人力资本的非理性反抗,必然导致货币资本的非理性镇压。因此,企业内部失信状况很严重。这种内部失信状况严重的根源,是人力资本得不到承认。”

  魏杰呼吁,现在的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主要围绕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和控制来安排治理结构。未来,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时,恐怕得放弃原来那套内容,要走向和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法人治理结构。要真正看到人力资本已经作为资本形态而存在,怎么样激励和约束这种人力资本,将是我们在法人治理结构中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在谈论治理结构的时候,实际上核心问题是对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和对人力资本的约束问题。

  在魏杰看来,如果我们不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恐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的企业跟中国的企业决战的第一场战役,并不是争夺产品和市场,而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就是争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第一战役实际上是对人的争夺。

  “国际企业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是把整个竞争的重点放在对人力资本的争夺上,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刚好适合于国际企业的所谓治理结构的需要,因为现在治理结构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的问题。

  我们的治理结构如果不迅速调整,还是搞过去那一套,最后可能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本将会大批地被人拉走,而我们对人家的人力资本却几乎不可能争夺过来。

  因此,我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应该要和国际接轨,而且必须加快进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文/本报记者王军光

  微软(中国)人力资源总监邓康明人力资源必须与公司战略连接

  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与公司的战略连接,以促进公司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创造和保留稀缺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及流程再造,以实现良好的知识管理,以促进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我们必须实现的变革:将事务性和操作性的工作自动化或外包,建立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的衡量和决策、培养人力资本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承耀人力价值有三种实现方式

  在职消费:较为优厚的在职消费是对经营者的激励措施。例如,在英国、德国和日本,90%以上的经理使用公司专车;许多欧洲公司都为经理及其家属支付度假费用;日本公司经理的待遇包括每年5000美元的俱乐部会员费和6000美元的各类可报销费用,经理们甚至于可用公司的钱相互赠送礼品。

  经营者持股:为使经营者与股东利益上保持一致,最直接的办法是让董事与经理人员持有本公司的股份。经营者持股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经营者持股或持大股,这特别表现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另一种情况是经营者持小股,通常表现在规模比较大的企业。

  股票期权:在发达国家,企业经营者报酬主要分为短期报酬与长期报酬两大部分,其中,短期报酬包括工资与奖金,长期报酬包括股份分红和股票期权所得。在美国,长期报酬已占据了经营者报酬的主要地位。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林泽炎转型期人力资源存在许多问题

  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特征: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仍有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人力资源部门定位太低,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

  国内企业不缺乏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却十分缺乏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途径。员工普遍对薪酬福利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员工努力。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鲁晓波产品“才貌双全”才有竞争力

  在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产品怎样才更具竞争力?昨天,在“企业产品设计及品牌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鲁晓波一言以蔽之:未来的产品,只有“才貌双全”才有竞争力。

  据有关数据,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在高水平发展,制造业的增加值仅次于美、日、德,居世界第四位,多项产品的制造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但是,鲁晓波称,我们必须正视另一现实:在2003年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排名中,中国榜上无名。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仍然薄弱。由于在科技创新、品牌方面的力量明显不足,“中国制造”虽然产量大但利润低。

  比如中国的轿车行业,自1958年实现自力更生,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市场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但是,在偌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上,90%属于合资品牌,仅有红旗、吉利等几个自有品牌。研发、设计能力是中国汽车行业面临的严重问题。而这一状况不仅在轿车行业,在钟表、手机、玩具、家电行业同样存在。中国制造面临的创新压力空前。

  鲁晓波认为,在这一现状中,涉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未来的产品,“才貌双全”才有竞争力。如果没有设计上的创新,高技术、高性能不能商品化则很难产生效益。只有在功能、品牌、设计上都是一流的产品才更有价值。实际上,在产品的品质、品牌、品位三者中,品位是最能体现附加值的东西。

  如何促进产品设计的创新?鲁晓波认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从政府的角度,要建立国家促进设计体系;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和立法;此外企业应调整观念,加大对设计、研发的投入。确立以产品为主体构建企业竞争力,纠正以往在见效快的市场中以行销代替一切的做法。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