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调查:科研机构一年“白养”多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9日 14:39 北京现代商报

  每每当我们自豪地宣称,北京的科研实力全国第一的时候,这个不争的事实背后也潜藏着一条暗沟,每年近千亿元的科研经费,养活着京城上千家科研机构几十万学者,虽然其产出效应无法被准确量化,但其效能之低也足以让学者们汗颜。

  “我国近一半的科研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在国际上发表一篇论文。”——有关部门最近的一项调查令人吃惊。而日前由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课题组完成的《2003全国及地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2002年度全国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科研经费支出1287.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5%。

  监测结果清晰地表明,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与之相对应的诸科研机构的产出比例却是如此之低。我国创造单位GDP所需的科研人员是日本的3.68倍,是美国的4.48倍。以对GDP的贡献来衡量,4-5个中国科研人员才能顶一个美国科研人员。

  投入远大于产出

  有人推测,北京市的整个科研投入的盘子在几百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产出有多少呢?人们只好用“良好的社会效益”来掩盖实际产能的低下。

  阳春四月,北京柳絮纷飞。无孔不入的柳絮除了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妨碍交通外,有很多人还因此染上了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在记者的印象中,北京的杨柳絮问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来研究、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日前,记者向负责此研究项目的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有关人士了解情况时,他们似乎有很多“苦衷”,并表示要等到2008年这种情况才能得到改善。

  北京市的科研投入居全国之首,单北京市科委每年就有数十亿元人民币科研经费的专项拨款,再加上各个大学、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政府部门下属科研机构等。有人曾推测,整个盘子在几百亿人民币左右。

  “现在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最关心的不是科研的产出会对社会生活的改善有多少积极的影响,而是如何能申请到大笔科研经费。”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我国许多科研人员关心‘进’重于关心‘出’。‘邦乱则国衰,心乱则事废’。诸多科研人员只重视按时按要求完成科研任务,把完成任务当成产出,而这个产出是不是对社会有价值就很少考虑了。”

  在采访中,这位负责人反复强调一句话:“没有影响的产出可能比没有产出还糟,因为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科研与需求脱节

  对纳税人产生直接效益的科研项目有多少?细数起来,恐怕会让人陷入极度失望之中。

  “最麻烦的就在于科研项目完成了,但最终没多大用处。”北京市社科院一位退休的领导颇为感慨。

  按照正常的比例,为了探索未知领域而做的科学研究与为了实际应用而做的科研工作应为3:7,而在北京,这个比例高达1:1。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中国家对与实际结合的科研投入应该更多才对。但中国的科研人员似乎更偏好于探索未知世界。

  科研项目的评审直接反映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然而评审过程经常受到外部因素及人性弱点的干扰。

  北京的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但基于交通问题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很多。有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交通方面的科研针对整体交通规划的研究数量非常有限。而北京地区从事交通研究的学者近千人。此外,诸多交通课题大多集中于道路建设本身,缺乏宏观的研究。这只是北京科研应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是,在一定时间内,相当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几乎在同时研究同一个课题。一段时间以后,又有同样多(甚至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在同时研究另一个课题。从已经公开发表的大量科研成果看,其中虽不乏优秀者,但更多的是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结果,既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更无创新。

  高职常养尊处优

  令人诧异的是,不干活或少干活的居然都是些功成名就的高职称人员,他们大多还在壮年,但在职称体制下养成了惰性,不再进取。

  国务院前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万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由于社会科学人才所属机构自成体系,少有沟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而且社会科学人才学科分布不均,学科发展不平衡,更阻碍了科研产出的效率;另外,社会科学系列职称评定机制的僵化,使社会科学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受到制约。”

  万光进一步指出:专业技术职务成为全国通用和终身享有,并由此带来许多矛盾。部分科研人员一旦得到满意的职称,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思想,职称很难成为继续进取的动力,职称的稳定性和无风险性与科研主动性的发挥格格不入,导致科研人员的懒惰,缺乏活力。“我认为解决人才机制首先要培养有高素质且能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要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还要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批判性、创新性地思考。”

  企业应成投资主体

  与政府相比,企业显得相当“小气”,试想,如果让企业成为科研投资的主体,老板们绝对不会再白白花钱养活科研人员了。更何况,这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国家,企业经费投入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我们企业每年用于科研的投入,大概占到生产总值的3.5%”,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是民营企业天津宝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清楚地认识到科技投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我们从事工业锅炉制造,从图纸的设计到成形的商品,这中间需要进行很多的科学研究。保证企业在行业中领先,科研是不可少的。”

  一些企业的科技投入增加了,可是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中科院半自动化研究所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许多企业还缺乏这个意识,只有发展比较好的、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比较重视科技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部科研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的比重美国为72%-73%、德国为66%-67%,而中国尚不足50%。他还透露,该所每年大约有200多个在研项目,而每年四五千万的科研经费中,绝大部分是来自科技部、基金委等政府部门……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筹资的主体仍然只能是面向市场。”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各级政府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和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法律地位亟待确立。”

  另外,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作用不可低估。

  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获得信息:由于北京近几年有一部分科研机构实现了企业化转制,使得去年北京地区科研活动经费支出中,科研机构所占份额下降到50%左右,各类企业所占份额上升到31%。

  据记者了解,企业科技活动的产出量最高的是转制机构,转制机构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中关村园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总和的3倍。

  显而易见,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对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分布变化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项目要听纳税人意见

  4月28日,北京市科委首次公开面向包括普通公众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征集2005年科技项目建议。作为纳税人,老百姓开始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权利。

  第二天,科委就推出了《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2008)》,将于2004年底前后陆续向社会公布科研项目,公开招标项目的实施单位,引入全面竞争机制,科委准备拿出2亿-3亿元人民币作为资金支持。这样的举措在北京市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头一遭。

  《指南》的出台,带有极强的象征意味,标志着从现在开始,普通纳税人对科研项目有了发言权,虽然权利的实施仍然存在不小的阻碍,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更重要的是,科研机构面临着体制和心态上的调整,对科研人员来说,免费的午餐怕是快到头了,人们期盼着“白养”时代早日终结。J109商报实习记者周树远记者李海

  事件观察

  学者也要

  对纳税人负责

  长久以来,学者给人的感觉总是超然世外的,呆在象牙塔里,埋首于自己的课题,不谙世故,不问世事。这种境界虽然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毕竟是中国学人心中的典范。

  学者也有学者的责任,然而学者只局限于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负责,对自己的学术态度负责,仅此而已,大有独善其身的味道。

  现如今,光对自己负责已经远远不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出资人负责才是通行的定律,在这种变化中,学者的角色也由个体户转化成了雇员。在国内,科研经费的来源主体是政府拨款,那么政府才是学者们最大的雇主,但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政府拨款的来源是财政税收,纳税人才是学者们最终的雇主。

  然而到目前为止,学者们显然还没有明确自己的雇主到底是谁,更不用说对雇主负责了。当知识越来越普及的时候,“学者”已经由一种身份转化成一种职业。职业本身带有的鲜明的责任关系,恐怕是任何学者都不能轻易忽视的。既然纳税人供养了学者,那么学者就必须为纳税人负责。学者们必须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世界,自己的科研项目能否给纳税人带来最大化的效益?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或者说,自己的科研项目是不是纳税人所需要的。

  对于能够创造直接效益或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出于责任心,学者们是否应该重点考虑呢?而不仅仅从自己的个人兴趣出发。当政府部门已经开始从管理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政府的时候,学者这个职业所具有的服务业的特征也必将越来越明显。J109李海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