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缺少技术单调竞争 国产液晶电视走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 08:23 北京青年报

图为:国产液晶电视走入困境

  文/董天逸

  “相对来讲,液晶电视的生产是一条利润高但很危险的道路,这点有些像那些在金三角地区做贩卖毒品生意的。在液晶电视生产上,由于门槛较低,因此原来的IT生产企业、传统家电生产企业和液晶面板生产企业都能很方便地进入,价格战很容易打响,这就更容易造成‘金三角’地区的混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的独特分析,给持续升温的投
资液晶电视热潮迎头泼下一瓢凉水。这位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相对来讲,液晶电视进入的门槛比较低,目前其核心技术液晶面板的生产只在三星、LG-PHLIPS、明基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手中,液晶电视生产厂商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后期组装和功能开发。

  在家电领域和IT领域,液晶电视注定要成为2004年的热点。

  3月5日,明基在北京发布了一系列液晶新品。

  此前不久,夏普继在国内率先挑起液晶电视价格战之后,其公司中国区某高层又语出惊人:某些彩电企业销售的15英寸、17英寸两类液晶电视,大多没有采用专业液晶电视屏生产,而是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而关于众多传统家电生产厂商、传统IT(包括整机、显示器、周边产品)生产厂商甚至是液晶面板这样的配件供应商进军液晶电视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

  -高利润引发面板生产商走向前台

  对液晶电视这一产业的看好,无疑是诸多巨头进军这一产业的最终动力。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预测,2004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销量为16.5万台,同比增长200%。

  国美电器AV部负责人杨学告诉记者,去年国内的液晶电视销售增长达到189%。2002年液晶电视占整个电视市场的0.8%,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提高到8%;2003年全国液晶电视销量为6.5万台,仅国美电器就销售了1.3万台,而风头正健的等离子电视去年全国的销售量仅为5.5万台。而且,毕竟液晶电视还处于市场启动期,利润相对较高。

  “我们十分看好液晶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在3月5日明基液晶新产品的发布会上,明基液晶电视产品经理黄振宇如此表示。此前,明基更多地被认为是PC及其关键件生产厂商,其实明基自己生产的液晶面板占据着全球液晶面板供应的重要位置。

  “三星今年刚刚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四款液晶电视新产品。三星有着液晶电视面板生产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再加上原来三星在IT领域和家电领域都有着很深的背景,所以三星进入液晶电视领域是必然的。”三星彩电中国市场部经理李明旭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全球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主要依靠八条生产线———韩国LG-Philips有两条,三星有两条,台湾友达(明基的关系企业)有两条,奇美有一条,翰宇有一条。而在市场份额上,韩国则比台湾略高一筹。到目前为止,三星、明基已经明确进入液晶电视领域并已经量产,而LG和PHLIPS走向前台也是早晚的事。

  -传统IT生产商试水液晶电视

  传统电脑生产企业的巨头都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液晶电视。

  尽管联想进军液晶电视的传言多次被联想自己站出来否定,但传言绝非空穴来风。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联想液晶电视是由台湾厂商OEM,而且前不久的内部大调整已对此有所体现。戴尔、GATEWAY、惠普、长城公司,这些联想的老对手纷纷进入液晶电视领域,这更加刺激了联想。据消息人士透露,联想已经与许多厂商洽商过向其供应平面液晶电视部件。由于联想笔记本电脑由大众、纬创、仁宝、华宇等台湾代工厂OEM,其液晶电视多半向这些传统的合作厂商采购。“大众是联想进军液晶电视的主要合作厂商,首批液晶电视的出货对象也是联想。”这位消息人士如此表示。

  而与之相比,同在北京的恒生却一点都不避讳,大张旗鼓地宣布了它的液晶电视计划。据恒生电脑总经理张曙光透露,恒生今年起将涉足数字电视领域。

  而京东方更是先行一步,直接进入了液晶电视的核心领域———液晶面板的生产。去年6月6日,京东方正式宣布入住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继京东方在去年1月以3.8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业务收购后,布局中国北京TFT-LCD产业基地战略的正式启动,第一条五代TFT-LCD生产线也已于去年年内开工建设。据了解,京东方将分三期来完成亦庄的产业基地的建设,目前一期工程的投资为大约12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IT厂商此番与消费类电子厂商抢食,除了看中家电市场,特别是数字电视所蕴含的潜力外,还因为要打电脑的关联牌也要求有能实现互联互通的数字电视,与其坐等家电厂商的配合,不如自己动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试探进军数字电视的多是知名的电脑厂商,这就保证了当他们向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平移时,有相对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信誉度,降低了重塑品牌的成本。美林证券的报告说,未来十年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科技消费化”,即所有产品都向消费者靠拢。但IT厂商搭上数字电视这班车,能否比家电厂商成功,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家电生产商不会放弃升级换代的机会

  “液晶电视无辐射、耗电小、外观薄、重量轻,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厦华作为最早关注电视数字化和平板电视的家电生产厂商,当然十分看好液晶电视这个领域。但相对来讲,厦华更加关注大屏幕液晶电视,因为只有它才能更好地体现厦华的核心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威力。”厦华公司品牌推广部经理孙光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使用普通CRT显像管的彩电现在利润率低、技术含量低,这是CRT彩电终究会告别市场的原因。而液晶电视高利润率、新技术水平的代表形象以及对日后‘液晶时代’

  的极大期许,使得众多彩电企业已经表现出对液晶电视的极大兴趣。”孙光荣的这番话代表了许多传统家电生产企业进军液晶电视的想法。孙光荣还进一步表示,与传统IT生产厂商转向电视领域不同,传统的彩电生产厂商早就看到了液晶电视既环保又节省空间的这一趋势,因此进入是早晚的问题,是传统电视产业升级换代的一个必经阶段,因此大都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作为电视升级换代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液晶电视是传统彩电生产企业不得不经过的阶段。“液晶电视将会是我们最大的重头戏。”TCL集团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说。他的这句话表明:一度将等离子作为彩电发展方向的TCL现在终于转过身来,把眼光投向了液晶电视。

  与TCL作出同样选择的还包括它在国内的老对手:长虹、康佳、上广电、厦华,与它的国外同行索尼、松下、夏普、三星、LG、飞利浦。

  “其实对于国际巨头来说,SONY、东芝、飞利浦、三洋处于对液晶电视的试探状态,松下持观望态度,而国内的彩电生产企业无一例外地看好液晶电视。”黄振宇说。

  -面板供应不足成为瓶颈

  液晶电视生产进入容易,但要做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目前所有液晶电视生产厂商已经面临一件烦恼的事,那就是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供应严重不足。

  早在2003年6月,中华液晶资讯网的论坛里第一次出现了液晶面板供应不足的消息。实际上,早在2003年2月时已经有了先兆,国际市场上液晶面板从那时候开始涨价,15英寸的面板从160美元一度涨到200美元。如今,全球的液晶电视面板供应主要依靠8条生产线:韩国LG-philips有两条,三星有两条,台湾友达有两条,奇美有一条,翰宇有一条。

  由于液晶电视的大规模量产,一项紧俏的液晶电视面板在2003年需求突然猛增,液晶显示器的销量在这一年增长43%,带来的结果是拉动了TFT-LCD面板的需求,各大TFT-LCD面板厂家笑开了花,他们从早到晚开足马力生产,到2003年末,全世界的TFT-LCD面板厂共生产出9000多万片面板。但这时市场已经成为吞噬TFT-LCD面板的黑洞,怎么喂也喂不饱,TFT-LCD面板仍然供不应求。但必须说明的是,这9000多万片面板并非仅供彩电产业使用。4000万片被提供给笔记本电脑,4900万片被提供给液晶显示器,分给液晶电视的只有少巴巴的剩下不到400万片。

  “这样的分配与各大面板厂的IT渊源有关,毕竟它们已经与全球十大液晶显示器工厂打了多年交道,自然更愿意优先向它们老的顾客供应液晶显示器面板,而不是先照顾中国内地的彩电企业。连我们有时也面临面板断货的危险。”三星的李明旭表示。

  李明旭告诉记者,液晶面板的成本与切割尺寸的大小有关,五代线上生产出来的面板以15英寸或17英寸的尺寸进行切割,比切割成20英寸以上的尺寸经济得多,从成本角度考虑各大面板厂自然愿意生产用于电脑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面板。众所周知,大尺寸的屏幕正是液晶电视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彩电企业获得合适面板就更少了,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国内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是15英寸和17英寸了,而30英寸液晶电视面板是最缺货的。

  “但面板生产厂商肯定也不会放弃国内彩电市场,必须拿出一部分满足国内彩电生产厂商的需要。所以LG-Philips、奇美、友达等液晶面板也与长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定,厦华的面板供应商有来自日本的、韩国的、台湾地区的,以满足厦华不同尺寸、不同类别的产品上的需求。尽管目前厦华的客户订单逐月增长,但厦华的液晶面板的供应基本上处于能满足需求的状况,但没有太多的库存储备。”孙光荣说。

  -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液晶电视是IT和家电融合的一个很好的交叉点,这就难免让传统家电生产企业和IT生产企业都对此想入非非,而既拥有成本优势又拥有技术优势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走向前台,更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就直接导致了将来的市场竞争势必相当激烈。

  “目前,除了那些生产液晶面板又站到前台的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外,其他液晶电视生产企业除了一些声音处理技术、电视功能的添加外,并不掌握作为最大卖点的‘液晶’这个核心技术,这就决定了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处于这个价值链的低端,在此基础上的后期开发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在不掌握核心技术这个方面,传统家电生产企业与传统IT生产企业就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进入的门槛并不高,更何况目前传统IT制造业利润太低而液晶电视有较高的利润预期,这也是如此之多的传统IT生产企业和家电生产企业纷纷看好并进入液晶电视生产的主要原因。”三星彩电市场部经理李明旭说。

  “低端彩电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竞争手段也比较单一,现在最令业内担忧的是在低端彩电竞争中常用的价格战又转移到高端市场,而且目前已经有了类似的迹象。当年国内彩电企业的确是靠价格战打败了国外企业,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当时国内彩电行业的产业模式是‘集中于产业链下游大规模的组装工业’,再加上便宜的人力成本,国内彩电企业获得了广阔的利润空间,但这种模式对现在的液晶电视市场能否再次适用,则还是一个疑问,毕竟现在国内彩电企业还无法对液晶电视进行规模组装,规模效益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厦华的孙光荣认为。孙光荣进一步指出,毕竟液晶电视目前属于高端消费,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的绝对数目不会太多,不容易摊薄成本。

  -谁会在竞争中胜出?

  尽管诸多企业如此看好液晶电视市场,然而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指出,相对来讲,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尤其是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而掌握上游液晶面板生产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如果液晶面板涨价,液晶电视的价格涨与不涨都很难做,永远摆脱不了受制于人的地步。“而且,尽管液晶电视目前利润相对较高,但毕竟处于市场启动期,绝对数目并不是很大,如此之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混战不可避免。更何况目前液晶面板供应不充足,如果前期启动大量的市场投入,又没有足够的货物来供应市场,势必会进入另一个怪圈。”

  面对这样高速发展的一个高端市场,在IT生产商、家电生产商、面板生产商之间,谁会胜出呢?

  “传统IT企业上马液晶电视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这些企业原来就有液晶显示器生产,由液晶显示器转向液晶电视生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也有劣势,这种劣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电视和显示器的销售方式不同,因此,渠道支持不足;第二,这类企业做液晶电视,一般量不会很大,因此采购成本优势不明显。总体看,我们认为,真正能做好液晶电视的,还是彩电企业。这种情况与家电企业做电脑不如IT企业做电脑优势明显是一个道理。”黄振宇说。

  “根据分析和了解,众多IT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并不是自己全部生产,多数是采用ODM的方式进入,因此,对于厦华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厦华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主要是因为厦华在整机厂家中,保持了一定的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订单证明了这一点。”孙光荣说。看来,厦华不仅看到了自己进行制造的利润,还看到了做ODM的利润。

  “我认为,传统家电生产企业在技术、渠道、家电领域的品牌知名度上拥有优势,而传统IT企业在创新能力上有优势,传统面板生产企业则在配件成本和配件之间的协作上有优势,谁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得最好,协调得最好,谁就能胜出,但我相对来讲还是看好原来的家电生产企业。”孙光荣说。三星的李明旭、TCL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

  -本版文并图/董天逸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