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中国芯研发进程一览专题 > 正文

中星微星光“中国芯”销量突破千万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 07:26 北京青年报

  日前,信息产业部产品司、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庆祝中关村留学生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生产的星光“中国芯”销量突破1000万枚,并成功占领了高达40%的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指出,这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而由此展开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攻“芯”战,正在把中国的芯片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微电子行业的“芯”病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起步并不晚,1965年我国已成功鉴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但之后30年一直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每年芯片使用量超过100亿块,但其中有80%依靠进口,高端芯片几乎100%进口,而且1999年我国国产芯片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6%,尤其在极其重要的中央处理器(CPU)方面几乎处于一片空白。这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家电、手机等在内)的制造从根本上还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而我们仅仅从事着整机装配。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有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

  不仅是微电子行业,中国的家电业和IT业都有相同的“芯病”。尽管产品数量巨大,名牌也开始出现,但产品的“心脏”———计算机的CPU、DCD的解码器等,都无一例外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中国是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但在中国生产的手机却没有一台是中国芯。

  -中关村诞生第一枚中国“芯”

  2001年7月,由海外留学人员李德磊博士率领的方舟科技发布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款CPU产品“方舟1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品化的CPU产品,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方舟CPU的诞生,引起了各界关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组织了对方舟CPU产品的鉴定,并推广方舟CPU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基于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也纳入了政府采购计划。

  2002年11月,在方舟1号产品发布一年半之后,方舟2号又推向市场,方舟CPU以其更快的速度、更小的功耗和体积、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价格比获得了国内大厂的认可。国内最大的IT厂商之一神州数码成为国产CPU的第一个用户;随后,联想、京东方、长城等国内大厂都先后采用了方舟CPU产品。去年,在北京市的两次政府采购中,联想、神州数码等上万台中标的网络计算机全部采用了方舟CPU产品。方舟CPU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价格比和品质,在国产CPU中脱颖而出。

  在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可之后,方舟科技开始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2004年2月12日,全球最大的网络计算机厂商美国慧智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方舟———慧智战略联盟与产品发布会,宣布在其主流产品中采用方舟CPU作为核心处理器。慧智公司的网络计算机产品长期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X86CPU,采用其他架构的产品,在其发展历史上是第一次。方舟CPU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CPU产品。

  -中关村高新企业的技术攻“芯”战

  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国内第一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面世。龙芯1号采用0.18微米CMOS标准单元工艺实现,采用了动态流水线结构,定点32位,浮点64位,流水线结构先进、效率高,可用于网络终端机(NC)、工业控制计算机等嵌入式设备。

  2003年12月28日,信息产业部产品司、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庆祝中关村的留学生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生产的星光“中国芯”销量突破1000万枚,并成功占领了高达40%的世界第一的市场份额。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指出,这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在随后举行的“星光中国芯工程”成果汇报会上,中星微电子公司推出了5年来“星光”的五代产品,每代产品都代表着公司的一个台阶;仅仅是5年的时间,“星光中国芯工程”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尤其是在PC图像输入技术和市场领域均以绝对的优势领先国际先进水准,从而使“中国芯”第一次成功打入并占据国际市场。五代数字多媒体芯片,突破七大核心技术,申请200项专利,销售超过1000万枚,占计算机图像处理芯片全球市场份额40%以上。这就是“星光中国芯”5年所走过的足迹。

  从1999年至2003年底,“中国芯”战略工程历时5年,走过一半的路程,完成了从起步到腾飞的历史积累。1999年起步阶段,中关村从事芯片产业的企业不到20家,产值仅2亿-3亿人民币。而今天,园区从事芯片设计、制造的企业已近百家,产值20亿元人民币。从通用CPU、嵌入式芯片,到多媒体芯片、IC卡芯片、HDV芯片、局域网芯片,中关村已经是“芯光璀璨”了。而中关村也凭借丰富的人才优势、海归人员领先的技术优势、强有力的政策优势,正在成为全国IC设计与研发的核心地区。

  -中关村园区的贴“芯”政策

  2003年4月成立的中关村NC产业联盟和2003年7月成立的手机产业联盟,为中国芯的产业化推波助澜。在NC产业领域,中关村已形成以方舟科技、神州龙芯、北大众志等为龙头企业的NC产业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政府将NC作为领头羊角色的产品,带动CPU等产业的发展。除了在教育行业,市政府还将全力使NC的应用拓展到政府办公、税收金融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办公的信息系统中去。

  众多芯片及相关产业在中关村里形成产业集群绝非偶然,它折射出中关村人新时期的战略思维。组织产业链,推进产业联盟,开辟绿色通道,很快启动了中关村中国芯工程。在这里,政府则是以无形之手拨动着芯片产业的琴弦。

  中关村芯片战略工程就是以中央及北京市政府相关政策为线,编织各类芯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一工程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主导是市场,目的是建立健全芯片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链条及相关产业链,从而使中关村乃至全国的IC产业在研发和产业化层面上迈向更高的台阶。

  在中关村贴“芯”的不仅是政策和环境,还有资本。政府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与芯片结“芯”,另一方面,还以其他方式借资本的无形之手,推动着芯片产业的发展。

  中关村在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的政策基础上建立了四条“绿色通道”,在这里各种优惠政策通过“绿色通道”直达企业。从资金担保、贴息贷款、税收减免到项目推介、协调合作、扩大交流,政策很快在这里转换为资源。据悉,到2010年,在10年之内中关村要形成IC产业国际化、产业制造基地的芯片产业循环产业链,使中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芯片产业及研发制造中心。

  -人才培训、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中关村“三位一体”造“芯”

  人才是中关村发展的制胜之本。中关村地区拥有众多科研院校,有极强的研发和人才优势。清华、北大设有科技部会同教育部指定建立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近50所高校和研究所给这一地区输送着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中关村还是硅谷、新竹之外,全球华裔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留学海外,他们与国内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向中关村介绍海外最新的市场和技术发展,而他们回国创业也大多会选择中关村。目前中关村已设立了10家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园,其中有6家依托北大、清华、北航等大学科技园而建。这些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设立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

  2003年10月,由北京市中关村教育投资公司和美国Cadence公司共同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在中关村建成了有国际技术水准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训基地———北京益华软件技术学院,每年可培训与国际接轨的各类人才1000名,它将成为亚太区首个专门培养芯片技术和系统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

  2002年4月18日,在市工业促进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领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市政府投资数亿元建设的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正式揭牌,同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北京产业化基地。截至2003年年底,入驻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的IC企业已达24家,其中既有北京华虹、神州龙芯、北大众志、清华同方微电子等业界知名企业和明宇科技、芯光天地、宏思电子等成长型企业,又有NEC、Infineon、Candence等国际大公司,已经初步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基地之一。

  此外,在中关村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地,还聚集着诸如三菱四通、北京首钢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芯片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根据中国芯战略工程规划,全国最高水平的单晶硅材料研发、生产中心———“有研硅股”已建立全国唯一一条年产120万片的8英寸硅抛光片生产线,同时,12英寸抛光片和18英寸硅棒也已开发完成,摆脱了跟踪研究的局面;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集成电路设备项目100NM工艺用大角度离子注入机与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作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行业最高水平的项目在这里落户;中芯国际8英寸0.18微米、12英寸0.1微米生产线项目正在建设中;三菱四通和首钢NEC已成为国内封装能力最强的企业。由此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我国庞大的集成电路产业群体。(陈筱红宴燕吴庆才姜明媚)

  -文/本报记者

  -摄影/曹博远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