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业发展前景向好 商机与危机并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 16:27 中国电子报 | |
本报记者 吉芳 宏观经济拉动有力 得益于中国市场、投资、出口以及政策的拉动,2003年中国经济呈现出热闹景象,IT产业与房地产、汽车等产业一样,均获得了巨大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增长速度超乎人们之前的预料。以现行汇率计算,人均收入已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此外,投资数量也保持了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以上。 专家认为,2003年是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这表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正在形成。这对于IT产业而言,无疑意味着一个更高境界的来临。 2004年,国家经济依然一片看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在2004年保持连续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这将为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提供重要支持。他预计,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9.1%之间。 而最近的种种资料显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美国企业对IT的投资已出现增长。继IDC公司将2004年IT投资增长幅度预期由原来的4.9%提高为6%以上之后,Gartner?月6日也认为,2004年各种规模的企业IT支出将超过2003年。其中,软件领域中个人办公软件和信息管理软件的支出将增加,硬件领域也会因价格下降将导致销售数量增加。 大气候的回暖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我国IT业毫无疑问首先将呈现繁荣的局面。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促进了中国IT业的发展。反过来,由于国内IT企业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在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开拓与探索,也拉动了中国市场的整体上升。我们不妨用下面这些数据来说明: 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实现销售额达3327亿元,比2002年同比增长15.4%。其中,硬件产品市场销售额约2383.3亿元,同比增长10.2%;软件产品市场销售额为399.6亿元,同比增长15.8%;信息服务销售额为544.0亿元,同比增长26.7%。并预测说,2004年增长率将达到18.9%,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从2004年到2008年年均复合增长达到18.1%,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0亿元。 而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795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这暗示我国互联网经济已经悄然回暖,而各大门户网站的业绩飘红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我们很少能找到有关中国信息化市场总量的预测或统计,因为那绝对是一个无法估算的天文数字。仅电子政务一项,有人预测是百亿元,有人甚至预测是数千亿元。别更说教育、电信、企业等行业市场的总和了。对于我国IT业而言,我国信息化市场无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 还必须要提到IC产业(集成电路)。作为IT业的产业链上游,IC业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去年,中国IC产业市场总体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为3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产业群聚效应已经凸显。 资本青睐IT业 不妨再看看资本。因为,资本是判断经济趋势最好的风向标。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IT市场的投资超过了1.4万亿元人民币,其增长速度达到了24%以上。2003年,IT市场吸引投资的速度更为惊人。其中,IC、电信增值、互联网、网络游戏等细分领域成为最大的热点。通过资本的合作、收购、重组,我们看到了资本的意志,看到了无处不在的商机。 股市对数字电视概念股的追捧,显示了数字电视产业的巨大商机;3COM与华为合资成立新公司,华平、新加坡汇亚等风险投资公司几番注资港湾网络,显示了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大商机。另外,Yahoo十亿元收购3721香港业务,Sohu收购17173,清华同方收购可乐吧,还有风险投资频频关注电子商务网站,携程网海外上市即受追捧等等,也无不显示出互联网,尤其是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这些商机不仅为资本找到了盈利之所,也为IT业打造出一批如丁磊、陈天桥、马化腾等新贵。 今年,全球500强企业更加意识到,应该将资本的触角更多地伸向中国。这从日资企业纷纷重组在华企业的姿态中就可以看出苗头。2月18日,NEC宣布在华进行3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子公司体制调整,同一天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也宣告成立。再联系不久前东芝与翰林汇接触、索尼(中国)正式更换董事长、奥林巴斯在广州开设分公司、富士通整合在华4家子公司、日立公司去年作最大机构调整等消息,我们不难预料,随着国外巨头在华布局的逐渐完成,2004年的中国将更加生机勃勃。 全球的风险资金也蜂拥而至,瞄准了中国IT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超过61%的创业投资机构都来到中国投资。而据原国家有关官员介绍,中国将出台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促使创业投资在中国发展成为一个专门行业。 商机与危机共存 当然,2004年是好的一年,也可能是差的一年,至少商机与危机永远共存。在2004年IT产业热潮涌起时,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宏观方面,人民币汇率、能源短缺问题是200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对于IT出口企业而言,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尤为敏感。而且在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反倾销和基数抬高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将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以软件、IC为主享受国家政策的IT业将首当其冲遭受冲击。 另外,世界经济复苏对中国有利有弊。虽然改善了我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但也对我国吸引外资造成压力。在IT业,软件等相对封闭的产业更难以吸引资金的投入。 在软件领域,Gartner预测近半数企业将在竞争中消失;IT外包趋势的来临,也对众多以擅长制造的IT企业提出了挑战。此外,企业转型的趋势也使IT企业要提前考虑自身的转变。而3G牌照能否发放,也是2004年电信市场最大的“变数”,将很大程度影响电信整体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