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微软中国的政治:微软在中国只要一个形象代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7日 12:36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董长虹

  无论是唐骏还是他的前任,都成为重复机构设置的牺牲品,从这点上说,他们的离开多少带有些悲壮和宿命的色彩。陈永正的到来,结束了微软在中国机构分散、组织架构不合理的弊病,成为微软重视中国市场的一个标志。

  1992年微软正式在中国落户,不过当时还只是个办事处,直到1994年微软才在中国成立分公司,由杜家滨任总裁。

  由于当时香港、台湾地区的经济和IT业要比大陆成熟,大陆属于一个尚待开发的市场,按照当时跨国公司在华设置机构的惯例,微软也把中国的组织机构定义为大中华区(统管大陆、香港、台湾市场)-中国区(大陆市场),第一任大中华区总裁是美国人罗迈克。

  罗迈克并不负责微软的具体事务,而是负责协调两岸三地的市场、销售和投资,三地的总裁都要直接向罗迈克汇报工作。

  1998年杜家滨离开微软,吴士宏升任微软中国第二任总裁。吴曾极力主张微软的本地化策略,并希望将这种声音传递到总部。但是,她首先要通过罗迈克,由罗迈克再将她的想法汇报给当时的亚太区总裁,之后亚太区总裁再反映给主管市场和销售的微软副总裁,经过中间几个层面,吴士宏的声音几乎被淹没,而总部也得不到最真实的来自中国市场的意见。

  之后,比尔·盖茨来中国推行机顶盒的“维纳斯计划”,实际上这一计划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加上微软此时在中国不合时宜地打击盗版行动,使得微软的形象一落千丈。吴士宏在慨叹自己替别人背了黑锅的时候,在上任15个月后“逆风飞扬”去了TCL。

  2000年1月高群耀正式出任中国区总裁,此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信息产业更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微软2002财年的业绩来看,此时的微软中国正迎来其发展历史上的大好时机,微软中国在大中华区的架构下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已经不能同7年前的情况同日而语。

  2001年罗迈克升任微软亚太区总裁,他找来当时微软台湾公司总经理黄存义接替了自己的职务,出任微软大中华区总裁。

  中国区的空前发展和所赋予的权力形成巨大反差,特别是在协调大陆和台湾、香港市场方面,高群耀屡次受到来自顶头上司黄存义的掣肘,他和吴士宏遇到了一样的问题,就是不能把自己的声音反映给总部。2001年底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颗粒无收,更暴露了中国区和大中华区在中国策略上的严重分歧,2002年3月,高群耀愤然辞职。

  唐骏虽然受到总部格外信任,但他的到来并没有改变大中华区-中国区的结构,他只是来填补了一个位置空缺。果然,他和黄存义在管理权限上的矛盾再度暴露出来。去年7月,微软中国区被提升为可以直接向总部汇报的7个重要子公司之一,预示着微软总部下决心要根除“大中华”和“中国”的矛盾。

  2003年8月,陈永正正式升任微软大中华区CEO,并被授予全球副总裁的头衔,以强势姿态空降微软。此时,陈永正被赋予的权限要远超过他的任何前任,他不仅统领两岸三地业务,还具体负责中国区的各项具体工作,等于原先黄存义和唐骏权力的总和。不仅如此,陈永正还负责整合微软在华的全部投资和机构。

  以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中国公司、微软工程院、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微软中国技术中心等机构属于平行运作,都有向总部单独汇报工作的途径,彼此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被冠以大中华区CEO总裁的陈永正将负责统领所有机构,使微软在中国形成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体系。

  至此,微软今后在中国将只有一个形象代表——这个人就是微软大中华区总裁。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