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4年家电业三大走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3日 16:0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本报记者 张伟 作为中国市场竞争最充分、发展最成熟的产业之一,家电业在2004年将继续成为WTO时代国内制造业的代表性产业,活跃在全球经济舞台。“造车运动”、资本“外逃”、反倾销“谜局”、“微利时代”等将成为猴年最为抢眼的行业景象。 “造车运动”蔚然成风 2003年,似乎是在投身汽车业的春兰这个榜样的带领下,家电企业纷纷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继春兰大规模进军重型卡车制造业后,家电资本与当下炒得最红火的汽车业的结合在2003年底进行得如火如荼。美的在云南、湖南建立两大汽车城、奥克斯取道东北切入车业,顾雏军也突然从制冷行业的收购中拐弯抢下扬州亚星,成为客车制造商。一系列的收购将在2004年进入实操阶段,形成一股真正的家电资本“外逃”风潮。 某家电集团负责人表示,2003年家电行业的资本流动不止是流出,还有流入。如:京东方、联想、长城、DELL、摩托罗拉等IT、通信厂商进入彩电业。而这种资本流动源于行业内新老产品交替带来的机遇。而资本流动的方向则表明,彩电的技术升级已经成为家电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关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家电行业技术含量的日降,家电行业资本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速。 贸易壁垒仍是“克星” 2003年6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彩电企业倾销案初裁认定,中国对美的彩电出口对美国本土彩电业已造成“实质性侵害”;年底美国派出代表团赴相关企业调查,虽然最终结果尚未出来,但各方的估计都非常悲观。 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提醒说,2004年来自国外的反倾销可能会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会从彩电扩展到其他家电。甚至出现多种品种、多个国家同时对国产彩电反倾销也有可能。陆刃波认为2004年国内家电企业将处在十字路口,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电大国,但是还无法称得上是家电强国,很多生产企业自身存在许多问题,给其他外国企业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有关消息透露,2004年随着国外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多,国内家电企业也应该加大资本层面的运作,通过各种形式如海外建厂、合资等多种形式开辟更多出口渠道,绕过贸易壁垒。 利润空间持续萎缩 回望2003年持续不断的价格风潮,国泰君安家电分析师金斌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前10个月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1%,而家用电器类产品的价格则平均下滑6%。 而与价格下降相对应的是:家电企业普遍利润的下滑。以家电类上市公司为例,2003年,上证A股指数微升3%;深圳A股指数上涨11%;而家电行业公司的算术平均股价却从7.95元下跌到7.64元,跌幅4%,明显弱于大势。 鉴于家电行业竞争的激烈,金斌预言2004年家电类产品的价格将持续下降,其中由于传统CRT彩电库存较多以及更多高端平面电视的推出,彩电价格下降速度会更快;白色家电类产品,虽然有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涨价的可能性依然较小,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