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EVD上市难过三道坎 片源成为最大瓶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 07:24 京华时报 | |
![]() EVD能否代替DVD,要看市场的检验。本报记者 胡雪柏 摄 本报记者 段志敏 张楠 截至今日,上广电等国内九大DVD巨头联手打造“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DVD产品EVD已有一周时间,但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店内难觅EVD身影。 DVD困局催生了EVD技术,在此之前,我国推出过一项SVCD技术,最终并没有形成市场 第一关 片源成最大瓶颈 早在今年4月,上广电推出第一代国产EVD时,业内就普遍认为,碟片片源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此次上广电结盟夏新、新科等八大巨头共同打造EVD市场,尽管参与的行业巨头大大增加,但片源环境较半年前并没有明显改观。 九大巨头遭到的第一盆冷水来自飞利浦。上周五,飞利浦高层借进军中国刻录DVD市场之机明确表示,由于目前DVD片源主要掌控在美国“八大”碟片商手中,考虑到“八大”碟片商接受EVD的可能性,飞利浦对EVD未来发展持观望和保守态度。 在飞利浦看来,虽然推出了产品,但事实上EVD的生死权并不掌控在中国EVD厂家手中,片源对像DVD这种视频压缩技术来说极为关键。目前美国哥伦比亚、华纳兄弟、环球、米高梅等八大影业公司垄断片源市场,而它们对影片的影像压缩格式是否会选择EVD格式,将成为中国EVD市场的决定因素。 飞利浦消费电子中国影音事业部总经理雷锐豪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影音产品要相对全部格式兼容还不太现实,因此美国“八大”碟片商在考虑选择EVD的同时,肯定将计算相应的转换成本。 业内达成的共识是:DVD未来两大趋势是高清DVD和DVD刻录机。其中高清压缩格式分为“红光”和“蓝光”两大技术阵营。EVD属于红光阵营,尽管东芝、飞利浦、汤姆逊等巨头在标准上还存在纷争,但他们却都属于蓝光阵营,即“八大”影业公司的刻录格式。 面对跨国巨头的垄断,单臂独撑“红光”阵营的EVD,获得美国“八大”碟片商认可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第二关 价格紧紧勒市场 除了受到片源制约,EVD上市约2000元左右的高价,也注定其将遭遇一段时间的冷遇。 据新科新闻发言人樊文建介绍,EVD只能与数字高清电视配合才能达到高清晰的播放效果,其清晰程度是普通DVD的5倍。但如果与普通模拟电视配合,则有可能会出现播放不出图像等问题。即使能够放出图像,也体现不出EVD高清晰特色,与普通DVD没有任何区别。 而另一碟机巨头则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EVD的生产很简单,与DVD没什么大差别,生产想放量很容易。”相比于DVD目前已普遍在800元以下的价位,“生产很简单的EVD”却定价在2000元左右,显然厂家的利润相当惊人。 EVD说到底,还是属于DVD播放机,其仅有的一点高清晰度优势,还将依赖于数字高清电视市场的发展。而来自彩电厂家的销售数字是,数字高清彩电销售虽然增长迅猛,但在整个彩电市场的份额仅占20%-30%左右,这就意味着,其市场销售自然会受阻。 -第三关 刻录大军已逼近 即便解决了片源和价格问题,EVD厂家的担子仍不轻,因为可以录像的DVD机已对DVD市场形成新的潜在威胁。值得玩味的是,此次参与EVD联盟的九家企业包括上广电、新科、夏新、金正、步步高、万利达、金裕兴、创维、长虹,但国内家电巨头TCL却偏偏缺席。 TCL高层宣称,TCL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飞利浦原厂芯片生产DVD刻录机的厂家。由此看出,TCL弃EVD的真正动机在于图谋刻录DVD市场。图谋刻录DVD市场的远不止TCL一家,在EVD联盟中即不乏“双管齐下”者,如长虹、创维、万利达等都与飞利浦签署了技术协议,准备以飞利浦的技术生产刻录DVD。而松下本月17日也秘密在上海向国内60多家厂家推介其刻录产品。 TCL负责DVD的副总李庆认为,目前飞利浦刻录DVD售价约为4700元,TCL刻录DVD约为4200元左右。随着产能的增加,TCL力争两年后将刻录DVD的价格降到2000元以下。而当初VCD、DVD恰恰都是在向下突破2000元后,市场开始成倍增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