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为何Linux比微软产品会更有潜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0日 07:39 新浪科技 | ||
导读:《商业周刊》网站11月19日刊登了分析文章指出,近年来,微软已经感到其最大的潜在市场竞争对手其实是来自Linux社区的产品。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Linux社区能将全世界的技术精英们召集到一起,而微软却只有依靠自己的团队来进行技术开发。二者相较,谁更有创造力一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苹果的iPod MP3音乐播放机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业绩,但要说微软的董事会主 将盖茨与莱纳斯两人做一下比较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前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而后者则乐意将自己的源代码公诸于世。尽管许多人认为莱纳斯根本就不是盖茨的对手,但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盖茨与莱纳斯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 显而易见,盖茨与莱纳斯各自所处的位置有许多相同之处。尽管他们两人各自本身的力量显得很弱小,但他们各自的背后都拥有强大的团队支持。从盖茨方面来说,他的背后有微软这个强大的技术团队;而莱纳斯背后的软件开发团队则要松散得多,这个团队遍布在世界各地,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正在逐渐增强。盖茨与莱纳斯两人也同时面临着相同的挑战,这就是如何激发自己背后的团队能够进一步地协同合作,以使各自的软件产品在稳定性上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盖茨与莱纳斯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微软是使用了财富的方式来刺激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很显然,Linux社区中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们不可能象微软的员工那样拥有股票期权。因而在Linux社区中则更多的是以一种自豪感来激发世界各地开发者之间的协作精神。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微软员工对他们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同样也会产生出很强的自豪感。但我们可不要轻视Linux社区中这种自发的工作热情。在某种条件下,自发的工作热情甚至可以超越金钱所带来的诱惑。尤其在软件开发领域中,这种自发热情所焕发出的力量就更不容忽视。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就有许多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想开发出一种能替代Windows的产品。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时年仅21岁的莱纳斯于1991年在芬兰开发出了Linux操作系统的雏形。他无私地将自己这项产品的源代码提供给任何愿意使用其代码的软件开发者。经过世界各地软件开发者们年复一年的积极参与和改进,目前Linux产品已经大量地在服务器等硬件产品上使用。 虽然目前Linux产品还无法对Windows形成致命的威胁,但Linux社区所拥有的开发潜力却十分强大。再做一个比较,盖茨所领导的是一个企业实体,而莱纳斯则更像是一名Linux社区内的宗教领袖。用寻常的眼光来看,似乎莱纳斯没有多少领导权上的优势。但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松散性的组织却有着企业实体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即松散性的组织比企业实体更能察觉到业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更敏锐地捕捉到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就软件产品的安全性能来说,测试的工作当然是做得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松散性组织所拥有的测试优势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松散性组织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次数自然要比企业实体多得多,其测试环境也丰富多样,因此他们也更容易发现软件所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完善这些软件。 除此之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只有莱纳斯会对盖茨构成威胁,而盖茨却对莱纳斯构不成任何威胁。虽然上述观点最终还将有待市场来做出最后的回答,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与盖茨相比,莱纳斯在面对市场的评判时,他的心中可能就会平静得多。(原文作者:Russ Roberts;明月编译)
|